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叶藤药材的本草考证
2020-06-15笪舫芳张淼胡力何瑞婷杨雯琪韦安达戴忠华
笪舫芳 张淼 胡力 何瑞婷 杨雯琪 韦安达 戴忠华
中图分类号 R2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0)11-1391-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0.11.19
摘 要 目的:为临床合理选择锡叶藤药材来源品种,进一步开发利用该药材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相关文献资料,并以“锡叶藤”“Tetracera asiatica”“Tetracera scanden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自建库起至2020年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锡叶藤的名称、品种、药用部位、产地、性效及方药进行考证。结果与结论:历代本草和医药典籍中记载锡叶藤的别名有涩叶藤、水车藤、锡叶、涩沙藤等;品种主要有五桠果科錫叶藤和毛叶锡叶藤;药用部位主要有其根、茎及叶;产地主要分布于国内的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国外的泰国、越南、印度、斯里兰卡及缅甸等地;其功效主要有收敛、止泻、消肿、止痛等;主治肠炎腹泻、痢疾、遗精、子宫脱垂等症;常与凤尾草、车前草配伍治疗痢疾,与马鞭草、山苦荬菜、山栀子配伍治疗肝脾肿大,与春根藤、川山龙、红蛇根、乌蛇根配伍治疗风湿酸痛等。后续可充分挖掘锡叶藤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加强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促进锡叶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 锡叶藤;本草考证;名称;基源;方药
锡叶藤药材源于五桠果科植物锡叶藤[Tetracera asiatica (Lour.) Hoogland]和毛果锡叶藤[Tetracera scandens (L.) Merr.]的根或茎叶,为我国民间常用药材,具有收敛止泻、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腹泻、痢疾、脱肛、肝脾肿大、子宫脱垂等[1]。锡叶藤植物资源丰富,大量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目前锡叶藤还未被纳入《中国药典》,仅收载于部分地方标准中,如在《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2011年版)[2]中,锡叶藤的壮药名为“勾呀”,用于治疗腹泻等症;在《黎族药志(第一册)》[3]中,锡叶藤的黎药名为“麦跑龙”,用于治疗急慢性坐骨神经炎等症。由此可知,锡叶藤在各个地区用药名称和使用习惯均不同。锡叶藤在植物描述及用药名称方面比较混乱,且来源不同,使其品质参差不齐,这不仅可能影响药材的临床效果,还存在用药安全隐患。为此,笔者查阅了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相关文献资料,并以“锡叶藤”“Tetracera asiatica”“Tetracera scanden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自建库起至2020年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现从名称、品种、产地、性效及方药等方面,对锡叶藤药材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锡叶藤药材来源品种、进一步开发利用该药材资源提供参考。
1 名称考证
锡叶藤在《常用中草药手册》[1]、《中国中药资源志要》[4]中被称为锡叶藤,别名在海南叫“涩叶藤”,在广西叫“水车藤”“涩沙藤”。在《岭南采药录》[5]中被称为“锡叶”,在《全国中草药名鉴》[6]中被称为“涩藤”“涩沙藤”,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7]中被称为“大涩沙”“涩谷藤”“擦锡藤”等。少数民族名称如壮药名为“勾呀”[2]、黎药名为“麦跑龙”[3]。此外,在《中国植物志》[8]和《中华本草(第3卷)》[9]中,均具有对锡叶藤药材的记录。锡叶藤更多别名记载详见表1。
2 品种考证
据《中华本草(第3卷)》[9]记载,“锡叶藤的药用品种来源于五桠果科植物锡叶藤和毛叶锡叶藤的根或茎叶。锡叶藤叶革质,极粗糙,常见于广西、广东等地;毛叶锡叶藤,又叫毛果锡叶藤,产量较少,常见于云南,心皮显著被毛,萼片及叶片下面常有柔毛”。《中药大辞典(中药分册)》[16]记载“锡叶藤源于锡叶藤的根或叶,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中国植物志》[8]记载“锡叶藤分布于广东及广西,同时见于中南半岛(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5国以及马来西亚西部、中国云南南部)、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目前,针对锡叶藤品种的鉴别,一般可根据植物学中的检索表来区分,如《中国植物志》中对锡叶藤品种的检索方式[8]示例详见图1。
以图1为例,根据锡叶藤品种检索表可从锡叶藤果实中心皮、萼片及叶背是否被毛,即可区分锡叶藤的2个药用品种来源。据本课题组前期调查发现,由于锡叶藤均是采自野生植物,其伪品在市场上目前还未见出现,但是原植物在未开花和结果的时候,容易与布渣叶、白花九里明等植物外形混淆,因此需对其叶片进行揉搓,根据其叶片革质粗糙的程度进行区分。
