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质量状况报告(摘编)
2020-06-19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
◆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文
一、行业发展情况
2018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经济总量3020.4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全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76.6亿元,增长9.8%,虽然在六个重点行业中所占比重不高(约5%),却是同期增速最快的行业(图1);医药商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为1718.1亿元,增长4.2%;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实现收入235.0亿元,增长5.5%。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坚持生产制造、商业和研发服务外包“三业并重”,保持了平稳增长。
从医药工业来看,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62.2亿元,比上年增长9.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2.1亿元,增长13.5%;实现利润144.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149.1亿元,增长21.7%。
从医药工业各子行业来看,化学药品制造[1]化学药品制造包含化学药品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完成工业总产值5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中药制造[2]中药制造包含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生产。完成工业总产值105.0亿元,下降1.3%;生物药品制造完成工业总产值145.3亿元,增长11.2%,其中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制造完成工业总产值16.2亿元,增长31.8%;医疗器械制造[3]医疗器械制造包含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医疗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等8个子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8.4亿元,增长3.7%;制药专用设备制造完成工业总产值39.4亿元,增长25.4%;兽用药品制造完成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增长2.7%;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完成工业总产值39.9亿元,增长7.8%,其中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制造完成工业总产值14.6亿元,增长18.1%。
二、行业质量状况
2018 年,本市加快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本市食药监局全年共受理药品注册申请616 件;完成药品检验12115 件,合格率98.4%;全年共查处各类药品、药包材违法违规案件363 起。完成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3933 项,完成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相关事项1337 项;全年共查处医疗器械违法违规案件446 起;完成医疗器械检验443 件,合格率96.8%。
为全面掌握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企业质量现状,发现全市相关企业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收集企业对政府质量推进工作的需求,为政府制定质量政策、企业采取改进措施提供依据,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开展了“2019年上海市企业质量现状调查”。截至3月底,协会共回收到94份问卷。
从企业内部职能管理体系设置情况来看,被调查企业设置专门从事质量职能部门的占50%,设立了质量职能岗位的为38.3%,设有兼职质量人员的占8.5%。
企业质量提升脱离不了质量文化建设。调查显示,97.9%的企业在其企业文化中都强调了质量的导向作用,仅2.1%的企业未体现“质量第一”的价值导向。22.3%的企业高层通过责任分解和考核,增强员工对高质量的追求;34%的企业通过开展质量宣传、教育、激励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持续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在41.5%的企业内部,追求卓越和顾客满意等高质量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员工普遍的自觉行为。
图1 2014~2018年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
企业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应用的灵魂。只有不断进行质量改善才能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在被调查的企业中,29.8%的企业制定了年度及3~5年质量提升规划,并组织实施;44.7%的企业有计划地开展了质量改进、提升的项目与活动;19.1%的企业在部分部门或业务活动中开展质量改进活动;5.3%的企业仅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应对,采取措施;1.1%的企业没有任何改进计划和活动。
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来看,44.7%的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按照质量成熟度管理要求进行持续改进。25.5%的企业按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27.7%的企业建立了公司内部的质量责任制度并实施。仍有2.1%的企业,其质量管理体系未发挥作用,仍在凭借经验进行管理。
被调查的企业中,认为自己所提供的主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占16%,认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占28.7%,认为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占34%,认为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占17%,认为达到或接近行业平均水平的占1.1%。这与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质量竞争力指数排名情况相吻合,说明“上海品质”得到了企业的自我认同。
(一)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情况
