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对象心理引导工作探析
2020-06-15宋安娜
宋安娜
【摘要】新闻工作者所开展的新闻采访工作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对新闻采访对象心理的把握以及引导,对于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采访工作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新闻采访对象心理引导工作的价值做出了分析与论述,并对新闻采访对象心理引导策略以及新闻采访对象心理引导工作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新闻采访;采访对象;心理引导;引导策略
1. 新闻采访对象心理引导工作的价值
在新闻采访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采访对象心理引导工作来影响采访对象的态度与行为,从而促使采访对象能够更好地配合采访工作,确保新闻工作者能够通过采访获得丰富的新闻资料。具体而言,新闻采访对象心理引导工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方面,部分新闻采访对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对采访工作产生顾虑,针对这种情况,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引导采访对象了解采访目的,避免采访对象对采访工作产生误解,而且需要依托心理引导工作来帮助采访对象消除自身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障碍,从而促使采访对象能够与新闻工作者开展顺畅的沟通与交流,进而为采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针对新闻采访对象所开展的心理引导工作不仅能够推动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能够推动采访内容的进一步拓展,这对于提升采访工作成效、促使采访工作超出预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如新闻工作者可以根据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的反应有针对性地调整采访策略并对采访对象开展情绪激励,从而引导采访对象始终处于良好的表达状态当中并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丰富的新闻材料。由此可见,新闻工作者针对新闻采访对象所开展的心理引导工作,不仅是确保新闻采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提升新闻采访工作成效的必要路径。
2. 新闻采访对象心理引导策略
2.1 明确新闻采访对象类型
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明确新闻采访对象所具有的类型,能够帮助新闻工作者更有针对性地制定采访策略,从而为采访工作预期效果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为了能够明确采访对象所具有的类型,新闻采访工作者需要根据采访选题对采访对象类型进行初步判断,并以初步判断结果为依据制定采访对象心理引导预案,如在以保护采访对象合法利益为出发点的采访中,采访对象一般会表现出良好的合作意愿,而在监督报道与调查报道中,采访对象则容易出现拒绝合作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新闻采访工作者还需要在采访实践中通过对采访对象所具有的神态、肢体动作以及语言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与判断,来确定采访对象类型,从而为采访对象心理引导预案的及时调整提供依据。
具体而言,新闻采访对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理想合作型采访对象。这类采访对象不仅具有良好的合作意愿,而且能够记者开展顺畅的沟通,从而帮助记者实现采访目标。由于这类采访对象与新闻记者所具有的立场与利益一致且采访对象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新闻工作者并不需要刻意开展心理引导就能够从采访对象的论述以及观点中获得新闻信息;二是非理想合作型采访对象。相对于前者而言,虽然这类采访对象具有良好的合作意愿,但是受制于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闻对象往往会产生词不达意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新闻工作者需要通过构建轻松、自然的交流氛围引导采访对象进入更为舒适的表达语境当中,从而更为准确、全面获取新闻信息;三是拒绝合作型采访对象。这类采访对象在立场或者利益层面与新闻记者存在冲突,如害怕被监督、披露或者认为采访工作会对自身带来负面影响的个人与单位。这类采访对象在态度、语言表达等层面都会展现出拒绝合作的特征,针对此类采访对象,新闻工作者可以从非核心利益相关者等外围采访对象入手,从而依托自身所掌握的信息作为与核心利益相关者开展对话的筹码,从而争取这类采访对象能够产生态度转变并推动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虚假合作型采访对象。这类采访对象会在表面积极配合采访工作,但是当采访内容与自身利益产生冲突时,采访对象会向新闻工作者提供虚假的或者具有误导性的信息,針对这类采访对象,新闻记者需要在完成采访工作之后通过与其他新闻当事人开展沟通的方式,对采访信息的真实性进行验证,从而找到并呈现出事实真相。
2.2 拉近新闻采访双方距离
