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2020-06-16姚荣启
◆文/姚荣启
(三)大庆精神永放光芒
大庆油田经过大庆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敢闯禁区,敢为人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中国的大地上建设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大油田,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建设发展史上的辉煌。
1.大庆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大庆石油会战的成功,使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1963年12月3日,在雄伟壮丽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在全国人大二届四次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庄严宣告:“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的石油,不论在数量或者品种方面,基本上都可以自给了!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周总理的讲话让所有参会的同志都非常激动,整个大厅都沉浸在欢乐和掌声中。在这个庄严的大会堂,只有一个人虽然很激动、很兴奋,却没有鼓掌,他端庄地坐着,兴奋之情流露在他的脸上,他就是石油工业部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
在大庆石油会战初期,出于战备和一些因素的考虑,会战是在极其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对外单位称为“安达农垦总场”。随着中国石油实现基本自给的喜讯传遍大江南北,大庆石油大会战的情况逐渐揭开了面纱。
《峥嵘岁月——纪念大庆油田发现建设五十周年》记载,1963年12月24日,康世恩应邀向北京市一万多名干部报告了大庆石油会战的情况,这是第一次公开进行的关于大庆石油会战的报告。康世恩在报告中系统地介绍了大庆石油会战的历程、成果、做法和经验等,使全国人民开始认识并了解了大庆人和大庆石油会战。
在北京举行的这场报告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委书记、市长彭真主持。在整场报告会上,彭真同志听得很认真。当康世恩讲到石油会战初期,4万多人来到了茫茫草原,生产设备和生活条件都都困难重重的时候,彭真说:“上面‘盖’的是天,地下‘铺’的是草地。没有房屋,也没有床铺,几万人吃饭怎么办?没有锅碗,把饭放在牛槽里,用手捧着吃。他们从部长一直到全体干部、全体职工,就在那么一个草原上打这一仗,所以他们叫会战。”
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现场
康世恩讲到,为了在高寒地区过冬,一方面要大搞勘探,搞好生产;另一方面,还要挤时间盖土房子,当地老百姓叫“干打垒”。还要发动职工,在草原上搞代食品,挖野菜,这样才度过了困难。彭真插话说:“他们那个时候很困难,有人说搞工业还有这么个搞法?余秋里他们简直是胡闹,那一下子要死多少人啊!所以他们就下了个决心,准备这个会战下来,伤亡两千人,但争取一个不伤亡。这也是个辩证法哩。”
康世恩的报告生动、具体,很鼓舞人心,大受欢迎。
12月25日,新华社对外发布了一条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成功的消息,第2天中国的主流媒体在报纸头版头条都刊载了这一消息:《从国外进口“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
2.全国掀起工业学大庆热潮
1963年年底,随着对大庆石油会战成功的宣传,大庆经验、大庆精神、大庆的“王铁人”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播。
石油工业部党组1964年元旦正式向党中央写出了《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
报告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大庆石油会战所做的事情和所取得的成果。第二部分,总结大庆石油会战的基本经验。
石油部党组概括地讲了六个方面的成果:第一,拿下了一个大油田。这个油田是目前世界上特大油田之一。现在已经探明的储量,大体上可以适应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第二,建成了年产原油几百万吨的生产规模和大型炼油厂第一期工程。而且质量良好。第三,三年多累计生产原油一千多万吨,油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第四,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解决了油田开发上的几个重大技术难题。第五,经济效果好,国家投资已经全部收回,并开始为国家积累资金。第六,更重要的是,锻炼和培养了一支有阶级觉悟、有一定技术素养、干劲大、作风好、有组织、有纪律,能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石油工业队伍,并且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人才。
石油部党组给党中央报告的第二部分,总结了大庆石油大会战的九条基本经验。这九条经验是:
第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革命化。革命化就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广大职工的头脑,讲人的作用,讲阶级觉悟,讲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革命干劲和革命风格。
第二,高度的革命精神必须与严格的科学精神相结合。要把人们的革命干劲鼓到搞科学研究上去,鼓到搞第一手资料上去,鼓到掌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上去,鼓到扎扎实实的工作上去,鼓到生产上去。
第三,现代化企业要认真发动群众。大庆石油会战本身就是大规模发动群众,以搞生产为目的,充分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士气。
第四,认真做好基础工作,狠抓基层建设,把各项工作的根基打得扎扎实实,牢牢靠靠。
第五,领导干部亲临前线,一切为了生产。做到在前线调查研究,组织队伍,发现、解决问题,总结先进经验;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群众,积极为基层创造方便条件,为生产的需要服务。
第六,积极培养和大胆提拔年轻干部。坚持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打破“唯资格论”和“唯学历论”的框框,从一个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出发来了解干部,做到看根本,看主流,大量发现和培养人才。
