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题材电影中的光效表达——以《建党伟业》为例

2020-06-19闫科旭

参花(上) 2020年7期

摘要:光效在革命题材电影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灯光所产生光效的艺术性表达为切入点,以革命题材电影《建党伟业》为依据,分析其在渲染影片题材的特殊气氛、奠定革命题材人物的性格、烘托剧中人物心理等方面表现出的作用。

关键词:革命题材 光效 《建党伟业》

一、影视光源的分类及应用

光效在影视作品中通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离不开光效的运用。在影视作品制作中利用好光效,可以使观看效果更加出彩。不同的剧本题材与故事情节,其所运用的光效也大不相同,好的光效运用可以让观众更容易走进作品的精神世界。

在进行影视剧的创作时,通常把可以运用到的影视光源分为两大类别: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自然光源主要指日光和天光。日光即太阳光,天光指太阳的漫射光;夜间又有月光、星光等。自然光的特点一般是光照范围大,照明均匀,其中日光和天光的普遍照度高,人工无法控制。在一些现实主义电影或者纪录片中,大都采用自然光源来表述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影视剧的外景拍摄也以自然光源为主,由于自然光难以掌控,所以在进行影视创作时,导演都会跟随自然光的变化规律而进行合理的运用。此外,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的自然光在照度、色调和色温上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拍摄时会跟随自然光不同状态下的特点,选择符合创作意图的拍摄地点、时间和角度。例如《美丽人生》这部电影中的一个镜头:主人公反手去拿车上的衣服就是运用了自然光当中的顺光,被摄对象受光均匀,表现出了被摄对象的本来面目。

人工光源主要指在摄影棚内各种灯具,其照度、方向、色调、色温以及光照的范围可以自由控制,艺术创作的余地较大。室内拍摄多使用人工光源,便于把握艺术表达的氛围,其中“戏剧光效”为了创造特定的造型效果和艺术氛围,拍摄现场往往需要布光和补光,也就是对光线照明进行适当的安排调整。影视剧中的戏剧光效主要指: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修饰光(装饰光)、全景光、气氛光 (效果光)等。在摄影棚中拍摄的场景基本都不是实景,而是运用人工光源创造出一个拍摄环境,表现出一种拍摄光效。人工光源在影视制作中对于塑造人物个性,暗示人物心理的表现性更强,人工光源也能很好地烘托环境,引发戏剧冲突和表现影视的艺术氛围。在影片《钢的琴》中,主人公坐在钢琴前表演这个镜头运用的就是人工光源的辅助光效顶光,大部分的场景都处于阴暗面,很好地刻画了主人公的阴暗形象,具有一定的反讽意味。

二、关于革命题材影视的不同时期表述

革命题材的电影在1949年至今一直作为主旋律电影,在中国影视作品中独具一格。革命题材的电影在国家发展的不同时期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样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十七年时期,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期,以及21世纪以来。这三个时期在进行革命题材影视创作时,在创作手法、画面呈现、剧本表达等方面,所创作出的特征也不相同。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往往反映的是国家、民族大义主题,构建一种符合国家意识形态的民族记忆和文化现象。

十七年时期的革命题材电影,通过对一系列革命英雄的形象塑造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革命题材影视语意和革命题材框架,再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艰苦而辉煌的革命历程,从而塑造“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国家政治共同体以及国家形象。十七年革命题材电影在影视的视听语言上还谈不上精美,更多的是以剧情和人物塑造取胜,能够将观众代入,影视叙述手段更加逼真。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期的革命题材电影创作开始寻求全新的突破。当时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主要呈现的是战役、领袖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个体形象和民族大义。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影视创作者的艺术观念具有一定的革新。相较于十七年时期,这一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影视无论在题材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影视剧的思想内涵,影视的视听语言等方面都开始有了较为深入的革新和探索。这一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开始摒弃宏大、概念化、理想化的人物塑造手段,转而开始表现事件或者人物的精神世界。注重个体在历史革命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的阐述。

21世纪以来的革命题材影视剧处于中国进入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全面转型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逐渐以融入大众文化的逻辑来适应观众和市场,在内容和形式的表现上也具有世俗化,同质化的趋向。商业电影也适当地借助意识形态的东风,巧妙地融入主流价值的追求,以此来扩展市场。此外,21世纪以来的革命题材电影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更加多元化,不再是传统的英雄讴歌,影视的视听语言也更加精美。但是21世纪以来的革命题材影视良莠不齐,更加趋向于商业化,有些甚至不尊重事实刻意夸大或者乱撰,以此来追求利益最大化。

