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新疆女孩:用镜头保护野生动物的“河狸公主”
2020-06-19王新同
王新同
她从小就被父亲抱着去野生动物保护区,6岁目睹被狩猎分子残忍打死的黄羊后,黄羊恐惧的眼神扎进了女孩心里,从那时起,就立志一生去保护野生动物。她曾走上《我是演说家》节目呼吁:“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使其持续恶化。”女孩不惧凶险拍摄的野生动物纪录片,感动了无数人。因和爸爸一起极力拯救200万年前的幸存物种河狸,她还被誉为“河狸公主”!
2岁开始跟着爸爸在野外奔波
初雯雯1994年出生在北疆阿勒泰,父亲初红军30年前从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自愿来到新疆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一直到现在。在她2岁多还不会走路的时候,父亲就抱着她去到野生动物保护区。
她记忆最深的是,小时候爸爸时常带一些需要救助的野生动物回家,包括受伤的黄羊、没有母狼照顾的小狼。在这些野生动物度过危险期之前,她和它们朝夕相处。
后来,初雯雯对野生动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她曾经给一匹刚出生的普氏野马取名叫古丽(花的意思),希望它能像花一样盛开在卡拉麦里平原。她时常隔着望远镜,看野马跟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嬉闹。但是古丽在四个月大的时候死了,死于迁徙途中一场车祸,雯雯大哭了一场。
后来初雯雯才明白,与其去仇恨和诅咒别人,不如将这种负能量,转换成正能量去保护野生动物。她想让人们知道还有那么多濒危动物是怎样胆战心惊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7岁那年,爸爸送给初雯雯一台照相机,从此她的手上又多了一双眼睛。她收拾行囊背起包,随着团队翻山越岭,跟着队伍去救灾,在雪地里一走便是很多年。
稍大些,雯雯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会了填写野外监测数据。为了培养女儿野外独立生存的能力,父亲给她准备了一个大大的双肩包,里面装着水和口粮、GPS、风速仪等。工作队中,雯雯是最小的成员,也是唯一的女性。陡峭的山坡要爬,湍急的河流要趟。如果背着行囊走得慢掉队了,是不会有人帮忙或者等待的,这一切练就了她泼辣的性格。
2010年初春,阿勒泰遭遇了一场特大雪灾。父亲带着16岁的初雯雯去戈壁滩上撒一些牧草,给饥饿的黄羊提供食物。当时,初雯雯看到路边缩成一小团一小团的死去的黄羊,看到它们为了刨开锋利的冰雪挖到地上野草被割烂了的蹄子腕,泪水结冰糊了一脸,没两天脸都冻烂了。
那年,山顶冰雪融得快,黄羊肚皮空空,忍着饥饿去更高的山上找草,其中一些因为体力不支没踩稳,从山上滚落摔死了。第二年春,阿勒泰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的草长得特别好,看到这些草可以让幸存下来的野生动物更好地养育自己的孩子们,女孩感动地想哭。
不惧凶险,做野生动物“保护神”
因从小就跟随父亲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读高中时,初雯雯主导了《乌伦古河流域蒙新河狸》项目,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也因此获得了中国农业大学的保送资格。
4年后,以英语和传媒双学位毕业的她选择继续深造,进入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2.1 试验设计 设置4个光照强度,分别为:一层遮荫(P1,47.3%透光率),二层遮荫(P2,15.1%透光率),三层遮荫(P3,7.3%透光率),全光照(CK,100%透光率)。每个处理4株,3次重复,共48株。试验于2016年5月1日开始,共进行180 d,在试验期间每个处理进行相同的水肥管护。
初雯雯总是说,自己被称作野生动物摄影师时,内心有一种小虚荣升腾起来,但她更是野生动物保护者。有一次她救了一只漂亮而又健硕的白肩雕,它从天空俯冲下来捉田鼠时,撞上了牧民用来圈地的铁丝网。当时它翅膀折断,尖锐的断骨戳破皮肉,奄奄一息。
初雯雯四处搜罗器材助它进食。她去当地人民医院借来X光设备拍摄它骨折情况,又驱车700多公里送去乌鲁木齐,找来可以为它做手术的医生,但是由于伤势太重白肩雕的伤骨内部已经感染,只能截掉整个翅膀,从此与野外的天空无缘。
为了引起更多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2016年,初雯雯走上我是演说家节目,用亲身经历讲述野了生动物遭遇到的残忍迫害。她在演说中深情呼吁:“一个物种的生存情况,可以很好地代表它所处的生态环境的现状。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最后,她决定用镜头把人们看不见的动物和景色记录并展现出来,让人们了解并亲近野生动物。2017年年初,初雯雯和搭档成立了以拍摄野生动物纪录片为主的“瞳之初自然影像工作室”。
