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恍惚惚的一群人
2020-06-19文/苏秀
文/苏 秀
录音棚中的“鬼打墙”
也许有些观众朋友以为我们配音演员的工作不过是站在话筒前“说说话”,用不着费多大的劲儿。殊不知我们在配音的时候,实际是个劳动强度很大的工作。正因为如此,有时候一个演员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突然会像中了邪一样,一个字念错了竟怎么也改不过来,或者为了某件可笑的事笑起来竟怎么也控制不住……我觉得这种情况真像从前老人们说的碰到“鬼打墙”,怎么也转不出来了。
机灵如邱岳峰者,竟然也曾陷入了一场“鬼打墙”之中。那好像是一部纪录片,由老邱解说,台词中有一句说:“得克萨斯州……”“得克萨斯州”的“州”应该念平声,可老邱却把它念成了去声。这样就成了一句天津话。他虽然在天津生活过,可平时却从无天津口音。可是那天怎么也改不过来了,以致录成的也还有天津味儿。还有一件事,是在录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的锁链》时,发生在大名鼎鼎的《国际瞭望》节目主持人晨光身上。晨光和丁建华在戏中配一对小夫妻。小丁台词中有一句“妈妈如何如何”的话,剧务小冯跟她开玩笑说,“还是大演员呢,连妈妈两个字都念不准,都念成‘骂骂’了”。晨光在一旁也凑趣地嘟囔着“骂骂、骂骂”。过了一会儿,晨光台词中也有妈妈这两个字了,他却真的念成了“骂骂”,而且改也改不过来。见此情景,小丁忍不住捧腹大笑,到后来,还没等晨光开口,她就先哈哈笑了起来,这一来,晨光就更要说错,弄得戏也录不下去了。我只好板起脸来说,“你们俩再这样下去,今天的录音计划也完不成了”。小丁拼命咬着嘴唇连说,“对不起,对不起,老苏”。可还不等晨光开口,她就又忍不住笑弯了腰。不得已,只好提前休息。第二天再录这场戏的时候,尽管晨光念的“妈妈”还介乎“妈妈”与“骂骂”之间,我也不敢要求他纠正了,因为我看到小丁还在那里努力强忍着笑呢。他们好容易从“鬼”打的墙中转出来了一只脚,可不能让他们再转回去。
恍恍惚惚的一群人
也许是背台词太费脑子,也许是那时候工作就那么投入,我们很多人有的时候就会表现得恍恍惚惚,心不在焉,做出很多可笑的事。
那些年,每年春节,一家才有两斤鸡蛋。戴学庐一大早就洗好菜篮子,把鸡蛋买好了放进篮子里往回走。忽然,菜篮子滴下了一滴水,他想,早晨已经把菜篮子晾过了,它怎么还滴水?一面想,一面把菜篮子翻过来看看。当然,两斤鸡蛋全碎了,无一幸免。
杨成纯一大早起来,手表就找不到了。可今天要录音,导演得掌握好时间,没表怎么行?他于是枕头底下、褥子底下、写字台上四处翻寻,怎么找也没有。忽然想到,昨天晚上到壁橱找过东西,会不会落在壁橱里了?他一面打开壁橱一面想,找了这么半天手表,可能要迟到了,下意识地抬起手,手表就戴在手上。
大概是录制《罗马之战》的时候吧,天特别热,李梓抽个空当去洗澡。她一向做事快,当年没有洗衣机,人家一个礼拜天能拆洗三条被子。我总说她“这小娘们可能干了”。那天也是,洗澡之前,三下五除二,她先把换下来的衣服洗好了,可洗完澡一看,这可坏了,干净衣服没带来,只好把湿衣服再穿上。
施融早起下楼去推脚踏车,可脚踏车不见了。他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为什么昨天没骑脚踏车回家?”既然没骑回来,就坐车去上班吧。到了厂里就开始工作,也没去看脚踏车到底在不在。直到派出所打电话来问:“你们厂有个施融吗?他的脚踏车在我们这里。”他这才想起,昨天他下了班,顺路去买菜,然后拎着菜就回家了。是菜场把他的车送到派出所去的。有一次,我想给朋友寄两张电影票,正好施融要出去,我就把信交给他了。我还打电话告诉朋友:“我送你两张电影票,已经寄出了。”一个礼拜后,朋友打电话来问:“我怎么还没收到?”我赶紧问小施,他打开书包一看,我的信还在他书包里。票早就过期了。
我一生工作绝少出错。偶尔出一次错,竟让金琳高兴得手舞足蹈,幸灾乐祸地说:“你也会出错。”可我在电影票问题上却屡屡出错,而且是屡错屡犯,不可救药。有一次,我拿到一张非常难得的内参片的票,赶快打电话给我儿媳,叫她赶快请假回家,拿了票去看电影,还告诉她我把票放在写字台上。她匆匆赶回家,在台子上抓起票就走。到新光电影院一看,根本没有人,仔细看了看票,原来是第二天的。旁边还有两个小青年调侃道:“阿姐,侬明朝中班没空来看,送把阿拉算了。”
有一年五一节前夕,上海人艺请我们看话剧,有三十号晚上的票,也有一号的。李梓问大家要哪一天的,我说:“三十号干脆吃了晚饭去看戏,一号放假就不再出来了。”好几个人都说“对对,我们都要三十号的”。李梓拿回来票以后,先把三十号的给了我们,又把一号的票给了另一些人。当天晚上,我们五六个人都准时到了长江剧场,包括李梓本人。居然没有一个人看一眼手里的票是哪天的。其实,根本没有三十号的票,所有的票都是一号的。
摘自《我的配音生涯(增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