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第一支女子钻井队

2020-06-18邬书铧

中国石油石化 2020年10期
关键词:钻井队孩子

文/邬书铧

从 1958 年开钻第一口井,在以后的3 年时间里,她们共钻成80 多口井。

石油部1958 年7 月在玉门矿务局召开现场会,最后一天在万人表决心大会上,来自各油田单位的代表队激情燃烧,纷纷发言。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长秦峰找到吴淑华,告诉她克拉玛依要成立三八女子钻井队,让她写个讲话稿上台报喜。

壮志凌云

1958 年8 月7 日,新中国第一支由8 个民族42 名妇女组成的三八女子钻井队在克拉玛依油田成立。21 岁的吴淑华担任钻井队指导员。队长林道和,技术员刘小昭,司钻徐淑芳等年龄最大的29 岁,最小的16 岁,大多数人只有初小文化。

妇女当钻工首先要过文化关技术关。大家学认字的积极性很高,有空就拿红柳枝在地上写。坐车上也比划,回家还让爱人教。3 个月,人人识字超过5000 个,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当时,大队给她们派了赵孝贤、蔺国通、李二先和李焕强4 个男同志作班长。李焕强兼队长,给她们传授技术。10多天,女同志们就掌握了钻井技术,接钻杆、起下钻,都不在话下。

第一口井出油的时候,大家高兴地拿油往对方脸上抹,装到瓶子里拿回家给爱人看,拿到附近井队上给当初笑话她们的人看,兴奋异常。

那时,女子钻井队的女同志大部分是职工家属,有孩子。上班了,孩子怎么办?工会主席就动员他老伴给三八队看孩子。送孩子的时候,孩子大哭,妇女们小哭。有的下零点班在宿舍里睡醒了,看怀里抱的是枕头,不是孩子,就哭开了。因此,要过儿女关和亲情关。

1958 年8 月,吴淑华把不满10 个月的孩子托给了一位70多岁的老阿姨,就上井了。1959年初,麻疹、痢疾、肺炎等疾病同时袭击了她的孩子,两次报病危,两次都抢救过来了。这些,家里人都没告诉她,怕打搅她。

有一天,浅钻大队派车到井队上接吴淑华,谎称让她到矿区开会。车去的是医院,她正纳闷呢,来人才跟她说了实话:“你女儿报病危了,赶快去看看吧。”她冲进医院,只见瘦瘦小小的孩子插着氧气,因为找不到血管,输液就输在皮下。

孩子脸发青,嘴发紫,小腿肿得发亮,好像一碰就要破了。吴淑华急了,跑去求大夫,让他们救救孩子。求了大夫她又跑回病房,亲着孩子的脸蛋跟她说:“不是妈妈不疼你,井上40 多个姐妹的命更重要。”

钻井是石油战线上最艰苦、最危险的行业,即便从井架上掉下个螺丝钉都有可能夺人性命。所以,自从来到三八女子钻井队,吴淑华几个月一刻也不敢离开,累了就在山包包边歪一会儿,生怕姐妹们出点啥事。

钻井队那么多女人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完整的家,她们出了事咋办呀?让吴淑华自豪的是,在那个事故频出的年代里,三八女子钻井队的每个人都是安全的,每个家庭都是完整的。

飒爽英姿

在井上干活,需要过恶劣的自然环境关。20 世纪50 年代的克拉玛依,三天一小风,五天一大风,三四级都不算风。有一次刮9 级大风,调度员告诉吴淑华,班车送不了班。那天,司钻徐淑芳带着上一班的姐妹已经在井上干了一天。想着她们带的水和吃的都快用完了,又想着接班的姐妹们不知能否按时集合,大家心里十分着急。没想到,到上班时间,接班的姐妹们都裹着围巾从矿区的四面八方赶来了。“你们真勇敢啊!”看着大家满身满脸的土,吴淑华抱着她们眼泪就掉下来了。

●在三八女子钻井队开钻典礼上,原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长张文彬与钻井队指导员吴淑华亲切握手。

后来,大家到食堂买了些馍馍揣在怀里,一人挎着一个装满水的行军壶,手拉手顶着风往井上走。五六千米的路,猫着腰,走一步,退三步,沙子把脸打得发麻。就这样,她们一步一挪上了井。跟井上的班组会合后,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那天,两个班组都留在了井上。

有句话说“渴不渴,就看上甘岭”,在井上,她们也体会过这种渴的滋味。夏天的戈壁滩,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井架晒得发烫。到中午该吃饭了,一看带的菜馊了,只好吃咸菜。有人说,人渴极了,连尿都喝,这话以前大家不信,到了井上她们信了。带的水喝完了,口渴了,怎么办?不是有柴油机的循环水吗?她们就把飘在上面的油花往两边一撇,捧起来就喝。

冬天更难熬,大家都穿着10 多公斤重的棉衣、棉裤、老羊皮大衣和毡筒,一个个跟北极熊似的,连车都爬不上去。于是,车上的男同志往上拽,底下的人托着把她们往上举。下车时,她们双手抱着脸和头往下一滚,就下车了。朱桂芳是柴油机工,冬天有棉帽子也不敢扎紧耳朵,她要随时听机器的声音,那耳朵常冻得流黄水。

抬钻杆、扛水泥、上井架……全是人扛肩扛。上百公斤的钻杆一样要扛。两个人扛不动,就三人上。固井最累人。几十吨的水泥车来了,她们这些女人,肩上扛一包,怀里抱一包,一路小跑地往搅拌机跟前送……等固完井,大家一个个都散了架,瘫在戈壁滩上。

功勋卓著

在克拉玛依油田钻井进尺“月上千、年上万”大比武中,三八女子钻井队与其他钻井队展开了劳动竞赛,月月完成任务。从1958 年8 月17 日下午7 时开钻第一口井,在以后的3 年多的时间里,她们在黑油山、红山嘴、前山涝坝等地相继完成了80 多口开发井、探井钻井任务,在荒漠戈壁上留下了辛勤的汗水,为祖国的油田开发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58 年9月13日下午16时,是三八女子钻井队全体职工终身难忘的时刻。这天,克拉玛依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和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等亲临三八女子钻井队。朱德亲切询问了队员们的年龄、文化程度及生产和生活情况。当时,钻井队除个别师傅外,大部分都是零级工,可她们月月超额完成任务,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几个月进尺上千米的钻井队之一。

听了吴淑华的汇报,朱德握着她的手高兴地说:“好,你们干得很好!将了男同志一军!”朱德还对她们说:“一定要注意安全生产,努力学习文化和技术。”康克清也过来和吴淑华拥抱,并说:“我代表全国妇联向你们致敬、问好!”她还说:“你们给妇女争了光,在油田上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

1958 年12 月,吴淑华出席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介绍了女子钻井队的事迹,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女子钻井队先后荣获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团中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部授予的多项光荣称号。

1959 年9 月,八一电影制片厂将三八女子钻井队的事迹拍成纪录片,在全国放映引起强烈反响。10 月,三八女子钻井队的哈萨克族姑娘卡依霞·可可思汗荣获了“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作为新疆代表团的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和鼓励。

为国找油 实现价值

为了国家的石油工业,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三八女子钻井队战严寒,斗酷暑,挑战身体极限,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高强度地工作,留下了抹不去的国家记忆。她们不仅为油拼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为石油战线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新一代石油人不忘初心,牢记为祖国奉献石油的神圣使命!

猜你喜欢

钻井队孩子
提高员工培训积极性要解决四个根本性问题
钻井队企业文化建设要点分析
孩子的画
新时期油田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Leading the Way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