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诞生:从法到典的里程碑
2020-06-18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我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
这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涵盖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所有内容。沉甸甸的分量回应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民法典的编纂采取“两步走”的工作思路进行:第一步,制定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总则编;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后,再与民法总则合并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2019年12月,“完整版”民法典草案亮相。2020年5月,民法典立法迎来最后一环——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草案先后10次上网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建议。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展开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
“百科全书”般民事法治保障
编纂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见义勇为,是否需要为损害结果担责?个人信息的范围包括哪些?小区共有场所收入能归业主所有吗?夫妻共同债务如何界定?打印、录像能够作为遗嘱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民法典对国人最关心的问题均作出明确规定。
针对物业公司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问题,民法典予以明确禁止。
民法典将“文字、图像”纳入性骚扰的认定范围,完善了防止职场性骚扰的有关规定。
“维护头顶上的安全”是近年来社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禁止高空抛物坠物”写入民法典,立足解决人们“痛点”。同时规定,发生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此外,民法典回应地面塌陷伤人问题,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并对因他人原因导致倒塌、塌陷的侵权责任作出了规定。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立法精神深深注入民法典之中。总则第一条,突出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法典全面总结我国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将民事权利集中规定并全面保护,不断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深践行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民法典,无疑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民宣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