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因论视角下“秀”的多角度分析

2020-06-16白婷婷

喀什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外来词模因语素

郑 燕,白婷婷

(喀什大学1.科研处,2.中国语言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Richard Dawkins 提出:文化领域也可能存在着类似基因的东西——模因(meme)。[1]何自然认为,模因的形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被认为是文化模仿单位,后期的模因被看作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模因论(memetics)是在模因的基础上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主要用于解释文化进化的规律。[2]Richard Dawkins 将其分为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并提出“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是衡量成功模因的三个标准。[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外来词“秀”不断活跃于人们的视野当中。不少学者已对外来词“秀”作过系统的研究,如周有斌(2005),[3]杨玉国(2005),[4]吕桂宁(2007),[5]周艳红、刘雅楠(2015)[6]等从“秀”的新词汇意义、新语法意义等角度对“秀”族词语进行了深入考察;也有部分学者如魏在江(2010),[7]孙岩梅、仇伟(2012),[8]梁健丽(2014)[9]等分别从“秀”的构式语法、修辞特点以及搭配等方面对“秀”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李丽、查中林(2009)、[10]鲁波(2012)[11]等人从“秀”(show)为类词缀及其成为类后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还有学者如石超(2008)[12]在美学视角下对“秀”进行了审视。各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秀”进行了探究分析,但是从模因论视角对“秀”族词语进行分析的文章却十分鲜见,因此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近年来流行于网络等媒体的外来词“秀”,其发展过程在本质上与强势模因的发展是一致的。本文所探讨的“X+秀”“秀+X”“X+秀+X”等结构均满足Richard Dawkins 提出的衡量成功模因的三个标准,且保证了形式相同、内容丰富,因此本文认为“秀”属于强势模因。下面试从模因论视角下对含“秀”这一模因进行分析探讨。

一、“秀”的意义及模因复制的表现形式

关于“秀”的释义,《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作为外来词的义项显示为:秀:表演、演出。如:作秀、时装秀、泳装秀,[英show]。[13]《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中“秀”的义项主要为:给……看、展出、显示、出示、陈列,展览、放映、演(出),(通过示范)教、告诉、指出,说[证]明,表现、卖弄、炫耀(off)。[14]“百度百科”显示为:秀,网络用语,是英文单词“show”的音译,为“展示、炫耀”之义。

动词“秀”的本义是“植物抽穗开花(多指庄稼)”,外来词show 传入后,音译为“秀”,赋予“秀”了新的词汇意义,指“表演”“演出”“展示”之义。“秀”(show)一词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后,由于其具有强势模因的三大特点,因此迅速被广泛复制传播使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

A 组:首秀、走秀、作秀、年代秀、金星秀、记者秀、模特秀、歌舞秀、服装秀、时装秀、泳装秀、买家秀、脱口秀①脱口秀(美式英文:Talk Show,中文名字是英文之音译),亦称为谈话节目,是指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表演秀、政治秀、跳楼秀、星座秀、真人秀、达人②“达人”是指经过长年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得到某个领域真谛的人。(百度百科)秀、生物秀、一周立波秀、郭的秀、饭没了秀、我型我秀、中国梦想秀、封面秀

B 组:秀手艺、秀书法、秀身材、秀肌肉、秀恩爱、秀娃、秀工资、秀吧、秀场、秀一下、秀一把

C 组:我秀中国、我秀地图、美女秀场

D 组:www.xiu.com 走秀

还有部分语料来源详见表1。

表1 “秀”的部分语料来源表

从以上语料③部分语料选自周有斌发表于2005 年第4 期《语言文字应用》上的《“秀”的组合及其语素化》一文。可以看出,A 组均为“X+秀”结构,B 组均为“秀+X”结构,C 组均为“X+秀+X”结构,D 组是利用“秀”的汉语拼音xiu形式命名的网站名。反映出模因“秀”的位置灵活的特点,可前可后,还可以出现在中间;模因“秀”的语义表现形式可以是汉字也可以是音节形式。

二、模因“秀”复制后的结构类型分析

(一)“X+秀”结构

从X 的词性看,X 可以是普通名词,如:生物秀、年代秀、政治秀、服装秀、封面秀;也可以是专有名词,如:金星秀、一周立波秀;不仅可以是动词,如走秀、作秀;还可以是形容词或代词,如:首秀、我型我秀。

从X 的构词看,X 可以是基本词汇,如:服装秀、歌舞秀;也可以是一般词汇,如:(外来词)饭没了+秀、模特+秀。X 甚至可以是一个缩略语,如“郭的秀”(江苏卫视为郭德纲量身打造的美式脱口秀)。

