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协作:国际社会最快研发出疫苗的有力途径
2020-06-18夏一璞
文|夏一璞
中国一直毫无私心地坚持通过国际合作来开展疫苗研究,第一时间与全球共享病毒和病毒基因组序列,以期望在最快的时间内对抗新冠病毒造成的危害。
人类文明史不仅包括文化发展史、科技进步史、地理风俗变迁史等等,还是一部疫病斗争史。人类的聚集为创造出璀璨的文明保证了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为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在某些历史节点上,流行性传染病甚至改写了历史的发展轨迹。疫病在希腊军队内的传播加速了希腊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战败,使古希腊文明的流金岁月黯淡了光泽。公元六世纪的鼠疫大流行促成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
今天的人类也同样站在疫病大流行的历史关口。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病毒肺炎的大流行构成了2020年“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类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亦是历史的书写者。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有何种未来,全人类必须有所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于2020年5月4日表示,国际社会只有做出史上最大规模的公共卫生努力,才可能战胜肆虐全球的疫情。而这些努力的背后必须有坚定的信心、毫无私利的公心和团结的齐心做后盾,才能在驱散瘟疫毒瘴的同时,冲破意识形态与种族偏见的雾霾,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真正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坚定的信心
科技发展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与以往面对疫病只能祈祷神灵、施展巫术和迷信偏方等等相比,现代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在大灾大难面前坚强地挺立,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这样鼓励着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等关系到中国、全世界安全稳定发展大局时,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研发使我们拥有了战胜疫病的坚定信心与底气。
18世纪末,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了种牛痘能够有效预防天花,经过一系列的实验与改良,最终人类彻底根除了天花这个在早期社会肆虐横行、蚕食鲸吞的病魔。近一个世纪后,被誉为“疫苗之王”的法国微生物学家、科学家路易.巴斯德成功研制出狂犬病疫苗,帮助人类第一次治愈了狂犬病人。从此,通过普遍接种疫苗,形成人群免疫力,从而有效保护绝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人类社会在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社会交往日益加深的时候依然能够与病原微生物共存,疫苗功不可没。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最终完全阻断病毒传播将依靠开发和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一直坚定地认为疫苗问题是抗疫的关键。新冠病毒前所未见,来势汹汹,疫苗研发难度大,对安全性、有效性的要求高,不确定性与紧迫性同在,只有集合全人类的智慧来进行疫苗攻关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因此,中国一直毫无私心地坚持通过国际合作来开展疫苗研究,第一时间与全球共享病毒和病毒基因组序列,以期望在最快的时间内对抗新冠病毒造成的危害。目前,中国已与美国、德国、英国的公司合作进行DNA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研发。
历史证明,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是人类战胜瘟疫的有力武器。科学是点燃人类前行道路的火把,绝不是少数人征服多数人的武器;理性是驱散蒙昧开启智慧的明灯,绝不是恃强凌弱唯我独尊的话语霸权。科学是人类克服瘟疫的信心来源,团结则是人类携手向前的动力源泉。
毫无私利的公心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创作一首题为《没有谁是一座孤岛》的诗歌,里面写到“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无论是人类的情感体验、伦理关怀还是全球化的经济纽带,都告诉我们,人类已然形成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命运在普遍联系中前所未有地彼此依存;怀抱一颗无私无畏的公心远比暗藏自私自利的私心走得更远。
2020年4月15日,200多名武汉志愿者参加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接种
3月,由中国专家组织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载体)I期临床试验正式启动,108名武汉地区常住居民作为第一批志愿者已经接种了疫苗,并顺利地度过了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期。这批志愿者里有年轻的父亲,有戏称自己为“光棍儿”的乐观小伙子,有动员父母参与试验的姑娘等等。由于疫苗的风险不可预知,因此每一针接种试验都是一次无私的冒险。当别人赞美志愿者是英雄与勇士时,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们却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平凡的小事,为国家、为城市、为身边的人做一件力所能及、不留遗憾并且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小事”。正是这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汇聚出中国最平凡质朴的力量,成为推进历史滚滚向前的浩荡洪流。
团结的齐心
无私的公心是团结的基础。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大时代大背景下,闭关自守是没有出路的,唯有勠力同心方能共克时艰。疫情在中国、日本相继暴发时,两国人民在捐赠物资时互以两国诗人的诗句表达祝福,倾诉对友人的同理之心。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无私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团结是人类面对危险披荆斩棘的利刃与铠甲。古特雷斯所说的最大规模的努力的核心要义则是全人类的无私与团结。
5月4日,新冠肺炎疫情国际认捐大会视频会议在线上进行,全球42个国家领导人、政府高级代表、国际组织代表等出席会议并捐款74亿欧元,用于推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生产以及公平分配等。一旦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将成为21世纪全球最特别的公共财产。
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指出,在抗疫过程中,信心、团结比金子还重要,恐慌、推诿比病毒更可怕。中国将视需要进一步扩大抗疫合作专项资金规模,支持联合国全球人道应对计划,积极参与世卫组织等联合发起的“全球合作加速开发、生产、公平获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议,加强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等开展科研合作,共同筑起抗疫的“铜墙铁壁”。
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缺席本次会议引发国际社会担忧,恐美国将与国际疫苗合作的团结力量背道而驰,以“美国优先”政策为指导开展“跨大西洋疫苗竞赛”,而不是全球共同开发疫苗并让全球民众受益。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病魔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将疫情政治化、标签化、私利化从而达到对别国污名化、对别国人民生命健康冷漠化的做法从本质上说体现了基于自身利益优先的自私心态和破坏人类团结的狭隘行径。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与古特雷斯秘书长通话中谈到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在一个已然形成的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任何的偏见与私利都是有害的。
疫苗是目前为止对抗病毒最有效的武器,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才是国际社会最快研发出疫苗的有力途径。国际社会应努力化“危”为“机”,摒弃争论制度孰是孰非的狭隘视角,彼此借鉴不同的政策表现、抗疫理念与抗疫经验,把握住在灾后协调经济重建的难得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