APP下载

长三角一体化“主引擎”全速运转

2020-06-19何欣荣胡洁菲

小康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三省长三角示范区

何欣荣 胡洁菲

近期,全国各省市区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出炉。长三角三省一市中,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一季度GDP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不过,按照中央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三省一市正在抓紧施工,通过更紧密的协同、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更高质量的发展,释放一体化的红利,保持经济“主引擎”全速运转。

修城际铁路、建产业集群、补社会短板……3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股“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的热潮澎湃激荡。

长三角“底盘”稳固

面对疫情影响,长三角地区化被动为主动,用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今年一季度,长三角GDP总量近5万亿元,占全国的20%以上。三省一市的GDP降幅均低于全国水平,“底盘”稳固:

上海新兴产业“韧性”十足。今年一季度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7%,但一些代表发展新方向的行业复苏较快。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同比增长15.3%,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5.7%。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也给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近日,针对肺癌的首个国产三代靶向药——阿美乐(甲磺酸阿美替尼片)在上海举行上市发布会。这款创新药由江苏豪森药业集团历经6年时间自主研发而成,之前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

阿美乐的上市是“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的重要成果,也是长三角各地通力合作的重要产物。江苏放大制造业比较优势,3月份工业增速“翻红”。浙江顶住压力,外资招引实现正增长。浙江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浙江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39家,实际使用外资271亿元,同比增长0.3%。安徽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社会领域投资快速增长。

新基建激活新经济  新经济释放新动能

在稳住“基本盘”的前提下,新经济的竞相成长,打开了长三角发展的新空间。

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上海移动国际数据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复工。这个中心总体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提供超过2万个机架的装机能力。

无论“云经济”“宅经济”还是“非接触经济”,人们浏览的每个网页、发送的每个订单,背后都需要大量的数据运算和存储。给海量大数据提供“粮仓”,长三角各地的数据中心建设驶入“快车道”。

图为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图 / 丁汀

阿里宣布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千亿级投资计劃、江苏计划建设南京位置服务数据中心……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工程部临港办副主任黄浩程说:“传统基建耗费大量钢材、混凝土,新基建则更多依靠先进设备、技术和智力的投入。”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分析,长三角制造业基础雄厚,好比电脑硬件比较强。以5G、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相当于电脑的软件。软硬件配合,可以驱动经济结构的系统升级。“长三角的数字经济居于全国前列,有能力建成新基建的‘样板间,为全国输出经验。”

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疫情发生后,全公司没有休息过。“不夸张地说,我们研制的智能消毒机器人卖成‘期货了。”钛米创始人潘晶说。

趁热打铁,持续加码芯片等“硬核”产业。今年一季度,张江科学城实现工业总产值662亿元,税收收入10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6.8亿元。“核心经济指标全部正增长。” 上海市科创办专职副主任吴强说。

上海华夏经济发展研究院编制的《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指出,长三角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变压力为动力、实现化危为机,长三角要持续聚焦“五个新”:抓好新基建、培育新经济、扩大新消费、推广新服务、探索新机制。

一体化快马加鞭 抱团发展辟新天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数据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生产要素。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嘉善县、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签署改革备忘录,着力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数据开放共享,共同打造“数字示范区”。

横跨江浙沪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自2019年11月挂牌以来,正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翁建荣表示,示范区的一体化首先是数据的一体化,要推动两区一县数据的互联互通、服务的一体互认,实现“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通过制度创新,培育数字产业,有效增加示范区各方的获得感。

“每一个人都是大数据的产生者和使用者,我们用手指点一下手机,就为大数据做了贡献。”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部部长储昭武介绍,疫情期间,上海市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通过健康码查询服务接口,累计交换健康码数据约1459万条。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阮华彪说,以抗疫药物研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为突破口,长三角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持续推进。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挥1+1+1+1>4的效应,本身就是一个释放新动能的过程。“我们调研发现,在疫情中,长三角一些企业进口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受阻,转而在区域内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通过这些固链补链扩链行动,长三角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

一体化,一张图,一盘棋。开局看长三角,外部挑战愈大,内部抱团愈紧,发展成色愈足。

从“蓝图规划”到“施工落实”,长三角“主引擎”全速运转,将为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开辟一片新天。

猜你喜欢

三省长三角示范区
赞大别山三省五市新田园诗大赛
三省发布“十四五”交通规划 明确智慧交通任务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