从X 的语义看,X 既可以是职业,也可以是人名;X 表示“秀”的类别,进入“X+秀”结构后,X 成为区别性语素,而“秀”则是共同语素。

从X 的音节的多少看,X 既可以是单音节词,如:走秀、作秀等;也可以是双音节词,如:年代秀、模特秀、服装秀、政治秀、脱口秀;甚至可以是多音节词,如:饭没了秀、我型我秀等。

从X 的构词能力看,X 可以是一个语素,如:模特秀、饭没了秀、脱口秀等;可以是一个词,如:记者秀、年代秀、表演秀、政治秀等;X 还可以是一个短语,如:歌舞秀、跳楼秀、真人秀。

从“X”与“秀”结合的紧密度来看,“X”如果也是一个外来语素的话,它们结合得更加紧密,如:秀吧、饭没了秀、脱口秀。这几个词或短语中,如果去掉“秀”,剩下的语素或短语就成了不成词语素或失去了本义。

从“X+秀”短语的感情色彩看,可以含褒义色彩,如:达人秀;多数是中性色彩,如:服装秀、模特秀、真人秀等;还可以是贬义词,如:赃物秀、政治秀。短语的感情色彩主要是由“X”决定的,但也有的X 即便是中性词,但其跟“秀”结合后,就含有了贬义色彩,如:政治秀。

(二)“秀+X”结构

从“秀+X”的施事来看,更强调施事的主动性,“秀”的动作施事者为语法范畴上的受益。X多为名词,做“秀”的宾语,形成动宾关系。如:秀手艺、秀身材等。“秀”可以跟表示地点的语素“场”、外来语素“吧”结合,形成偏正关系。如:秀场、秀吧。除此之外,“X”还可以是动量词,如:一下、一把等。

(三)“X+秀+X1”结构

这种结构的例子很少,仅见于个别网站或栏目名中。

三、模因“秀”复制后的结构类型的特点

1.从数量和命名特点看,模因“秀”的位置多位于组合形式的后面,如“X+秀”的数量要远多于“秀+X”,并且“X+秀”多为商家、电视台或网站举办的电视节目的名称。

2.模因“秀”的“表演”的义项进入汉语后,构词能力较强,已逐渐成为一个不定位不成词语素,承担了该词的基本意义,且位置自由,不仅可前可后,还可以在中间。

3.从结构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X+秀”结构中的X 的根形式如果是一个成词语素,就可以跟模因“秀”组合成一个词语,且X的构成成分可以增加,若X 是区别性语素,“秀”是共同语素,那么X 一般与“秀”形成定中关系,如:[[达人]秀]、[[今晚[80 后[达人]]]秀]、[[中国[达人]]秀];[[模仿]秀]、[[明星[模仿]]秀];而X 的根形式如果是一个外来语素,那么“秀”与其结合构成一个词,X 的根形式必须先与“秀”结合后,在“X+秀”的基础上再增加构成成分,最后也形成定中关系。如:[[金星]秀]、[金星[[脱口]秀]]、[唐唐[[脱口]秀]]等。

4.从语义特征分析看,“X+秀”结构中的模因“秀”具有表演、展示之意,而在“秀+X”结构中“秀”作为表演之意逐渐弱化,展示之意逐渐加强,这种展示甚至包含有“故意展示”“有意炫耀”之意。如:秀身材、秀恩爱、秀娃、秀工资等。

5.从结构类型看,模因“秀”的构词能力呈现加强的趋势,X 与“秀”之间的结构关系有主谓、偏正、动宾、中补等。如:

偏正:服装秀、模特秀、脱口秀

动宾:秀恩爱、秀肌肉

中补:秀一下、秀一把

主谓:我型我秀

6.“秀+X”结构中,模因“秀”可以作为词根重叠构词,表示尝试、轻松的意义。如:秀秀恩爱、秀秀娃。模因“秀”还可以作为动词词根,后面接宾语,如:秀肌肉、秀恩爱等。如果“X+秀”结构中的“X”移位至“秀”的后面,那么短语结构关系也将随之改变,会由偏正关系变为动宾关系,此时“秀”是一个动词,已不再是一个虚化的意义。

7.D 组语料中“www.xiu.com 走秀”是“走秀网”的官网地址。网址里的“xiu”是汉字“秀”的音节形式。“秀”本是英语词语“show”是汉语音译形式,网址没有采用英语“show”的拼写形式。

