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的多元化推广研究
2020-06-19孔兴宇李玉婷
孔兴宇 李玉婷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及其发展现状,提出了针对凤翔泥塑的多元化推广方案,对凤翔泥塑的传播途径和传承方法作出新的总结,为其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翔泥塑 多元化推广 传播传承
一、凤翔泥塑及其工艺特点
凤翔泥塑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当地人俗称泥货,最早在浙江河姆渡遗址中被发现。凤翔泥塑主要有泥玩具、挂片、立人三大类型,它以黏度强又细腻的泥土为原料,加入少量棉花、纸和蜂蜜等,经过捶打捏揉后再放入模具中翻模,经过阴干之后,涂上底粉再进行彩绘。制作凤翔泥塑最出名的就数凤翔城关镇六营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善于制作泥塑。
二、凤翔泥塑的发展传承
虽然凤翔泥塑传承至今历经了几千年,但是它的辉煌时刻还是在2002至2003连续两年内作为中国邮票封面,广为流传。但是好景不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邮票发行量逐渐减少,凤翔泥塑的影响力日渐消退,比它较晚发展的天津泥人张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愈加兴盛。
凤翔泥塑具有强烈的符号象征,是被物化的民间情感,具有强烈的民俗意象。近年来,产业经营导致凤翔泥塑向简单化和审美化两个方向发展,再加上老一代传承人的辞世和老去,其中蕴含的民俗符号渐渐遗失,有失去非遗价值的危险。
经过笔者和团队的調查研究,总结出了泥塑传播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推广手段的落后、宣传方式的脱节。笔者认为,这是凤翔泥塑长期得不到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将凤翔泥塑的传播推广方式作为发展潜力、进步动力,提出了针对凤翔泥塑发展传承的多元化推广方案,希望给泥塑文化的传承赋予多元化的创新。
三、多元化推广方案
(一)形象提取,载体创新
在泥塑发展的数千年以来,泥塑的载体仅限于泥土,这一单一的载体形式使得凤翔泥塑的传播受到地区、保护运送等多方面限制,较强的地域性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小。故此,应该在保留凤翔泥塑传统载体的前提下,提取有代表性、迎合当代人消费取向的泥塑形象,结合实用性制作出面向各个消费群体的凤翔泥塑衍生产品,摆脱推广限制,让其在保留特有的地域文化内涵的同时,更容易被其他地区人们接受。
例如,以文创产品为载体,将提取的泥塑形象制作为精美明信片、信封、手机壳、冰箱贴等,面向学生群体进行销售;以服装产品为载体,将泥塑形象绘制或印制在T恤、运动鞋等服饰上,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考虑成年人对产品性价比的要求,可以将碗具、床品等生活用品作为载体,将泥塑引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互联网+”的运用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新旧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凤翔泥塑也不例外,必须乘坐自媒体的顺风车,才能走进人们的视野。
在宣传推广上,凤翔泥塑可以借鉴传统实物发展的经验,将其起源、地域文化、制作工艺、手工传承人等拍制成纪录片或宣传视频在网络上播放。此外,在手机等电子通信广泛普及的今天,以凤翔泥塑为原形,制作图片,使得泥塑形象广泛使用于壁纸、锁屏、头像的应用之中。QQ、微信、微博日益崛起,人们利用自媒体平台了解天下,在此背景下利用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进行宣传,都是经济有效的选择。
(三)营销模式的改变
凤翔泥塑的销售集中在宝鸡市各县区,依靠旅游业带动销售发展,货品千篇一律,门面冷清,行业内通过降价形成竞争,这样的销售状况导致凤翔泥塑产品质量的一再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在笔者团队的研究中,凤翔泥塑完全具备网络销售的特点。网络销售成本低、管理投入需求少,以这样的方式将凤翔泥塑送往全国各地,既解决了凤翔泥塑销售停滞的问题,也进一步促进其推广和宣传。
同时,为了增加实体店的销量,可以采取体验式营销模式,让消费者参与到泥塑的制作中,既增强了对泥塑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发挥了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个人情感同泥塑作品有了联通,这种销售模式可以使更多的人关注到凤翔泥塑。
(四)教育领域的引进
笔者的调查问卷报告显示,调查群体中90%的人没有听说过凤翔泥塑,80%的人仅仅通过美术课接受过剪纸等简单的传统文化教育,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了解。因此,笔者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美术类等课程进入九年义务教育,并作为选修课程或者课外学习内容进入高等院校的建议。此外,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题讲座,以此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保护意识。
四、结语
凤翔泥塑作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很强的审美和传承价值。身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如何利用优势,为优秀中国文化发展谋求进步之法是责任所在。使用互联网优质平台推广泥塑,牢牢抓住科技时代最有力的武器——信息,给泥塑文化推广赋予多元化的创新。相信新时代的泥塑文化,获得多元化推广方式注入的蓬勃生机后,可以走入万户千家,带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洒向大地。
★基金项目:本文系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X201910359533)。
(作者简介:孔兴宇,女,本科在读,合肥工业大学,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李玉婷,女,本科在读,合肥工业大学,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