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升方式的研究

2020-06-15李塔丽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提升方式研究分析

李塔丽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媒体行业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新闻的质量和新闻记者的自身素养。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历史阶段下,如何提升传统媒体的采编能力直接影响了傳统新闻在传播中的效率和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和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特性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性和共通性,并致力于提升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升方式;研究分析

新闻采编是集合新闻采访、编辑、筛选、归纳等工作于一体的工作集合,是一个新闻诞生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把采编工作做到位,新闻播报的质量也很难得到提升。因此,提升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加强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有利于传统媒体重新回归群众视野,充分发挥出电视台的资金优势和人才优势,并占据媒体行业的领先地位。本文分析了新媒体融合视野下提升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原则,并对如何提升采编能力提出了个人见解。

一、以职业道德为底线,掌握新闻采编的分寸

新闻工作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向观众展现最真实的社会,用最贴切的语言来描述新闻事件,因此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坚守一定的职业道德底线,并以真实、恰当的新闻描述技巧为依托,坚持追求真相,坚持体现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社会道义和社会责任感。

(一)新闻应当具有真实性

电视台新闻和新媒体新闻不同的是,其一定要客观反映一个事物,并且将其打造为反映民生、社会的“镜子”。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的最后底线,若是做不到这一点,也就根本算不上“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诸多消息垄杂,在进行新闻采编工作的时候更应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是自己挖掘的新闻看点,则要重视客观描述一个事物;如果是转载大型媒体的新闻消息,则要对新闻的内容进行客观评价和真实性考究。

(二)新闻应当弘扬社会正能量

在很多年前,南非的一名摄影家拍摄了名为《饥饿的小女孩》的摄影作品,非常真实且撼动人心,但是这则作品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谴责。诚然,新闻的深度是新闻工作者需要追求的,但是在追求深度的同时也要追求新闻的温度,并且加强对社会正能量的弘扬,电视台新闻是社会的镜子,是政府工作的咽喉,是大众了解世界的媒介,如果没有温度,那么新闻就会丧失了人文关怀,从而难以达到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初衷。

二、以群众的话题关注度为模板,展现最真实鲜活的新闻

很多地方电视台也有很多不错的案例可供借鉴。以山东广播电视台的节目为例,其在2005年的时候创办了一档名为《拉呱》的新闻栏目,在创办之初,这档民生新闻节目创造了地方电视台的收视率高潮。从《拉呱》这档新闻节目的表现形式和新闻内容来看,其最主要的就是对老百姓身边的小事进行深度挖掘,每一则新闻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深刻联系群众,以群众的关注度为新闻采编模板,并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真实和鲜活,让普通人从新闻中发现身边的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树立社会新风,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作为新闻记者,见证了无数的社会小事,记者的笔杆下能够呈现出大众民生的真实景况,因此在采编工作中,要尽可能地选择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并且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

三、以敏锐的新闻嗅觉为依托,挖掘引人注目的新闻

在进行采编工作的时候,新闻记者要具有敏锐的新闻嗅觉,能挖掘出有意思、有价值的新闻。新闻的最大特点在于“新”,一方面,新闻应当具有时效性,无论是民生新闻还是社会新闻,都要以最新的数据、事件为参照,给观众最一线的报道,在进行新闻采编工作的时候应当重视新闻的时效性,加强对时效性消息的重视和新闻看点的深度挖掘;另一方面,新闻应当新颖有趣,新闻工作人员所采编的新闻消息需要是观众所关注的热点,在进行采编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将以前的新闻报道进行整理归类,看看大众更喜欢看什么样的新闻,进而有目的地加大这方面新闻的采编力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新闻采编工作中,涉及的新闻方面众多,接受的信息也非常复杂,新闻工作者应当坚持基本原则,保证新闻的群众性、真实性和时代性。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也应当秉承着“新闻来源于生活”的原则,积极深入基层,从群众的身边小事着手,并反映社会百态。新闻工作者应当具有高度的职业精神和政治导向,以创造性的思维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动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提升方式研究分析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音乐广播的节目质量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异曲同工 稳中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