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通大桥是为服务长三角定制的”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高宗余一席谈
2020-06-16
□ 本刊特约记者 郑 蔚
世界排名前十的斜拉桥(均含在建)中,有7座在中国;世界排名前十的铁路斜拉桥中,有9座在中国;世界排名前十的公路悬索桥中,有5座在中国;世界排名前四的铁路悬索桥中,3座在中国。中国是世界桥梁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梯队,名副其实。
今夏将要通车的沪通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在世界排名前十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中,位居榜首。
2008年,苏通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南通到上海的时空距离;12年后,沪通长江大桥巍然屹立在距它上游40公里处。两者虽然都是斜拉桥,但苏通大桥是公路桥,而沪通大桥是公铁两用桥。“公铁两用桥的设计和建造,比纯公路桥难度要大很多。”沪通大桥总设计师、中国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宗余说。
高宗余,南京六合人,毕业于西南交大铁道桥梁专业,2011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
“沪通大桥,这桥建得不容易”
“沪通长江大桥是2005年正式开始研究的,此后整整5年,我们都在论证桥位。这5年非常痛苦,因为此处长江已近入海口,江面宽,又是黄金水道,通航要求高,而且好的桥位早就被选完了。”高宗余介绍说。
起初,沪通大桥只是为沪通铁路而建的,所以一开始就一直在苏通大桥下游找桥位,这样整条线路最近。但当时苏通大桥下游合适的岸线只有9公里可选,最初选在苏通大桥下游8公里处,位于太仓北面。但他们深入研究后发现,这里正对着长江水道的分企口,长江主航道在这里分为南支、北支两条航道,通航环境复杂,不得不放弃了。然后,他们就往苏通大桥方向上移,距苏通大桥下游5公里、3公里处有没有合适的桥位?结论都不行。最后想索性与苏通大桥并行,又发现因铁路接线困难,动迁压力太大,也只能放弃了。
直到2009年末,他们才把目光转向苏通大桥的上游,这是因为“(南)通-苏(州)-嘉(兴)-甬(宁波)”城际铁路规划确定了,开始做前期设计,而高速公路的跨江“锡通通道”(无锡-南通)也要过江,于是决定沪通铁路、“通-苏-嘉-甬”城际铁路跨江通道和“锡通通道”三者共享一座跨江大桥,铁路由原来的双线改为4线,一增一减,仅此就可为国家省下至少100亿元建桥投入,还大大节省了土地和岸线。于是,2010年2月,在苏通大桥上游40公里处建设沪通公铁两用桥的方案得以确定,国家发改委将此列为“多通道合建”的范例。
高宗余在沪通长江大桥工地
此后2年多,高宗余团队工作十分紧张,必须完成通航、防洪、地质、气象等20多项专题研究,才能拿到大桥的“准生证”。2012年12月19日,“沪通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一年后,铁总和江苏省政府下达了《新建南通到上海铁路沪通长江大桥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仅3个月内,大桥院在高宗余的带领下,开足马力,将大桥所有的施工图出完——2014年3月1日,沪通大桥正式开工。
沪通大桥通航孔主跨为1092米,名列全球第三,将是国内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为什么主跨要1092米?是不是比现有最大跨度的桥梁多出几十米,好争这个‘最大’‘第一’的排名?”曾有网民提出过如此疑问,记者原封不动搬给高总,然后请教:“桥梁设计师开始设计桥梁跨度和桥塔时,首先要考虑哪些因素?”
“最重要的是两大要素:外部条件和地质缺陷点,至于‘争第一’这种主观因素我不敢说世界上所有的桥梁都没有,但至少在我们大桥院设计的桥梁中没有。”高宗余说,“以沪通大桥为例,外部条件首先就是要满足交通部门规定的长江通航净宽要求,长江这一段航道宽度要求是900米;其次,因为这里临近长江出海口,水流还受涨潮落潮的影响,夏季和冬季的江水流向也不同,大桥不可能总是正对着主航道,所以还要加上大桥轴线和流向的夹角;再者,还要将桥墩的宽度和防撞设施考虑进去,因为通航的要求是必须满足10万吨船的航行需求,所以桥墩必须足够坚固,能承受10万吨船舶的撞击。沪通大桥的跨度是经过精确计算得出来的。”
为确保10万吨船的通航,交通部门规定从江阴到出海口的长江大桥净空高度为62米。“在净空高度之上,桥塔从桥面到塔顶的高度有个大致合理的比例,就是大桥跨度的四分之一。跨度1092米,桥塔上部至少250-270米,再加上桥面下的净空高度、承台高度,所以最后确定塔高325米。”高宗余说,“简单来说,就是江宽和航道、防洪要求决定了跨度,跨度和净空高度又决定了桥塔的高度。”
沪通大桥,是全世界荷载最重的大桥
沪通长江大桥是铁路4线通行,而1957年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和1968年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还只是双线通行。直到40多年后,2009年建成通车的京广高铁跨江通道——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大桥才首次采用4线通行,总设计师高宗余因“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于2013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但天兴洲桥的跨度仅504米,沪通大桥主跨是1092米,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是桥梁的载重量大大提高了。”高宗余说,“按设计规范,客货兼运的干线铁路每线的荷载是8吨/米,只走旅客列车的客运专线的每线荷载是6.4吨/米,而公路桥每一车道的荷载标准是1.05吨/米,三者相加就可以算出2条干线铁路、2条客运专线和公路6条车道的沪通大桥载荷,已经是世界之最:35吨/米。”
由此可见,公路桥的荷载与公铁两用桥的荷载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记者请教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肖海珠,桥梁的跨度越大、荷载越重,对桥梁设计带来的难度是什么?
