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节目定位 提高宣传质量
2020-06-15寇宗荣
寇宗荣
摘要:县级广播电视台是最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植根本土的基础部分,是党的整个宣传思想文化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新闻立台,坚持“三贴近”,坚持节目本地化、品牌化战略,强化群众参与,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带有丰厚文化内涵的节目,不断提升县级广电节目的思想性、创新性、专业性、满意度和融合力,培育和打造品牌节目方阵,扩大节目品质影响,增强县区广播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县级广播电视台;节目;定位
县级广播电视台承担着将上级政令传达下去、服务地方各项发展、满足受众文化需求的任务,因此要精准掌握节目定位,考虑基层群众的利益,结合本土化优势,在新闻节目采编上要贴近实际,将服务群众作为宗旨,从而获取广告、专题等节目质量的提高。
一、结合本土优势,创造精品栏目
县级台处于基层部门,很多信息速度、数量水平不如省级和中央台,但是其具有独特的地方优势,比如地方文化、地方特产、旅游风俗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县级电视台的优势部分。因此,将本土文化结合在新闻节目制作中,可以制造出具有乡土特色的新闻节目,有助于提升县级台的节目竞争力和吸引力。在栏目选题时,要以“针对本土观众,挖掘本土资源,关注本土事件,体现本土文化”为主旨;在选择新闻题材时,要将本地人、事、物的变迁充分融入到报道中,让老百姓清晰、明确地获取到自己身边真实发生的事件,真正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节目形式的选择上要符合当地老百姓的认知习惯、欣赏乐趣所在,报道“老百姓的故事”,这样有利于县级台吸引更多的受众,使县级台能够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下,电视台之间相互借鉴、学习的方式比较普遍,难免出现了一些节目同质化的现象。作为基层的县级台,要想做出自己的优势,赢得更多的受众关注,就必须远离“跟风瞎跑”的误区,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地方台可以依照当地的经济文化特点,使电视节目风格与当地风格相一致,从而获取受众的高认可度,做成老百姓爱看的电视节目。县级台还可以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将本地特色内容作为纽带,制作出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节目,将高水平节目作为契机,实现栏目特色化、节目精品化。平川电视台开办的《我的家园》栏目,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精神内核,主要讲述外地人在平川的创业奋斗史以及他们在平川生活的酸甜苦辣,平川人民以大海一样的胸襟欢迎、包容、理解支持帮助他们,使他们和本地人民融合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栏目一经播出就受到人们的一致欢迎。同时电视台还制作、播放了很多群众喜欢的、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节目,如地方戏曲、民间艺术等,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除此之外,电视台还开办了一些板块,每天播放国内外与市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开办了一些生活资讯栏目,由主持人介绍针对实际生活涉及到的“衣、食、住、行”等,使人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掌握了生活知识,也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同时基层电视台可以在其收视覆盖范围内,利用地方小、人际关系熟悉程度高的特点,增加电视节目中与本地居民的互动环节,邀请本地居民一起参与到节目的拍摄、录制中,让大家各展才华、共同参与,吸引当地受众的关注。平川区有线广播电视台在《今日平川》栏目的基础上,又开设了《七彩社区》《法在身边》《百姓连线》《乐在旅途》《翰墨飘香》等栏目,讲平川人的故事,反映他们的呼声建议,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展示了平川日新月异的变化及新时代平川人民的火热生活,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极大地提高了本地电视台的收视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二、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大民生节目报道力度
电视新闻中“会议成灾”是多数基层电视台的通病,而一些受众关心的涉及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和一些大家关心的人、事却得不到有效报道。