四、“秀”成为强势模因的成因

通过对模因“秀”复制后的结构类型和特点分析,本文认为模因“秀”能够成为强势模因,主要具备了以下特点。

1.“X+秀”“秀+X”“X+秀+X”等结构简洁——保真度高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人们都会接受到无数各种各样的信息,再加上人脑的信息存储空间有限,因此语言信息的简洁、易懂、便于识记就显得尤为重要。“X+秀”“秀+X”“X+秀+X”这一语言模因,结构简洁易懂,可将其认为类前缀及类后缀,它存储于宿主的大脑中,模因被宿主记住,当具有模因潜质的信息出现引起其联想时,它就会让信息带着自己的主观意识加以复制、传播。《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虽然把“秀”作为音译的外来词收入了词典,但值得注意的是,词典对待“秀”跟其他的“不成词语素”和“非语素字”一样没有作任何标注。说明该词典并没有承认“秀”的语素地位。随着近年来网络的迅速普及,“秀”出现的场合也愈发常见。在“X+秀”结构中,“秀”是名词,几乎已经作为某一类词的共同语素出现,而“X”则作为了区别语素出现。在“秀+X”中,“秀”成了动词词根语素,“X”不仅可以是名词,还可以是动量词。不论“X+秀”“秀+X”“X+秀+X”这一结构中“秀”的词性如何变化,这一模因在不断通过复制、传播至大众的过程中,仍保有[+表演][+展示][+炫耀]之意,“秀”被赋予了特定含义,当“秀”被当作词缀在不断复制传播中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出现了新的集合,但仍主要表现为相同信息的异形传播,其含义的基本范畴并未改变,表现出较高的保真度,这是“秀”族词成为强势模因的重要成因之一。

2.人们对于外来词“秀”的改造——能产性高

由于“秀”字的本义没有“表演、展示、炫耀”之义,国人尤其是年纪较长的一代或外语水平有限的人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接受这个外来“事物”。要想完全普及,尚需时日。基于“秀”的局限性,虽然“秀”的使用普及速度很快,但也有商家在接受了它的含义后,又出现了力图将之“汉化”的趋势,他们在进行网站命名时,使用了汉语拼音“xiu”的形式,这反映出商家为使节目或产品的名称更加容易被大众接受,已经意识到只有给外来词赋予符合汉语特点的语音才能更有利于品牌推广。人们不断对外来词“秀”进行改造,使其不断“汉化”,“秀”这个模因信息得到了人们的注意,并经过同化、记忆、表达、传输,再加上“X+秀”“秀+X”“X+秀+X”结构具有结构简洁、符合语言的经济性等特点,使得大众对其接受度不断提升,运用也更加广泛,当类似事件发生时,该模因便发挥了作用,依靠较高的能产性,由此衍生出更多的“秀”族词。其拥有的较高的能产性是它成为强势模因的另一原因。

3.网络媒体的推动——长寿性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愈加凸显。人们通过QQ、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软件进行交流沟通。在这种背景下,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也更加迅速、广泛。从语料来源可以看出,含有“秀”的“表演、演出、炫耀”义项的名称多来自报纸、网址、电视娱乐节目等媒体。来自英语的“show”在汉语中原本有对应的词语,但娱乐媒体为制造噱头,往往推波助澜,利用创意、前卫的理念吸引读者尤其是学过英语、追求个性、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年轻一代的注意,反而把音译的“秀”大加推广。年轻一代接受这个词后,便进行模仿,利用这个外语语素创造新词,人们也逐渐开始大量使用。从“秀”一词出现至今,“秀”这一模因在模因库内存留许久,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而被摒弃,而是在人们的大脑中记忆储存,时至今日仍被人们大量地传播使用着,不断得到扩展应用,不断复制创造出新词,这是“秀”族词长寿性强的具体体现,也是“秀”族词成为强势模因的又一原因。

五、结语

外来词是汉语词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体现了民族的包容性,文化的多样性和语言的流动性。[6]外来词是否能够让更多的人承认和接受,与国家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及大众的外语水平相关。如果媒体工作者能结合汉语的音、义特点对其进行改造,使其本土化,就能加快其进入本土词汇系统的步伐。本文从模因论视角出发,对含“秀”的词/短语的结构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总结特点并分析其成为强势模因的原因。从模因论视角解读“秀”这一语言现象,以期对理解流行语的语言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猜你喜欢

外来词模因语素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汉语日源外来词的使用与收录现状
语素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模因论研究综述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汉语外来词研究论略
论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及研究语言模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