第七,培养一个好作风。遵循毛主席关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教导和中央历次指示,以解放军为榜样,针对石油工业的具体情况,强调树立企业的优良作风,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第八,全面关心职工生活。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组织职工搞农副业生产,组织家属开荒种地,走生产自给自足的道路,对职工生活负起全部的责任,使职工保持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
第九,认真学习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结合石油工业的特点,在政治工作中树立生产的观点、群众的观点和革命化的观点。坚持以提高思想觉悟为主、以表扬为主、以正面说服教育为主、以群众性的自我教育为主,全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从生产实际出发,为生产服务。
石油工业部党组对大庆石油会战进行的总结,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工交、财贸、文教系统和各级机关、团体、部队中传达这个报告。中共中央为传达这个报告所发的通知中指出:“大庆油田的经验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是具有普遍意义。”“它的一些主要经验,不仅在工业部门中适用,在交通、财贸、文教各部门,在党、政、军、群众团体的各级机关中也都适用,或者可做参考。”
短短五年多的时间,大庆人就成功地开发建设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大油田,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工业的发展之路,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标杆,成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四)党中央、毛主席始终关心大庆
在大庆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董必武、李先念等都先后到大庆考察指导工作,到生产一线了解工作情况和职工拉家常、嘘寒问暖。
毛泽东多次听取大庆的情况汇报。1964年1月下旬的一天,余秋里接到通知,说毛泽东有些问题要跟他谈话。余秋里按时到达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会客厅,只见周恩来、陈云、邓小平、李富春、李先念等领导人都在。
毛泽东笑着说:“余秋里同志,你给我们讲讲石油大会战吧!”
余秋里开始讲道:“我们在松辽搞的这个石油大会战,能这么快的取得胜利,关键是靠‘两论’起家,靠学习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本书!”
毛泽东听后开怀大笑地说:“余秋里呀,我那两本小书有这么大的作用?”
余秋里认真地答道:“主席,我觉得这两本书的作用是很大很大的!”
毛泽东说:“这个《实践论》比较好看,《矛盾论》比较难懂。”
这是大庆石油会战初期,大庆人凭着双手和撬扛铺设输油管线的情景。资料图
余秋里接着毛泽东的话说:“我们主要学基本观点,掌握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实际中进行运用,指导工作。”接下来,他向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汇报了大庆石油大会战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经验。作为亲历整个会战的余秋里,对这些情况太熟悉,对大庆也太热爱了,他讲得很详细也很有条理,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还有些插话,原准备谈半小时的,结果主席把汇报延长到了两个半小时。
听完余秋里的汇报,毛泽东感到很满意。他笑着说:“我看这个工业,就要这个搞法,向你们学习嘛!要学大庆嘛!”
这次汇报后不久,1964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通栏刊出毛泽东的号召:“工业学大庆”。毛泽东的号召,大庆油田会战的成功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促进了各行各业比、学、赶、帮、超运动的深入开展。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讲到大庆的先进事迹,总结了大庆的经验。周恩来指出,大庆油田的建设,是靠“两论起家”,通过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建设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这个油田的建设,也是学习解放军,具体运用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的典范。这个油田的建设,自始至终地坚持了集中领导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了高度革命精神同严格科学态度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了技术革命和勤俭建国的原则。同时,他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它开发的全部工程,包括设计、钻探、采油以及现代化的炼油厂的建设,完全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进行的。”
周恩来在报告的最后强调指出,要在全国各行各业开展学大庆的热潮。
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将周恩来的这个报告发至党内团级以上干部进行学习。
随着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大庆”这个原来鲜为人知的名字开始渐渐为全国人民所熟悉。“向大庆学习”、“向铁人王进喜学习”奏响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在全国人民学大庆的热潮中,大庆精神愈来愈为人们所熟悉。大庆人那种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是广大石油工人在石油大会战中形成的独有的又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大庆精神。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庆精神都是激励人们拼搏奋进的强大动力。(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