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日积月累”板块的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2020-06-16纪慧芬

课外语文 2020年15期
关键词:日积月累板块教材

纪慧芬

(江苏省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000)

统编教材语文园地“日积月累”板块贯穿小学六个年级,教学内容包括蒙学读物节选、文化常识、经典名句、古诗、成语等。目前一线教师是如何实施这一板块的教学?是否能借助这一板块的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呢?本文,笔者通过随堂听课、作业检查、素养调研等形式,跟踪了解了2017年9月以来统编教材“日积月累”板块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下文举例内容均为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内容,不再一一标明)为例,谈谈“日积月累”板块在教学方式、作业布置、评价模式三个方面的改进策略。

一、教学现状

2017年9月至今,笔者通过随堂听课了解到教师在教学“日积月累”板块时,通过读读背背说说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背诵积累的内容;通过作业检查了解到教师在“日积月累”课堂教学后布置朗读、背诵、抄写、默写等课后作业;通过素养调研了解到多数学生对近期学习的“日积月累”内容掌握得较好,但对于过往学期的学习内容掌握情况差异较大;通过教师座谈了解到有些学生在“日积月累”没教之前就已经能背诵了,有些学生在课堂教学后诵读仍存在困难,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很难兼顾两头,导致诗文诵读基础好的孩子无法通过“日积月累”的教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诗文诵读基础差的孩子对“日积月累”的学习存在畏难情绪。以上调查提示我们“日积月累”的教学存在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目标达成个体差异大等问题。那么,教师该如何改进“日积月累”的板块教学呢?

二、改进策略

(一)变“日积月累”教学为“日积月累”行为

三年级上册共有七个单元的语文园地设有“日积月累”板块,内容包括成语、谚语、古诗文,充分体现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与单元内的课文内容关联紧密。教师在单元教学前,要根据单元学习目标梳理整合“日积月累”的学习内容,将“日积月累”板块的学习化整为零,与单元日常教学结合,让“日积月累”的学习贯穿学生整个单元的学习,变“日积月累”教学为“日积月累”行动,避免将“日积月累”板块作为独立教学板块,采用机械地读讲背默的方式教学。

如第二单元“日积月累”学习内容为“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9个与秋天有关的成语。第二单元篇章页的插画呈现的秋天树叶黄红交叉、层层叠叠的美景,教师可以将“层林尽染”一词与单元篇章页的教学相结合。第二单元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写了深秋雨后初晴,落叶装扮了道路的景象,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文让学生理解积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4个词。学生学习第二单元时,正是秋季,时不时能闻到空气中的桂花香,能吃到各类刚上市的鲜果时蔬,能看到红色的枫叶、黄色的银杏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发现的秋意,帮助学生积累与季节相关的词句,让学生将看到的、感受到的与学到的相结合,让积累与生活相结合。

(二)变“整齐划一”作业为“日刷月赛”评选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对“日积月累”教学目标的设置存在着偏差。中年级教师通常将“能读会背”作为“日积月累”板块的唯一教学目标,布置的作业不外乎“朗读、背诵”。《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目标中与积累相关的要求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解读课程标准要求,结合统编教材编写特点,笔者认为第二学段“日积月累”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具备主动获得语言材料的意识,学习赏析佳词妙句的方法,形成坚持日常积累的习惯,具有在生活中主动运用佳词妙句的意识。而这些目标的达成不能仅依赖于教学“日积月累”后布置“朗读背诵”作业。“日积月累”的作业应以单元教学为主题,采用“1+X”的方式,让学生每天通过课堂学习、课外阅读、日常生活等途径积累,通过定期检查评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下一阶段的积累内容。

如第六单元“日积月累”学习内容为《早发白帝城》,这一单元教学主题为“感受祖国壮美河山”“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单元内课文《古诗三首》与“日积月累”板块教学内容关联紧密,教师可以在教学《古诗三首》时采用精读精讲与略读自学的方式完成“日积月累”的课堂教学。教师可根据班级情况设计课后积累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每天至少完成一项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篇目以后,可以自行添加相关篇目。教师定期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积累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养成积累习惯,有效达成“日积月累”教学目标,作业参考如表1。

表1 第六单元日积月累打卡作业

(三)变“抽背默写”考试为“分级过关”考核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了解学生“日积月累”的学习情况一般是采用“抽背默写”的方式,这样单调机械的方式与统编教材教学倡导中低年级多读少写理念存在偏差,不利于中低年级对优秀词句的广涉猎。笔者建议中低年级教师通过“日积月累打卡作业”帮助学生树立主动积累意识,养成积累的习惯;通过“分级过关考核”,督促不同层面学生学习积累的方法,提高积累能力。

如第三单元“日积月累”学习内容为三条关于“理”的谚语,在考核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差异分三个级别进行考核,“第一级:读通读顺谚语,大致了解它们的道理;第二级:背诵谚语,尝试说说它们的意思;第三级:收集其他富有哲理的谚语读一读,背一背,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它们的意思。”学生可以自选一级完成,也可以同时完成三级。分级考核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帮助不同基础的学生达成积累目标,激发不同层面学生的积累兴趣和信心。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语言积累是学习这门课程的基础,厚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落实到每一天的教学与生活中,教师应该通过梳理整合教材,将“日积月累”教学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真正做到日积月累。

猜你喜欢

日积月累板块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行走在积累与运用之间
乐巧妙三招解日积月累教学之困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