3 药用部位考证
《常用中草药手册》[1]中明确记载锡叶藤药用部位为茎,《中国壮药学》[26]记载其药用部位为根或叶,《中药大辞典》[14]、《中国中药资源志要》[4]、《中华本草(第3卷)》[9]均记载其药用部位为根或茎叶,《壮药质量标准(第2卷)》[2]记载其药用部位为根,由此可知,锡叶藤药用部位主要有其根、茎及叶。各本草中记载的锡叶藤主要药用部位详见表2。
由表2可知,本草记载的锡叶藤药用部位有根、茎、叶,不同著作间记载不统一,推测是与地方的用药习惯及编著者的调查研究有关,同时也反映出目前锡叶藤用药部位没有统一标准的现况。由此可见,在使用该药材时就容易产生混乱,出现“效不对症”的情况。本课题组在广西境内的武鸣、上思、玉林、崇左等壮族聚居地走访调查中发现,壮族医师倾向于使用根和茎来入药,叶少用;而在我国海南、广东等省以及越南、缅甸等地调查时发现,叶及茎较多用。
4 产地考证
《中国植物志》[8]记载锡叶藤分布于广东及广西,同时见于中南半岛、印度、斯里兰卡及孟加拉等地。《中华本草(第3卷)》[9]记载锡叶藤产地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广西药用植物名录》[7]记载锡叶藤产地有广西境内的武鸣、邕宁、龙州、防城、灵山、博白、桂平、平南、岑溪、苍梧。本课题组前期调研发现,广西境内还有上思、横县、宁明、容县等地均有锡叶藤资源,故其主产地为桂中、桂东、桂东南、桂西南及桂南沿海地区。《中国壮药学》[26]记载锡叶藤生长于灌丛或疏林中,产区分布在广西武鸣、邕宁、龙州、防城、灵山、博白、桂平、平南、岑溪、苍梧等地,在广东亦有分布。本课题组对锡叶藤分布进行文献整理[1-49],并实地调研广西、广东、海南等地[50],也证实了锡叶藤产地的大概分布,详见表3。
由表3可知,锡叶藤的主产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及附近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如国内的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南等地,国外的泰国、越南、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菲律宾、孟加拉、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其来源主要为五桠果科锡叶藤。
5 性效考证
《中医方药学》[12]记载锡叶藤涩、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主治皮肤瘙痒。《广东中药志(第2卷)》[22]记载其酸涩微寒,归脾、肝、大肠经,具有收敛止泻、消痞化积、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水泻或伤食泻下不止、食积痞胀、肝脾肿大、子宫脱垂、白带、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瘙痒、疥藓、汗斑等症。《桂本草(第1卷下)》[34]记载其酸、涩、平,归脾、肾、肝经,具有收敛固脱、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白带、子宫脱垂、跌打肿痛。各本草记载的锡叶藤性味、归经、功效及主治详见表4。
由表4可知,锡叶藤的性主要为凉、平;味主要为涩、苦;归经主要为肝、大肠经;功效主要为收敛、止泻、消肿、止痛、固精(涩、脱)、止血、止痢;主治主要有肠炎腹泻、痢疾(红白痢、菌痢、湿热痢)、遗精、滑精、子宫脱垂、跌打肿痛、脱肛、白带、便血、肝脾肿大、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瘙痒、疥藓、汗斑等。
6 方药考证
锡叶藤在民间是一味常用的中药,经查阅各本草著作[1-2,9]和实地走访广西武鸣、宁明、上思等应用锡叶藤的地区,发现锡叶藤常用于治疗肠炎腹泻、痢疾等,且疗效较好;此外,其还可以用于治疗肝脾肿大、跌打损伤、子宫脱垂等,一些常见的配伍方剂详见表5。
由表5可知,锡叶藤的根、茎及叶均可用来配伍方剂。其常与凤尾草、车前草配伍治疗痢疾,与大飞扬配伍治疗泄泻,与升麻配伍治疗子宫脱垂,与春根藤、川山龙、红蛇根、乌蛇根配伍治疗风湿酸痛等。
7 结语
笔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及相关文献资料,初步明确了锡叶藤的名称、品种、药用部位、产地、性效、方药等方面内容。从锡叶藤的记载来看,目前查询到最早以正名“锡叶藤”记载的《常用中草药手册》[1]的出版时间是1969年,用别名“锡叶”记载的《岭南采药录》[5]的出版时间是1932年,由此可知,锡叶藤的药用历史比较短,至今不到百年,是一味比较“年轻”的有文字记载的中药。本草著作中记载的锡叶藤为五桠果科锡叶藤属锡叶藤或毛果锡叶藤;在药用部位方面,较多用其根茎,较少用其叶;主要产区为南北回归线之间及附近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由此推测,热量因子及湿度[50]可能是锡叶藤分布的主要限制指标,热湿度大的环境可能更适宜其生长。
锡叶藤虽尚未被《中国药典》收载,但已收载于部分地方标准中。在功效主治方面,除现代本草著作中记载的收敛止泻、消肿止痛、固精止血等功效外,还发现锡叶藤叶具有治疗糖尿病、抗抑郁、抗焦虑、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作用[51-54],由此可知,锡叶藤具有較高的药用价值。后续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促进锡叶藤的资源利用和产品开发。
参考文献
[ 1 ] 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9:262.
