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06-19麦婉华
麦婉华
“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告别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进入新时代,独龙族摆脱了长期存在的贫困状况……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的乡亲们。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上甘岭”,怒江州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由珠海市负责帮扶。怒江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集中缅边界、直过民族、深度贫困于一体。怒江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但近年来,怒江州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怒江州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地发展了林下经济;务工群众走出怒江峡谷迈向万水千山之外,劳务输出到企业就业;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崭新的城镇正在崛起,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些改变背后,都与广东珠海的帮扶息息相关。
云南怒江: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
“当前,最突出的任务是帮助中西部地区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在劳务协作上帮,在消费扶贫上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参与珠海对口帮扶怒江工作的党员干部们倍添动力。珠海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的不利影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转移就业两不误。2月20日傍晚,满载450多名云南怒江籍务工人员的高铁专列驶入珠海站。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在站台上,迎接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30多家企业的457名务工人员,下了专列分别乘座22辆大巴车,直奔复工一线上岗。
珠海坚持把劳务协作转移就业作为增收脱贫和扶智扶志并举的重点帮扶措施,转移怒江籍贫困劳动力到珠海就业。自2016年9月对口帮扶怒江州以来,截止2019年底,三年共转移到广东怒江贫困劳动力10020人,其中转移到珠海就业累计达到6722人(卡户劳动力3938人),稳岗率从2016年的不足2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
茂名高州市云潭镇平垌村火龙果种植基地,农户喜摘火龙果。
但其实最早的时候,怒江群众由于长期封闭,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6年,40%人不会讲汉语,并缺乏就业技能,导致他们不敢外出,不愿外出。珠海为了让怒江群众可以吃下“定心丸”,和他们算明白外出务工收益账:转移珠海就业,正常每个月收入4000—6000元,最低不低于3500元,刨去个人开支花销等,只要一个人外出务工半年,即可让全家人稳定脱贫。
而针对怒江群众技能不足的问题,珠海加大培训力度。怒江务工人员进入珠海后,首先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由“怒江员工之家”对员工进行常规性军训和培训,提高员工到珠海后的适应能力;其次,按就业时间长短和是否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用工企业2000元至4000元的社保补贴,由企业对怒江籍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降低企业留人成本。再者,注重解决“二次选岗”问题,对不适应岗位的怒江务工人员接回“员工之家”,重新评估安置,助成“总有一个岗位适合你”。
除了转移就业扶贫,珠海市还依托怒江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探索了“分散组织生产、集中规模经营”的模式,帮扶怒江发展特色产业,使其走上现代农业产业的道路。投入资金1.96亿元开展130个产业帮扶项目,受益卡户6万多人。
西藏林芝、四川甘孜、重庆巫山:
各有特色的省外对口支援
怒江州是珠海大力脱贫攻坚的代表之一。除了怒江的东西部扶贫协作任务外,珠海还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米林农场)、四川甘孜州(稻城、理塘)、重庆巫山,且各有特色。珠海把援藏工作和米林县、米林农场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突出增强受援地自身“造血功能”。完成了“十三五”9个计划内项目(投资1.5171亿元)和5个计划外项目(投资1.3945亿元)。2018年9月28日,米林县通过国家扶贫考核验收,正式脱贫摘帽。
2015年以来,珠海市以民生援建为龙头、产业援建和智力援建为两翼,重点帮扶危房改造、学校、卫生院及饮水工程等基本民生工程,推进对口支援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稻城县工作。2019年4月,稻城县通过脱贫考核,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并被评为四川省2018年脱贫攻坚先进县。理塘县也已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以来,珠海结合重庆市巫山县政府提出援助项目和资金的需求,落实帮扶责任。
广东阳江、茂名:
产业扶贫“搭平台、建基地、联市场”
除了省外的东西部协作外,珠海同时承担广东省内对口帮扶阳江、茂名。初步统计,珠海共落实各类帮扶资金约19.19亿元(2019年落实约3.5亿元),广东省级精准扶贫考核,珠海成绩一直为“好”。
而针对阳江、茂名等地的贫困村、贫困户内生动力缺乏、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难以跟市场对接等制约因素,珠海通过“搭平台、建基地、联市场”等方式,帮助地区通过产业脱贫。
搭平台,引导和整合帮扶资源。珠海利用在市场、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及其他社会资源方面的优势,推动被帮扶地区农业资源整合,促使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例如,珠海市帮扶的茂名信宜市百香果基地种植面积由200亩扩大到2万多亩,分布在 22个贫困村、17个产业基地,成为贫困村(户)增收脱贫的主导产业。
建基地,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在产业帮扶过程中建立一套严谨的遴选流程,不仅论证基地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实施方案等,更对项目规模、内容、进度、资金配套、预计收益等形成详细计划。如茂名高州江口村火龙果基地建设之前,曾有人提议发展养猪、养鱼或石榴种植,经市场调研后被否定。后了解到一位返乡乡贤有意回乡种植新品种火龙果,经接洽及市场调研后,形成可行性报告。经两地扶贫部门评估,建议进一步向观光休闲、科普教育拓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经建设成为1000多亩集生产、休闲旅游、科普教育于一身的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周边 3 个贫困村、2000 多户实现增收。
珠海援建的怒江泸水市维拉坝格力小学、格力幼儿园
联市场,获取稳定的对接市场渠道。珠海建设实体市场,获得稳定农副产品销路。《小康》记者来到珠海对口帮扶地区名优农副产品专业销售市场(以下简称“星园扶贫市场”)。其中,阳江、茂名的商品琳琅满目。记者了解到,星园扶贫市场总面积3500多平方米。除了来自阳江、茂名的扶贫农副产品,珠海对口扶贫的云南怒江州、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米林农场)、四川甘孜州(稻城、理塘)、重庆巫山等19个市、縣(区)的农副产品都在市场内有自己的特色场馆。
珠海市菜篮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学东介绍,流通平台的搭建对畅通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被帮扶地区的农户增收脱贫有重要意义。藉此批量引进的绿色、生态、健康农副产品,也丰富了市民“菜篮子”供应。
此外,珠海还建设网上市场,提供线上线下销售服务。例如,珠海农控集团在京东商城线上建设“中国特产-珠海扶贫馆”,发展“互联网+合作社”种养基地、物流仓储基地,促进进村入户电商平台、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拓宽市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