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贫之后,乡村振兴接班?

2020-06-19麦婉华

小康 2020年17期
关键词:布依族黔南州小康社会

麦婉华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这一年当中,关于扶贫的采访确实不少。这两个月,我就到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和广东梅州等地进行扶贫攻坚的报道。在当中,我有不少关于扶贫模式的感悟,以及对扶贫攻坚后可持续机制的思考。

来到贵州省黔南州貴定县火炬村老支书彭玉先的家,只见这个村庄保留着传统布依族村庄的特色——房子建筑的主体是砖木结构的,一共有两层高,和旧时候布依族人们的生活起居布置基本一致。但另一方面,在这些保留民族特色的民居旁边,很多家庭都停了自己的小轿车。这种新老融合的景象正是乡村脱贫后的缩影。

其实,很多地方因着精准扶贫而拥有了产业基础。例如刚才说到的彭玉先,他们村里很多人因为参与贵州特有的刺梨种植产业从过去一穷二白,到现在有房有车。产业扶贫是可持续脱贫的关键。过去的扶贫只是“输血”,输完之后农户没有办法自力更生。而有了“造血”的产业后,不管是自己种植还是参与就业,农户都可以长时间地维持稳定的生活状态。

因此,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后,各地应建立长效机制,让脱贫之地的活力不减退。而乡村振兴正是扶贫攻坚后时代要走的道路。我看到有一些已经脱贫的地方已经走在前头。例如早前到广东珠海采访乡村振兴,我认为中国的农村都应这样发展下去。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的特色发展,这是不可撼动的产业基础。不少乡村都有自己的优势产业,从而维持村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经济基础有了,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必不可少。乡村不应该还是过去脏乱差的代名词,而是亲近自然、享受舒适生活的宝地。

接下来,人的素质也需要得到提升。当乡村的环境越来越美时,很多人也会更爱惜那个地方。如果地方政府重视素质教育,并且有力地推行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政策,乡村将会从根本上产生变化。

一个地方小康不小康,农村是标杆。只要农村在脱贫攻坚后,切实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就能防止可能出现的返贫问题了。

猜你喜欢

布依族黔南州小康社会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寻味贵州——黔南州
“数”说黔南茶业
助力黔南州茶业发展 有我一份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来吧!老年朋友们
——黔南州老年大学校歌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