三、革命题材电影《建党伟业》中的光效运用

(一)光效能够塑造气氛,带给观众一定的心理暗示

将光效的艺术特性延伸开来,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影视作品中灯光的应用除了基础的照明作用外,还可以利用灯光给予观众不同心理感觉来营造导演想要表达出的特殊氛围。例如在《建党伟业》中,影片一开始的镜头先是滚滚的风云变化带有闪闪的天光,把观众一下子拉入剧情之中,带给观众一定的心理暗示。紧接着影片中的镜头变成军队集合斗争的场景在屋顶,运用自然光效太阳缓缓升起漫射光,还有昏暗的人群中火把闪烁的点点灯光都寓意着党派斗争和暴力已经拉开了帷幕。同时,缓缓升起的太阳和人群中的火把也为后来成功建党埋下伏笔。在集会中陈其美和陶成章发生冲突的镜头,导演运用的是强烈的天光通过镜子反射到屋内集会中每个人的脸上。强烈的天光和阴暗的室内形成强烈的对比,把故事之中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寓意着斗争开始放在了明面上。让观众对后面的故事发展带有一定的猎奇心理。

(二)光效能够刻画环境感染力,营造环境气氛感

光效具有感染力,“它能创造一种环境气氛感,并且把这种气氛感富有感染力地表现在银幕上。”在《建党伟业》描写上海广慈医院暗杀时的场景片段中,一开始运用的是人工光源,暖黄的灯光给人一种安详的画面。紧接着画风突转,冷冷的白炽灯散发的冷白色光打在了杀手的脸上,极暖的光效和极冷的光效骤然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了当时紧张的环境气氛。光效的表达配合着画面内容变化很容易就能将观众带入到影视情节之中,观众心情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得跌宕起伏。在张勋率部攻打南京的场景中,昏暗的环境和炮火散发出的火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了战爭的残酷性以及山河破碎的形象。在太阳即将升起的黎明,天一半亮一半黑折射出来的天光把战争过后城市的残垣断壁衬托得无比凄凉,不自觉地就会把观众带入到电影的氛围当中去。可以说,光效的变化运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营造了感同身受的氛围。

(三)光效能塑造人物个性,暗示人物心理

在影视制作中,灯光师手中所掌握的每一束光,就好比画家手中的画笔,用来描绘每一幅画中的真、善、美,及假、恶、丑等各个不同的人物形象,运用布光技巧来表现出画幅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用不同照明方式来体现人物心理是电影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灯光无所不在,以这样的方式来展现人物心理既不显得造作,又能较为明显地表明导演意图,刻画人物性格。例如在蔡锷和凤仙车站离别的场景中,凤仙脸部特写的镜头运用的是眼神光,刻画出凤仙对蔡谔的深情,以及一方面是为什么不能带我走的悲伤心理和另一方面对蔡锷表示理解和担忧的心理。紧接着,在描写蔡谔的镜头时,运用的是后侧光,将当时的场景层次分明地表现了出来,蔡锷的脸部轮廓也刻画得特别清晰,表现出蔡锷对小凤仙的不舍以及对革命大义的坚决,也表现出他为了革命不得不舍弃爱人,成就革命大业的坚定心理。在《建党伟业》爱国志士为国家的兴亡奔走呼号,四处宣讲的场景中,大都是用的自然光源,強烈的阳光打在他们的脸上,表现了他们为革命牺牲的决心,以及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勇气。个别场景也运用了人工光源,将灯光折射出来的光打在爱国志士的脸上,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他们当时宣讲的场景,交代他们对革命的热忱,以及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要用他们的鲜血为我们铺向通往胜利的红毯的坚定信念。

四、结语

光效的运用是每一部影视剧都不能割舍的一部分,好的布光与光效运用会使影片增彩。光效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烘托影片的故事情节、渲染氛围、表达人物个性,也能很好地调动受众的心理。光效在主旋律革命题材的电影中能更好地还原历史事件,表现历史故事中英雄的光辉形象。在《建党伟业》这部革命题材电影中,导演以独特的光影艺术谱写了一段红色史诗,讲述了我国各阶层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期所做出的历史抉择,加以光效的点缀使剧情更加深入人心。《建党伟业》这部影片的照明布光,不单是为了照亮影视剧中的人和景,它最主要的任务是把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景色,用光线照明的技巧做手段,达到形象与情节内容的更好结合。显然影片中的光效这一必要元素充分发挥了潜在作用,把这部革命题材的影片渲染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周化忠,赵志久.电影电视布光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 .

[2][英]古拉德·米勒森.电视和电影照明技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3]陆佳佳.建国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人物塑造与国家形象表达[D].上海: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2017.

[4]李洋.《建党伟业》:形容词电影及其美学[J].电影艺术,2011(06).

[5]王杉.灯光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J].视听,2015(12).[6]朱兰,但家荣.红色经典电影《建党伟业》中的爱国情怀[J].电影文学,2016(01).

(作者简介:闫科旭,男,硕士研究生在读,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