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要素活力 发展药材产业草根根变成“银根根”
2020-06-16刘华彬
|本刊记者 刘华彬
甘肃省临夏州是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下辖的积石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扶贫攻坚任务很重。“穷则变,变则通”,积石山县青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勇为人之所不敢为、当人之所不敢当,率先引入中药材产业并获得成功,将丘陵地变成“聚宝地”,草根根变成“银根根”;创新嵌入“三变”改革,村民将土地入股合作社,成为股东参与分红,到合作社务工获取工资收入,激活了要素资源,拓宽了增收渠道。
留守妇女们在种植中草药
创办全县第一家家庭农场,第一个种起中药材
董赛力木,东乡族,高中文化程度,积石山县寨子沟乡尕马家村村民。他出生在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后在家务农,深深地体会到了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董赛力木不甘于过这种贫困的生活,2006年外出谋生,在青海、四川等地做中药材生意,经过10多年滚打拼搏,他对中药材的药效习性、市场行情了如指掌,挣了不少钱。
2015年,在甘肃省陇西药材市场收购药材时,董赛力木了解到当地种植1亩中药材产值可达5000元以上。他马上想到自己在家务农时,种植小麦、玉米,1亩地除去肥料、人工费用,最多也就收入几百元,要是种中药材该多好啊!为何不回家乡种中药材创业呢?
这个想法就像春天的草芽儿,一旦破土就势不可挡。2016年3月,董赛力木回到了家乡,成立积石山县青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了积石山县第一家家庭农场“寨子沟青峰家庭农场”,农场注册资金300万元。在积石山县农业局的帮助下,董赛力木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130亩,从岷县等地引进了黄芪、当归、党参等品种,进行实验性种植。
“我是全县第一家种植中药材的,那时当地人没有种植中药材的经验。我就去渭源、陇西这些中药材传统种植地区取经,去地里看人家怎样种,拿着饮料、香烟向他们请教,学会了中药材的种植和管理。”董赛力木告诉记者。
到了年底,董赛力木发现这几种中药材非常适合在积石山种植。积石山县地形丘陵连绵、山沟交错,雨水充沛,气候寒冷阴湿,土质保存完好,属于典型的二阴山区,种植的中药材无污染、品质好、含量高、品相优,当年亩收入就近万元。
2017年初,董赛力木又流转了不少土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到502亩,这些土地除自有的40亩外,其他的是89户村民的承包地。同时,董赛力木投资400多万元,修建了中药材晾晒场地、分拣贮藏库房、加工厂、办公场所,购置了农机具、播种机、旋耕机、农用车20台。加工厂对中药材进行初加工,主要是切成饮片,通过药材批发市场销售,因为药材质量好,销售不成问题。2017年,青峰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成立合作社,与村集体、农户拧成一股绳
青峰家庭农场第一个“吃螃蟹”种植中药材,获得了远超传统作物的效益,在当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17年下半年,县委领导来到青峰家庭农场考察,了解农场发展中药材种植的情况后,对董赛力木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告诉董赛力木“一人富不算富,带着大家一起致富才叫富”,还特地向董赛力木讲解了政府正在推行的“三变改革”政策,鼓励董赛力木成立合作社,吸引村民土地入股,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于是,在政府的指导下,2017年10月,董赛力木在青峰家庭农场的基础上,注册了积石山县青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采取的是“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股权模式:一是吸纳151户村民入股土地946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入股土地332亩,青峰家庭农场经营的502亩土地退还原承包农户后再整体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与每个入股村民签订入股合同、办理股权证。入股土地每亩作价3000元,946亩土地入股共占合作社30%的股份,年底按股参与盈余分红,如果每亩实际分红少于400元时,则按400元给予保底分红(当时土地流转市场价格仅300元/亩)。二是县财政帮助发展壮大尕马家村集体经济,出资100万元入股合作社,占合作社全部股份的10%,收益归村集体。三是董赛力木以自己家庭农场的资产(6.8亩加工场地、加工厂房、机器、账上流动现金、经营土地上的药材等)以及其他4户以现金入股,共折股金530多万元,占合作社全部股份的60%。
通过如上股权设计,合作社集聚了土地、资金、厂房等资源要素,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中药材种植;土地入股农户有保底分红,不承担任何风险,青壮劳力腾出了身子去务工,留守妇女可以在药材加工厂工作,每天至少能赚80元;村集体有了产业发展抓手和稳定的收入来源,与合作社、农户拧成了一股绳。当然,董赛力木的家庭农场也就成为了历史。
当时,合作社以优厚条件吸纳土地,连片种植中药材,也并不是被所有村民都看好,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一些老人甚至训斥董赛力木:“不种粮食,种草根根,能填饱肚子吗?”然而,凭着扎实的技术功底和精细化的管理,合作社年底交出了满意的账单:中药材产量达450吨,总收入近600万元,亩均收入约6000元;提取5%公积金后,实现盈余208万元,土地入股农户分红60多万元,每亩土地分红超过600多元。另外,合作社务工吸纳200多个剩余劳动力(其中贫困户76人),共发放了83万元劳务费。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着实实在在的收益,那些持观望和反对态度的农户们主动找上门来要求以土地入股。但是,鉴于机械、劳力、管理等制约,为保证产品质量、经营效益,合作社对新增土地入股进行了数量控制。2019年,合作社土地入股农户达160户(其中贫困户59户),入股土地面积扩大到1083亩(所有土地股还是占合作社30%股份,以后也是这样),种植当归510亩、黄芪360亩、党参130亩、大黄30亩、黄芩20亩、羌活13亩、当归种苗10亩、黄芪种苗5亩、党参种苗5亩。由于当年雨水太多,对中药材产量与质量都有较大影响,合作社纯利润为59.3万元。
2020年,合作社土地入股农户达171户,入股土地面积达1275亩。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春节期间合作社的中药材产品没法发货,春耕备耕、购买种苗也受到了影响,导致药材栽种推迟了大概15天,预计今年药材产量、经营效益将会受到一些影响。
坚持绿色种植理念,兴旺一方富民产业