在上海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一大批“上海创、全球新”的重磅新药将于未来几年内陆续上市,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将催生出一批医药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为推动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引擎。
1.拳头产品表现突出,产业发展后劲持续
上海生物医药的创新产品正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努力培育拳头产品,诞生了痰热清、麝香保心丸、益赛普、丹参多酚酸盐等近20个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大产品。比如,三生国健的益赛普2018年实现销售额11.4亿元,绿谷制药的丹参多酚酸盐实现销售额12.3亿元。
同时,上海集聚了一批全球顶尖的大型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包括中科院蛋白质中心、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院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批国内知名高校,诺华、罗氏、辉瑞等全球顶尖药企的研发中心。生物医药创新研发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公开数据,2018年上海经NMPA批准上市的国产药品共38件(按批准文号统计),占全国批准总数的2.7%,包括: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拉米夫定片、奈韦拉平齐多拉米双夫定片、依非韦伦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的复方α-酮酸片;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熊胆滴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的吸入用地氟烷等。从药品注册审评情况来看,2018年上海申报药品审评中心(CDE)并获批临床的国产药品共51件(按受理号统计),占全国获批临床国产药品总数的26.4%。在医疗器械领域,2018年上海经NMPA批准上市的国产医疗器械共397件(按注册证编号统计),占全国批准国产医疗器械总数的8.5%。
2.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持续提升仿制药质量
在《关于本市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沪府办〔2016〕103号)的基础上,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资总额1.24亿元,对可实现性较高、技术实力较强的一致性评价品种予以支持。截至2018年年底,本市共39家药品生产企业130个品种(197个批准文号)已启动一致性评价工作, 递交一致性评价申请38个。现有21个品种规格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13个品种规格是被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仿制药参比制剂。上海安必生申报的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和普通片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第一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同类药品。
(二)标准化工作方面
为推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化技术的有效研究与应用,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联合上海从事生物医药领域产业化技术的大学、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等成立上海市生物医药应用示范工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重点开展了“联盟肿瘤精准医疗标准化建设”工作,建设内容包含形成行业内技术标准和“细胞制备G M P中试平台”等。目前在市经信委指导下,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联合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西比曼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单位一起编制完成了《联盟肿瘤生物样本库标准》和《联盟干细胞制备技术标准》,标准的制定和运用有助于生物样本库和干细胞制备的有据可行,为促进和规范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行业质量工作特色
1.多举措强化药企质量主体责任
本市积极实施“黑名单”制度,坚持监管信息公开,实施关键人员约谈制度;积极构建跨省药品委托监管协作体系,牵头江苏、浙江药监部门制定并实施《江浙沪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跨省监管规定》,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探索推进长三角地区药品监管一体化;进一步发挥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作用。
2.建立专业委员会引导行业发展
为推动上海精准医疗领域的发展,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于5月14日在浦东张江正式成立,标志着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又有了新的支撑目标。
同时,由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和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在医药产业领域大调研的基础上,联合本市抗体药物领域的20余家企业、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单克隆抗体药物专业委员会,共同推动上海单抗行业产业化进程。
两个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旨在反映行业企业诉求,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参与制修订本专业领域标准和发展规划、准入条件等,完善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推动会员单位之间的技术合作,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推动生物医药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和应用;加强行业自律,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行为,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推进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实施GSP
市食药监局先后制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质量管理的通知》《关于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实施新修订<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有关事宜的通知》等,指导和推动了更多企业重视GSP 管理。原有71 家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中,17 家通过认证,32 家主动注销,未通过认证的企业根据文件要求停止了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的经营活动,相关认证情况通报卫生计生部门。