肖海珠说:“大跨度桥的特点是‘柔’,就是在重力作用下,两座桥塔最中间的桥面变形会比较大。这在工程上有个专业术语叫‘挠跨比’,沪通大桥的挠跨比不能超过千分之二,也就是桥面跨度1092米,最中间部分上下变形的挠度不能超过2米。”
将来列车驶过沪通大桥中间时,桥面竟然会上下移动将近2米?这是记者事先没想到的。如此幅度,客运专列的时速又高达250公里,会不会因轨道变形而危及行车安全?
高宗余在相关大会上演讲(摄于2019年12月)
“这确实带来了沪通大桥必须攻克的诸多难点,也是高总带领我们攻关的几个重大创新点。高总首创了轨道形位研究,明确了桥上线路轨距差、轨道高差等十多项关键控制指标,形成了高铁大跨度桥梁形位控制设计方法,破解了列车高速通过大桥时轨道平顺不平顺、旅客舒适不舒适的难题。”肖海珠说。
高宗余还带领设计团队通过建立计算机空间模型,对桥梁钢结构和斜拉索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最大可能地减少桥面的挠动幅度。之前的斜拉桥,大多是大桥两侧各有一排斜拉索系在桥塔上,这在桥梁专业上叫“两索面两主桁”。而沪通大桥荷载太重,高宗余决定采用“三索面三主桁”,也就是在桥的双主桁的钢桁梁和两侧的斜拉索之外,在桥中间再加一个钢桁梁和再拉一排斜拉索,用三排斜拉索牢牢拉住桥面。高宗余还提出,还必须采用强度更大、更耐久的桥梁钢和斜拉索才行。
“当时我们已有Q420桥梁钢和1860MPa 斜拉索,这在国际上已经领先了,国外至今也没有造过大跨度的4线铁路桥。”肖海珠说,“但高总提出要研制屈服强度500兆帕的Q500桥梁钢和应力可达2000MPa 的新型斜拉索。”
根据大桥设计团队提出的技术要求,在宝武和鞍钢的大力支持下,这2款世界上强度最高的桥梁专用钢材终于先后合作研制成功。这不仅提高了桥梁钢和斜拉索的强度,还使整座桥梁的结构支撑变轻了,沪通大桥的自重也大大减轻了。
“沪通大桥的‘钢筋铁骨’,都是我们中国人自主创新研制的。”高宗余很自豪地说。
“科学家可以失败,工程师不能失败”
曾有记者问高宗余:“您设计了那么多桥梁,设计中有过失败的吗?”
他神情严肃地回答:“科学家可以失败,但工程师不能失败。科学家要苦思冥想,说不定失败反而会激发出智慧的火花;而我是工程师,工程师失败了,工程就失败了,这国家的损失就太大了。”
做工程的,决不允许失败。这是高宗余和他的团队的执念。
沪通大桥遇到的一大难题,是此处长江是砂土地基。桥塔所在的位置从江面到河床有30多米,地质勘探发现,河床再往下二三百米,仍是砂土层。通常建桥是在河床上打桩,桩要一直打到岩石层站住,然后在桩上造桥塔,但在这里即使往下打200米的超长桩,桩依然站不到岩石层上,这可怎么办?
此关必破。高宗余和他的设计团队反复研讨,最后他拍板确定了一根桩也不打的“沉井方案”。这是个超巨型的“钢壳+钢筋混凝土”组合式沉井,平面尺寸相当于12 个篮球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深水沉井基础。沉井分为上下两部分,各有将近20层楼这么高,下部是钢壳沉井,在南通制造基地焊接完成后,浮运到现场,全部打进江底的沙土层后,底部再用近10多米厚的混凝土封住,形成一个超5000平方米的承重平面;然后上面再加混凝土沉井,混凝土沉井高出江面,上部形成一个高8米的承重平台,桥塔就站在承重平台上。”高宗余介绍说,“我们用这项世界首创的巨型组合沉井技术,将基础打得牢牢的,确保沪通大桥可以抵御8级地震、13 级台风侵袭和10 万吨船舶的撞击。”要不是高宗余揭开了沪通大桥巨型沉井的谜底,还真不知道沪通大桥与南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在江底下有这么大的不同。
“对我们设计师来说,每一座大桥都是不同的,都是根据功能要求和各种环境限制条件专门定制的。沪通长江大桥,就是我们为服务长三角定制的。”高宗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