合作社秉持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绿色种植理念,杜绝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种植,提高中药材品质。合作社种植中药材从不使用除草剂、杀虫剂,都是采用人工除草。每年都要从不同的地块取土,送到州农委土肥站检测,根据土壤肥力,结合产量预期,进行配方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同时,合作社采取“秸秆全量还田+绿肥种植”模式,对田块进行分片轮作,有效培养地力。积极对接州县农技部门,开展各类中药材品种引进和种植方式试验示范工作,探索和总结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效益的有效方法。2019年5月,合作社被州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州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基地”。目前,合作社注册了“青峰祥”商标,正在申请绿色产品认证。
近年来,积石山县大力引导农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中药材种植、啤特果栽培、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其中中药材产业被作为全县农民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董赛力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种植栽培经验、大型农机具等资源与大家共享。在董赛力木的辅导与带动下,积石山县瓦窑沟村田俊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阳洼庄村志轩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合村平华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王家村郭干民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9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相继成立,2020年共种植中药材6000亩。另外,董赛力木还带动中药材种植农户80户共200多亩。董赛力木为这些合作社和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忙找销路,在自身加工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直接收购他们的药材。
“以前,中药材主要是用来治病,销路不广,卖不出去的话,就只能当柴烧掉了,所以好多人都不敢种植。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中药材的养生功能得到了重视,比如黄芪、当归都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如今,很多调料中也添加了各种中药材,好的中药材不再愁销路。”董赛力木说,在当地,由于种植传统作物效益很低,土地撂荒问题突出,而种植中药材是解决土地撂荒、脱贫增收的好路子,以前政府曾出台过种植中药材补贴500元/亩的政策,希望这样的支持政策能持续下去。
“党建+扶贫”,全力促进脱贫攻坚
合作社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持续助力脱贫攻坚。合作社成立了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年加工中药材400吨以上,已吸纳33名固定工人(其中贫困户劳力25人),可解决60人临时务工,在社务工的贫困户劳力年均收入达0.72万元。积石山县农业农村部门还在合作社设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12316乡村信息中心”,聘请外地专业技术员来讲授种植经验,为产业扶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9年3月,合作社与青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联合党支部,董赛力木担任支部书记,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党支部成立以后,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开展“三岗联创”“三亮一争”等主题活动,把农户紧紧凝聚在党支部周围。联合党支部先后被积石山县委评为“四星级优秀党支部”,被临夏州委评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
值得一提的是,为助力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积石山县委组织部和县非公党工委的积极协调下,2020年2月24日,青丰中药材种植农民合作社、青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党支部向湖北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捐赠了1000袋黄芪、500罐黄芪和1500罐当归,总价值达22.8万元。
鉴于董赛力木的卓越表现,他先后被授予“临夏州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甘肃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荣誉。2018年12 月,董赛力木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荣誉。
完善产业链,让更多人靠经营中药材致富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眼下正是合作社忙碌的时刻。对于2020年,合作社早就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一是打造230亩中药材种苗基地,目前正在申请贷款。中药材种苗基地建成后,合作社将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将种苗分发给其他合作社和周边农户种植,提供技术指导、产品回收服务,彻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更多农户加入中药材种植队伍中来。二是协助有关机构建成占地20亩左右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进一步带动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提高贫困群众收入。三是购置1804大型拖拉机2台、挖药机2台,全面实现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解决人工成本高问题。四是修建晾晒场5000平方米,扩建中药材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修建职工宿舍、消毒室300平方米,建设烘干房100平方米、大型拱棚800平方米、储藏室300平方米、污水处理池150平方米。
董赛力木表示,合作社成立以来,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包括10万元中药材种植试验基地项目、5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以及200元/亩的产业补贴,帮助合作社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打铁还需自身硬,合作社将努力修炼内功,力争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以上,年发放工人劳务费达130万元,建成集种苗生产、药材交易、收购、加工为一体的中药材综合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