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增强高一学生化学实验素养的策略探析

2020-06-15李晓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6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新高考

李晓丹

【摘要】广东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8省市之一,从 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实行 “3+1+2”的组合方式。因此选考化学的考生由原来单一的理化生组合变成文理兼容,而本文主要阐述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提出如何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化学实验素养,以此提高其化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高考;化学实验;实验素养

在新高考“3+1+2”的组合方式下,出现了许多历史+化学+其他组合的考生,通过近一个学期的教学交流中发现,这部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容易陷入初中化学学习和文科学习的学习思维,只注重知识点的记忆,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还欠缺方法,特别是对于探究性的实验常常感觉束手无策、无从下笔。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化学考试更逃脱不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内容繁杂,可以考查基本知识,也可以考查由制备实验、性质实验及相关化学知识等重组而成的综合实验,涉及化学实验的仪器、基本操作等,还联系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及有机化学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活跃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

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将化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中,或者说如何让学生更准确地分析实验原理,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关键,也是化学学习能力的体现。为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关于提高学生化学实验素养的方法:

一、明确实验目的

在考试或者平时的练习中,不管是实验大题还是选择题部分,还是常见的最基本的实验内容或是陌生的实验,都应该首先关注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通俗点说就是我这个实验想要做什么,然后再在头脑中抽取出与此实验相关的知识点,带着目的看信息,才不容易偏题。

例如,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Ι卷选择题第9题(如下图),题干信息已经很明确实验目的就是制备溴苯,主要考查的就是实验操作正误及注意事项,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对于尚未经过系统复习的同学来说选项中的操作较陌生,因此很多同学立马被误导并且无从下手。其实,像这类问题,我们带着实验目的去分析实验过程及其操作,并且结合物质和反应的特点留意一些注意事项就很容易得出答案。如此题中,制备溴苯用的就是液溴和苯在溴化铁做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因此肯定要将物质混合后再反应,且随着反应进行液溴的量在减小,体系颜色在变浅,且此液溴和溴化氢都是易挥发的物质,因此B、C装置的作用也就清楚了,最后我们要制的是溴苯因此要注意溴苯的提纯,但是溴苯本身就是液态物质,不需要结晶,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敏感性,给出一个实验内容,首先要清楚认识到做这个实验最终目的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对这个实验产生影响,或者中间环节哪些是不需要的,需要除雜净化等等,有了目的,就能带着问题去思考,就不会被题目一些信息误导,跳进出题者设计的陷阱中。

二、深入挖掘信息,结合实验步骤分析实验装置

近年来发现,在实验题中出现陌生反应装置或实验仪器,并且题目信息量较大,篇幅长,许多同学第一感觉就是应该很难,然后就失去了信心,草草了事,最后得分率自然不高。其实面对这类陌生情境的题目,最应该做的就是确定实验目的,然后深入挖掘题目素材,结合图像找到关键信息点,再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尽可能得分析出这些新装置,新仪器的作用,还可以逆向思维思考,如果没有这个仪器,这个实验会有什么影响,因此这个实验仪器的作用也就明了。类似的题型可参见2019年全国Ⅱ卷28题(装置图2),题干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索氏提取器,而且很多同学一看这个图那么多管弯弯曲曲,就开始后退了。其实只要我们沉下心去看会发现,信息把这个索氏提取器的原理分析得清清楚楚,最终目的就是对茶叶末进行连续充分萃取。所以,往往题目信息越长,原理越清晰,所以对于陌生的装置更要耐心分析反应操作。

三、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

虽然中学化学实验都相对比较基础,但不管是哪一个模块,课本上所出现的实验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即使所用到的实验药品、仪器等都比较常见,操作也比较简单,但是个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本实验更应该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多思考,多问问学生为什么要这么操作,不可以换一换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操作?比如,在人教版选修四模块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操作中,是在两支装有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体积相同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2mol/L的草酸溶液,根据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快慢说明反应速率快慢。但是在课堂演示实验时,笔者却把操作改成在体积相同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2mol/L的草酸溶液中同时加入两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褪色情况。在操作时有同学就提出疑问,说“老师的操作是错误的”,这个时候笔者就反问学生:“能不能这么操作,老师为什么会这么操作?”

其实,通过这些设问,学生在思考的时候,能更加清晰得回顾整个实验的环节,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药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全方位深入挖掘,思考探究。从每一个基础实验开始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化学实验逻辑思维会慢慢形成,遇到问题不再迷茫退缩,可以有条不紊、思路清晰。

以上几点,是关于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许多高一学生特别是对于高考所选组合偏文的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毫无头绪,且每次考试或小测实验题得分率都较低的情况下,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化学实验综合素养的一点思考与总结。

参考文献:

[1]於翠萍.澄清错因 引以为戒——“从实验学化学”实验部分错解例析[J].中学化学,2018(9).

[2]张鹏云.化学教学中实验素材选取的策略[J].中学化学,2019(1).

[3]高树浪.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科试题命制[J].中学化学,2018(9).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新高考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浅析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