县级台的主要传播对象是最基层的普通百姓。因此,电视新闻所报道的内容要以群众为主,将人民群众作为新闻的主角,关注人民群众身边的人和事,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贴近实际,给广大群众提供一个表达心声的平台。地方基层中存在着丰富的新闻素材,一些看似普通的群众背后包含着很多让人感动的人、事。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将当地群众作为反映的主体,县级台的工作要时时刻刻面向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基层电视台应该走到群众身边,克服艰苦的条件,做有深度的采访,了解民情,体察民忧,多报道偏远地区和田间地头的好新闻。在报道形式的选择上,要尽可能选择用生动详细的形式将信息展示出来,多花功夫在信息的选择和制作上,对于一些中央、省市台没有涉及到的題材、同一个题材包含有不同意义的材料、不同视角获取的报道等,县级台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优势,以小见大、柳暗花明。
基层、群众才是新闻真正的“源头活水”。在报道会议新闻时要变换视角,把过去的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模式化、格式化严重的新闻改变成为领导、群众共同关注的新闻。要把握好新闻之间的关联性,将新闻事实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使群众喜欢看。这就要求记者要多思考、敏于行,善于从政务报道中挖掘与老百姓关系重大的新闻选题,做大做足。与其让节目充斥着会议,不如多些让老百姓说话的权利,发挥媒体的社会职责和监督职能,助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社会新闻要多涉及广大群众所关心的热点焦点等民生问题。平川电视台开办的《清风平川·进行时》电视问作风专栏,问廉、问效、问作风,助推全区“三重工作”,抓早、抓小、抓落实,实现跨越发展。该栏目分为视频问作风和现场问作风两个部分,使官民同处直播间,群众做“考官”,面对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暗访问题现场通报,直揭部门单位管理“短板”,主持人犀利发问。这是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敢于直面群众“揭短亮丑”的大胆尝试。节目的开播架起了政府部门听民意民声、解民忧民怨的桥梁,为群众的诉求开通道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搭建了政府问计于人民、百姓问事于政府的沟通平台。在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促进廉政勤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栏目中针对群众提出的平川区定点屠宰场设施不达标、卫生脏乱差的问题,区畜牧局积极协调,启动民资,目前投资2500万元的平川区众鲜屠宰场建成并进入营业阶段。
针对群众提出的仍有部分村舍群众看不到地方台电视节目,区文广局高度重视,积极与平川广电网络分公司协调,筹措资金,一边促成无线网络覆盖,一边督促宽带网络入户工程,让山区群众能够上网看电视。截止去年底,平川区地面无线覆盖工程已建成高山主发射站1座,辅发射站6座,信号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全区3.4万户“户户通”用户既能看到57套卫星电视信号节目,又能接收到市、区7套电视和1套广播节目。同时,宽带乡村建设已完成61个行政村主干线路全部铺设完成,14个重点行政村信号全部通达。《清风平川·进行时》电视问作风专栏,得到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
三、服务好“三农”,加强对“三农”问题的采访报道
基层电视台的服务对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因此,县级台能否将农业类节目办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闻节目中要加大对“三农”信息的报道,让群众及时掌握国家的农业政策、惠民措施,帮助农民利用信息优势促进农业生产。为了服务好“三农”,县级台在设置节目类型比例的时候,要将农业类节目比重适当增加,内容上注重推广和普及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比如平川电视台开办的《农村实用技术》节目,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不同和农民朋友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播出一些农业科普知识及国家的惠农政策等信息,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们的普遍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走进新农村》栏目,通过对平川区黄峤镇神木头村等新农村异地搬迁、旧貌换新颜及老百姓衣食住行的今昔对比,展现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
同时,在宣传报道“三农”问题的时候,记者要深入基层、感受基层百姓的真实情况,深入乡镇、村庄进行调研,走到农民身边,亲身体会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节目中要使用一些农民朋友的日常语言,让他们感到亲切、自然。要尽可能地把宣传内容故事化、细节化,力求生动、有感染力,引发农民朋友的共鸣。
一滴水可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县一级范畴内发生重大新闻事件的概率相对低,重大新闻的资源少,但是在工作中要以小见大,从小事上发掘大道理,用小人物的故事展现出大命运、大主题。相关工作人员要用心做出优秀节目,提高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收视率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