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苏轼饮食诗文概况
2020-06-19马鑫
摘要:苏轼的人生之路历经坎坷,从位高权重的权臣到阶下之囚的罪臣,可谓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他还是一个美食家,这一生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尝遍了各地美食,是故其饮食诗文数量众多。本文从苏轼的饮食诗文入手,试探讨其饮食诗文的创作概况。
关键词:苏轼 饮食题材 概况
一、苏轼饮食诗文概况
(一)品茶类诗文
茶是中国从古至今最为流行的饮品之一。饮茶也叫品茗,中国人对茶的喜爱由来已久,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贩夫走卒,寻常百姓,无不以茶为好。我国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最早喜好饮茶的人群是文人雅士。而论北宋好茶第一人,当属苏轼。苏轼喜爱饮茶,故创作了大量的饮茶诗词,比如《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试院煎茶》等等。在这些诗词中,对茶的描绘自然不少,比如:“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童仆,自看雪汤生玑珠。”从这些诗篇与诗句中不难看出苏轼对茶的喜爱,以及他品茶、赏茶能力之强。
将茶引入诗词中,无形间扩大了诗词创作的范畴。茶在苏轼的笔下,是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是友谊的象征,是创作灵感的源泉,亦是人生困境的出路。饮茶,对于苏轼来说,可得到片刻的喘息之机,一份独属于他的时光,此刻不必为国家民生而操心受累,也没有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在如此难得的悠闲时刻,茶香留于唇齿之间,不免让人精神振奋,由此不难理解苏轼对茶的喜爱之情。
(二)饮酒类诗文
古往今来,酒同茶一样,是文人桌上的常客。这些文人墨客,借助于酒,或乘兴吟诗作对,留下千古名篇;或抒发胸中积怨,暂时远离烦闷;或单纯为肉体满足,享受飘飘欲仙的快感。苏轼也喜酒,但酒量并不大。不过他对酒颇有心得体会。苏轼不仅品酒,还自己酿酒——真一酒,其《真一酒》诗引:“米、麦、水三一而已。此东坡先生真一酒也。”又自注其诗:“真一色味,颇类予在黄州所酝蜜酒也。”对真一酒,他自己评价道:“稻垂麦仰阴阳足,器洁泉新表里清。晓日著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在定州时,造橘子酒和松酒;在惠州时,学造桂酒。苏轼笔下的酒名目繁多,如竹叶酒,天门冬酒,碧香酒等等。对这些酒,他也作诗加以描述,如“二年洞庭秋,香雾长馔手。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说的就是洞庭春色酒。当酒醉之时,他也会诗兴大发,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便见到了酒的影子。苏轼在酒中实践,在酒中体悟,在酒中寻找。
(三)饮食类诗文
苏轼喜吃,这一点在其饮食诗文的方方面面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诗文之中提到的食物不胜枚举,除了上文提到的茶、酒,还有日常生活中的蔬菜、水果、饭食等,多达上百种。在素食方面,他食用白菜、萝卜、荠菜、油菜、芋头等等,甚至在那块儿著名的“东坡”亲自动手种植芥菜以供自己食用;而水果方面,他喜欢吃新鲜的,比如荔枝、龙眼、柑橘、杨梅等等,还曾作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肉食方面,苏轼既食用鲫鱼、羊肉、猪肉、螃蟹等常见食品,还食用过诸如驼峰、河豚、渼陂鱼等稀珍美味。因其爱吃,故其作《老饕赋》,在赋中他写道:“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然而苏轼不止会吃,还喜做且善做。至今仍出名的有“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汤”等等。还作《猪肉颂》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柴头灶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还自创煮鱼法,“以鲜鲫鱼或鲤鱼下冷水,入盐如常法,以白菜心塞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搅。半熟,入生姜萝葡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橘皮线,乃食之。”
二、结语
由上述可见,苏轼这位古代的“美食博主”,其饮食历程随着他的人生旅程而变化。他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享受、创造美食,把最普通的一日三餐变得富有诗情画意。哪怕自己的前路吉凶未卜,可依然能够自得其乐,享受这份独属于自己的美好,饶有兴趣地构建起了一个丰富而又奇特的美食世界。
参考文献:
[1]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宋]苏轼.[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宋]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康保苓,徐规.苏轼饮食文化述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1).
[5]高峰.苏轼诗歌的饮食思维[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
[6]鞠强.苏轼饮食题材诗词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马鑫,男,本科,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唐宋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