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重视收集采访对象信息、了解采访对象心理并针对新闻信息开展去伪存真工作,而且需要重视争取采访对象对自身的信任、拉近自身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为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新闻信息的充分挖掘提供良好保障。具体而言,为了能够有效拉近新闻工作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新闻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新闻工作者需要重视为采访对象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争取采访对象对新闻工作的信任、促使采访对象能够更好地配合采访工作。新闻工作者的仪表以及言谈举止等,直接决定着自身为采访对象所留下的第一印象,而在首因效应的影响下,这种印象将会影响采访对象对新闻工作者的认知与态度,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重视优化自身为采访对象所留下的第一印象,从而为采访工作顺利、深入地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具体而言,在重视自身衣着的基础上,新闻工作者还需要重视展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与此同时,新闻工作者需要在采访工作中展现出权威、正直的形象以及客观、诚恳的态度。对待普通社会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新闻工作者需要与之开展平等地交流,避免产生心理优越感或者展现出居高临下的姿态,而对于专家学者、政要领导等采访对象,新闻工作者则需要做到自尊自信、展现出自身所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只有如此,新闻工作者才能够在采访中获得采访对象对自身的肯定并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也才能够通过采访工作做好上情下达与下情上传工作,进而争取采访对象对自身的信任,促使采访对象能够在采访当中、采访之外主动与自身开展交流,从而源源不断地为新闻报道提供资源。
其次,新闻工作者需要依托接近、共情等策略拉近自身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根据采访对象的类型与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采访策略,对于拉近新闻工作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提升采访对象心理引导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从接近策略的使用来看,新闻工作者可以从采访对象所具有的兴趣、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入手,引导采访对象对新闻工作者产生信任。以调查性采访、监督性采访为例,采访对象往往不会主动配合采访或者直接拒绝采访,这则为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新闻工作者可以从采访对象面临的困境入手打破采访僵局。如在针对企业生产中的环保问题可开展采访工作的过程中,采访工作者有必要关注中小企业生产技术发展滞后以及资金不足等现实问题,从而在挖掘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冲突的深层次原因基础上,促使采访对象能够拉近自身与新闻工作者之间的距离并为新闻记者提供更多的新闻事实材料;从共情策略的使用来看,共情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以采访对象的价值标准对新闻事件进行审视并更为准确的揣摩采访对象心理,从而在了解采访对象境况的基础上与采访对象开展更为顺利的沟通,进而促使采访对象感受到新闻工作者的友善并产生对新闻工作者进行倾诉的意愿。
3. 新闻采访对象心理引导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开展新闻采访工作的过程中,对新闻采访对象心理所开展的引导需要避免出现急于求成、步步紧逼的倾向,否则将容易导致新闻采访对象产生逆反心理并弱化新闻采访对象配合采访工作的意愿。具体而言,从急于求成这一问题的规避来看,采访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做好采访准备工作,而且需要对采访中的沟通过程保持耐心,并在采访实践中展现出沉着冷静的态度与抽丝剥茧的技巧。如在针对弱势群体开展采访的过程中,新闻记者不宜在采访开始阶段就抛出各类问题,而有必要重视从对采访对象处境的理解入手与采访对象开展沟通与交流,从而有效消除采访对象对自身的戒备感并促使新闻采访过程展现出人性化特点;从步步紧逼这一问题的规避来看,在对采访对象开展心理引导的过程中,需要避免采访对象对新闻工作者、访谈问题等产生抵触心理,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新闻工作者需要较高的应变能力并在采访实践中根据采访对象所具有的态度、表情等调整采访策略,在因势利导的基础上促使采访对象为新闻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新闻资源。在此过程中,新闻工作组和不仅需要做到不骄不躁,而且需要避免强行逼问,面对访谈僵局,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将采访问题穿插与闲聊当中的方式,消除采访对象所具有的消极情绪与心理戒备,特别是针对拒绝合作性采访对象以及虚假合作型采访对象开展采访工作的过程中,更是需要避免强行逼问,否则将会产生适得其反的采访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采访工作中的采访对象心理不仅是確保新闻采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提升新闻采访工作成效的必要路径,为此,新闻工作者需要明确新闻采访对象所具有的类型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采访策略,在重视为采访对象留下良好印象、合理运用人际互动策略的基础上拉近自身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新闻工作者需要避免在采访对象心理引导工作中出现急于求成、步步紧逼的倾向,而应当在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的基础上设法寻求更好的新闻采访效果,从而为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采访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叶辉.电视新闻采访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把握核心探索[J].传媒论坛,2019,2(18):90+92.
[2]其力格尔,斯琴通拉嘎,包曙光.关于新闻采访过程中心理因素控制的探讨[J].记者摇篮,2019(02):14-15.
[3]王霞.中老年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及其采访控制[J].传播力研究,2018,2(28):127.
[4]高强.记者采访如何解决“开头难”——探究采访对象访前心理、行为与记者应对[J].传媒论坛,2018,1(07):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