春天三到五月是有蹄类动物,比如黄羊、野驴、野马产仔的季节。初雯雯的团队会进行小范围监测,派出一辆车远距离观察它们是否遇到危险,尽量不打扰它们。
到了冬天,仅剩不多的野草被大雪覆盖,野生有蹄类动物找不到吃的。初雯雯的团队会将提前储备的牧草撒到戈壁滩上,对野生动物补充饲料。
为拍摄科克森山的盘羊,她和团队成员每天步行16个小时,翻过数座海拔落差上千米的山,背着行囊和相机在乱石险峰间小心前行。有时初雯雯会在阳光过于强烈、不宜拍摄的下午,像盘羊那样在山顶小憩。为了抓住光线最佳的落日时分,她和团队成员往往要工作到晚上11时左右才能收工,然后借着月光寻找盘羊行走的“捷径”摸索下山,等走到车前时常常已是凌晨三四点。
现在初雯雯的团队有十几个固定成员,包括监测、救助野生动物的护林员,以及拍摄野生动物的专业影像人员。野生动物摄影的工作充满危险。在阿尔金山,有野牦牛冲着初雯雯的车突奔过来,幸而半路停住,不然它的冲力足以顶翻越野车。在寻找褐翅鸦鹃的途中,初雯雯穿着迷彩服趴伏在三轮板车后高高堆起的草垛上,由于重心不稳,车在过坑时被震翻,她直接抱着专业摄影器材跳到了地上。拍摄黄羊时,车在公路上被打瞌睡的大车司机追尾,后座的护林员尾骨被撞裂,雯雯侥幸逃过一劫。
初雯雯在镜头中一次又一次地呼吁人类爱护环境、保护动物。很难想象一个20来岁、长相稚嫩的小姑娘,是如何扛着十几公斤的摄像机,上险山、卧雪地,守护这片旷野上无主的生灵。大家都说,初雯雯对动物的爱来自“遗传”。
拯救2 00万年前的幸存物种被誉“河狸公主”
2017年秋天,初雯雯又成立了“瞳之初自然保护协会”。很少有人知道,多年来她和父亲下大力气共同保护的物种,就是蒙新河狸。它们只集中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乌伦古河流域,如今只有162个家族,其中38个家族生活在保护区内,剩下的124个家族,与逐水而居的哈萨克牧民们生活在一起。目前,中国只有600只左右的河狸,其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河狸就是“大老鼠”,但在初雯雯眼里它们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她能远远地看着河狸揉肚子,一看就是半小时。
初雯雯说,蒙新河狸圆滚滚毛茸茸的,不仅很可爱,它们还是天生的“伐木工”和“建筑师”呢!河狸会利用那一副令鲨鱼都自愧不如的牙齿,对岸边的树木进行“啃伐”,将得到的枝干拖到选好的水域垒坝。除了人类,河狸可以算是地球上唯一一种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栖息场所的动物。
初雯雯解释,河狸是200万年前的幸存物种,乌伦古河流域曾经有很多河道适合河狸生存,近年来因为人类活动的加剧,它们的生存领地迅速缩减。“成年的河狸很难找到栖息地,而帮助它们,就需要通过人们的努力,改造出更多适合河狸的家园。”
初雯雯亟须把河狸的真实情况告诉更多人,让它们慢慢恢复种群和数量。由于河狸是昼伏夜出的动物,白天会在巢穴里睡觉,只有到了晚上才会出来觅食和筑坝。秋天,阿勒泰的夜晚气温很低,而雯雯架着照相机,在草丛里常常一趴就是好几个小时。2017年年初,中央电视台做了3期的《这里是新疆》纪录片,初雯雯和她保护的河狸有5分钟的小专题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很多人得知河狸是200万年前的幸存珍稀物种后,都颇感震惊。也引起无数人的关注。
2018年,初雯雯策划并发起“蒙新河狸守护者”公益项目,希望联动社会各界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关注河狸。“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许多河狸可能早就死了,死于饥饿、寒冷或天敌。”每看到一个朋友,她总喜欢讲河狸的故事。“决不能让它们成为濒危物种,甚至直接从地球上消失。”雯雯的目标是,未来河狸数量达到1000只。
该项目得到国内外大批爱心人士的热心支持,初雯雯把所得捐资换成一车车草,送给那些距离蒙新河狸家族最近的哈萨克牧民,引导牧民主动守护蒙新河狸。她还发起了“河狸食堂”的新项目,以发放补助的形式带动当地牧民种树5万多棵,为河狸建立更多、更美好的家园。
渐渐地,人们保护河狸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觉得保护野生动物是一种荣誉。当地人把初雯雯这个人美心善的女孩称为“河狸公主”!
2019年3月,雯雯和“最强大脑”中国战队队长“水哥”王昱珩合作,出版了新书《初瞳:我和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他们到各大城市宣传售书,将所得收益作为保护河狸的经费。
很多人说野生动物保护太难、太苦,但对于被导师称作“当代黄蓉”的初雯雯来说,这是一件“我愿意去做的事”。初雯雯说,她会“嫁给大自然”,把野生动物保护这条路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