4.实施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
2018年2月,上海远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单道心电记录仪,获得由上海食药监局颁发的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委托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至此,远心医疗的单道心电记录仪成为按照《实施方案》获批上市的首个医疗器械产品。首个产品的获准上市,标志着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为后续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试点奠定了实践基础。
截至2018年12月底,已有4家企业的7个产品按照试点方案获准许可,另有10家企业的17个产品进入优先注册检测通道(其中4家企业的6项产品已提交注册申请)。2019年1月,上海批复了注册人制度试点以来首个由科研机构申请到的医工结合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为“定制式增材制造膝关节矫形器” ,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戴 戎院士、王金武主任团队的临床研究转化的科研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全资公司上海交大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为申报主体,上海医疗器械生产单位为受托生产企业。
(四)行业品牌企业发展工作
会员企业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微创®)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上海市政府质量奖设立以来,医疗器械领域中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微创®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成果转化速度显著提高,现已拥有专利(申请)3500余项,先后5次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项为企业创新平台模式奖)和多个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个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绿色通道(截至2018年12月)。2018年9月,世界顶级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全文刊登了微创®自主研发的火鹰支架在欧洲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这是《柳叶刀》创刊200年来首次出现中国医疗器械身影,充分显示微创®的创新成果获得了国际认可。
三、对问题的分析及补齐短板的建议
(一)中药材质量问题
在市食药监局抽查中涉及到的药品质量不合格最多的为中药材。近几年,随着中药材需求量的逐年上升,中药材的质量问题成为关注的重点。一方面人工制造品在不断更新增量冲击着市场,满足了人们很多的需求;另一方面天然资源却在逐渐减少,尤其是中药资源,甚至有的品种面临严重匮乏或濒临灭绝。市场需求与原始资源开始出现矛盾,中药材质量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对此,建议加强中药饮片的标准化工作。首先,中药生产企业需设定严苛的产品质量标准,加强自身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GMP的要求进行中药生产质量管理,把好源头关和检验关,杜绝使用假冒伪劣中药材、中药材非药用部位和被污染或提取过的中药材生产中药饮片。其次,从种植源头把控中药材质量安全,通过成立合作社的方式将种植散户集中起来,建立道地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并加快建立追溯体系。第三,提升质量检测技术水平及质量安全意识,确保药品符合国家规定和保障人民的用药安全。目前,ISO/TC 249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至今,已正式发布了41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正在制定的国际标准46项,实现了ISO领域中医药国际标准的重大突破。
(二)细胞治疗技术监管问题
首先,细胞治疗技术面临“是按药品管理,还是按技术管理”的问题。如果对细胞治疗产品以双轨制进行监管,可能导致行业质量标准以及临床研究规范的混淆,影响行业的规范化健康发展。其次,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2019年初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允许医疗机构自行研发制备并直接在医疗机构开展细胞治疗临床研究,但医疗机构没有实验室条件下的GMP生产体系,医疗机构实验室的标准与GMP体系也不匹配,如何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的安全以及如何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还有待研究和条论。
细胞治疗有高危和低危之别,国际上已经有明确的分类管理路线图,高危产品必须按药品监管审批。因此,监管部门应当尽快明确监管标准,企业的研发决策也可随之确定。
建议企业与医疗机构共同建立临床试验和应用标准,帮助医疗机构建立符合实验室条件下的GMP标准体系,以便于医疗机构更好地将自身临床优势转化为研究优势,在符合统一监管标准的前提下,形成一个包含资本、制药企业、医疗机构、监管的良性循环体系,加速新药开发。
(三)产业扶持政策的精准度问题
目前,各个层级制定了很多计划或是出台扶持政策,但是没有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而且,这些政策过于面面俱到,重点不够突出,缺乏具体抓手,最终导致扶持资金的使用过于分散和细碎。同时,政府宣传重视的程度也远远不够,例如张江的IT公司融资1000万人民币就会被政府宣传,但是张江生物医药企业融资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也未必能得到同等的关注。
首先,出台专门针对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扶持政策,满足产业的特殊需求;其次,对于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比如培育独角兽企业、鼓励企业上市等方面,出台点对点的精准扶持政策,增强优质企业的获得感;第三,政策应向研发型小微企业倾斜,因为医药研发企业没有收入、缺乏造血功能;第四,政策应对新进企业或高标准的初创企业加大吸引力度,建议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给予相应的启动资金、租金减免等政策优惠,提升企业创新创业积极性,体现高质量增量企业的优势。
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现有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与新药研发投入的比例并不协调,建议扩大生物医药专项资金的盘子,提高补贴额度。另外,建议产业政策形成“组合拳”。单独一个政策不成体系,也无法形成合力,建议从企业创办、研发、成长及人才等多方面政策共同推进、重拳出击,降低企业创业门槛和生存成本,以此培育出本土成长的优质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