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起云涌,中国粮食安全的全球化战略

2020-06-19胡靖

小康 2020年17期
关键词:粮库封锁全球化

胡靖

5月23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看望政协委员时指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标志着我国的全球化战略进入了更加理性、更加务实的新阶段。

自从2017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世界贸易的平静格局开始被打破。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政府无视WTO的貿易规则,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贸易战”、“科技战”,尤其是对中国的华为公司进行了不择手段的封锁、打压。由此,全球产业的供应链系统变得岌岌可危、风声鹤唳。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2019年底,极具传染性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席卷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为了确保本国的粮食安全,一些传统的粮食出口国家,如惊弓之鸟,开始限制甚至封锁粮食出口。由此给一些依赖进口的国家构成了粮食安全的风险。因为一旦在国际市场买不到粮食,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库存耗尽以后,这些国家就必然陷入粮食危机。粮食,是比“芯片”更重要的商品。在粮食危机面前,一个国家几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余地。

但13亿人的中国成功地经受了考验、度过了危机。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胜利。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认真贯彻总书记的指示,“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我国的粮食产量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了6.68亿吨,人均占有量超过470公斤,并且国家粮库、地方粮库都一直储备充足。对此,《小康》杂志5月中旬刊的专题报道全面、丰富、清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在正常的情况下,通过国际贸易,的确可以购买到价廉物美的谷物,这可以产生巨大的贸易利益。为此,一些经济学家曾经反复呼吁要“两头在外,大出大进”。但这种经济学的观点,由于没有考虑国际贸易背后地缘政治的严酷性和自然风险的隐蔽性,容易忽视国内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误导各地的粮食安全政策。

为此,就更应该牢记总书记的指示。只有实现了国内谷物的生产安全,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参与全球粮食贸易。

猜你喜欢

粮库封锁全球化
《在被封锁的武汉,他运送的还有希望》新闻谈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粮库竣工
粮库里的机器人
智能化粮库现场见闻
我为抗日政府管粮库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二战以来三次岛屿封锁作战的战略决策及启示
战后局部战争中的海上封锁作战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