[ 2 ]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壮药质量标准:第2卷[S]. 2011年版.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2011:307- 308.
[ 3 ] 戴好富,梅文莉.黎族药志:第1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2.
[ 4 ] 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志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402.
[ 5 ] 萧步丹.岭南采药录[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1- 181.
[ 6 ] 谢宗万,余友芩.全国中草药名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85.
[ 7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广西药用植物名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135.
[ 8 ]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91-193.
[ 9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3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10-511.
[10] 钟鸣,韦松基.常用壮药临床手册[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2-123.
[11] 《广东中草药》选编小组.广东中草药[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63:604.
[12] 广东中医学院.中医方药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679.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广西本草选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4:286.
[14]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203.
[15] 庄兆祥,李宁汉.中英对照香港中草药:第2辑[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94.
[16] 中医研究院,广州中医学院.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87.
[17] 中国生草药研究发展中心.中国草药手册[M].台湾:宏业书局,1983:262.
[18] 吴修仁.广东药用植物简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290.
[19] 黄怀得.生草药认识[M].北京:新华文化事业(新)有限公司,1991:35.
[20] 李文瑞,李秋贵,史学军,等.中药别名辞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86.
[21] 汪秋舫,徐华,汪志刚.病毒性肝炎药物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58.
[22] 《广东中药志》编辑委员会.广东中药志:第2卷[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641.
[23] 谢国材,肖巧卿.潮汕百草良方续全[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181.
[24] 黄泰康.现代本草纲目: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973.
[25] 宋立人.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260.
[26] 梁启成,钟鸣.中国壮药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464.
[27] 谢国材.南方百草良方:下[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220.
[28] 王玉生,蔡岳文.南方药用植物图鉴[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159.
[29] 潘超美,黄海波.中草药原植物鉴别图集[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94.
[30] 陈锡侨,吴七根,陈锡侨.中英对照澳门常见中草药:第1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40.
[31]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10.
[32] 邹节明.广西特色中草药资源选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32.
[33] 朱意麟,易蔚,黄克南.新编中草药彩色图谱[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525.
[34] 邓家刚.桂本草:第1卷:下[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469.
[35] 朱华,韦松基.壮药药材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164.
[36] 朱华,戴忠华.中国壮药图鉴[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2017:164.
[37] 林盛秋.蜜源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226.
[38] 刘凯昌.广东森林植物[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98.
[39] 彭余开.五邑中草药图谱[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108.
[40] 曾庆钱,蔡岳文.药用植物野外识别图鉴[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05.
[41] 陈虎彪,杨全.中草药野外识别图谱[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09.
[42] 朱华,傅鹏.壮药材锡叶藤、兰香草、大叶金花草、耳草的研究[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59.
[43] 谢贵水,王纪坤,林位夫.中国植胶区林下植物:海南卷[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00.
[44] 邢福武,余明恩.深圳野生植物圖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57.
[45] 林瑞超.中国药材标准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526-527.
[46] 房志坚.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手册[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2:90.
[47] 吴子俊.梧桐山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27.
[48] 蒋谦才,李镇魁.中山野生植物[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67.
[49] 徐鸿华,李薇,詹若挺.岭南中草药迁地保护植物图谱[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356.
[50] 笪舫芳,戴忠华,龙莉,等.锡叶藤种质资源调查[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3):22-31.
[51] KWON HS,PARK JA,KIM JH,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nti-HIV and anti-reverse transcriptase activity from Tetracer ascandens[J]. BMB Rep,2012,45(3):165-170.
[52] LEE MS,KIM CH,HOANG DM,et al. Genistein-derivatives from Tetracera scandens stimulate glucose-uptake in L6 myotubes[J]. Biol Pharm Bull,2009,32(3):504-508.
[53] UMAR A,AHMED QU,MUHAMMAD BY,et al. Anti- hyperglycemic activity of the leaves of Tetraceras candens Linn. Merr. (Dilleniaceae) in alloxan induced diabetic rats[J]. J Ethnopharmacol,2010,131(1):140-145.
[54] UDDIN MMN,KABIR MSH,HASAN M,et al. Assessment of the antioxidant,thrombolytic,analgesic,anti-inflammatory,antidepressant and anxiolytic activities of leaf extracts and fractions of Tetracera sarmentosa (L.) Vahl.[J]. J Basic Clin Physiol Pharmacol,2018,29(1):81-93.
(收稿日期:2020-02-11 修回日期:2020-04-03)
(编辑:唐晓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