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当老师”带来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020-06-15许远玲
许远玲
【摘 要】自2018年秋季以来,我校大力推行“智慧课堂”教学改革,我积极利用这一平台,在所教班级尝试“学生当老师”教学探索。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互动互联的,当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行为发生物理变化时,教学效果就会发生化学变化。
【关键词】学生当老师;教学实践
1.“学生当老师”课堂的物理变化
1.1老师从台上走到台下——引导学生自学
实施“学生当老师”教学探索,就其运行状态来说,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教的高2021届两个班学生,每班上有48个学生,我把他们分成了8个小组(6人一组)围坐在一起。上课时我走到了台下去引导学生自学,不以权威者自居,只是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说话,鼓动学生竞争;重点知识点拨,不一味灌输知识;课堂话语少而精,主要起引导学生合作,赋予学生理想、给予学生责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综合能力的作用。
有老师的主动走到台下来,才有学生的积极走到台上去,去领会单词的含义,去复述文章内容、去展示故事角色、去回答相互的疑问。有老师的少讲,才有学生的多说,个个跃跃欲试,说说自己对异域文化的体会、说说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说对考点的分析。有老师的鼓励,学生的展示欲望才得以激发。老师唤醒学生的学习潜力,老师释放学生个性,学生在课堂中思想碰撞,见解独到,化异趋同。
1.2学生从“心动”到“行动”——教师协调互帮
情境创设,激发“心动”。要让学生“心动”就得激发起他们对知识的“欲望”,让他们有学习知识的冲动。这样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他们才会去思考其中的道理,而不是做着枯燥乏味的体力劳动。利用图画、音影、语言等多媒体教学媒体和手段,精心设计有趣情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产生知识冲突,形成知识悬念,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自主参与学习的意向。激励评价,维持“心动”。课堂中老师要适时对他们进行激励性评价,使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结合语言表扬和心理支持等多样化激励性评价,可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扩大参与面,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维持“心动”。
全体参与,落实“行动”。心动才会有行动。心理学认为:“課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在“学生当老师”教学探索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读一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划一划,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为了让整个课堂真实地动起来,在课堂上,千万不要忽视那些稍差的弱势群体,让他们动起来,就要给他们吃一些偏饭,创设条件,让他们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和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乐趣。让他们带着兴趣参与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百花齐放,生机盎然!
1.3课堂从平淡变活跃——教师巧妙导学
“学生当老师”就是将学生推向知识探究前沿,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去主动获取知识,彰显其学习个性,教师则隐身于学生之后,要准确抓住导学的时机,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导在“一知半解”时。在学习中,有些内容学生凭着感觉会“依葫芦画瓢”,常会对深层次的意义浮于表面,一带而过,貌似理解其实并未真正掌握。这时教师就要“挺身而出”,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引导深刻理解其真正含义。导在“欲言又止”时。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有时会出现令自己“尴尬”的场面:情绪高亢激扬,积极举手展示,站起来后却又语塞,激动得满脸通红,即使费力地挤出几个单词却又不知所云,好似心有所悟但口不能言。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语言表达能力偏低,不能很好地组织好自己的语言;二是对需要表述的内容还没有完全思考清楚。
导在“各执己见”时。学生在学习重要考点时,往往会在易混淆的地方模棱两可,有时总认为自己的思考是正确的,以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排斥别人的意见,常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据理力争,争论不休。导在“举步维艰”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知识求知路上的自主探究者,应在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中去主动学习英语,学生自己能够借助原有基础、已有经验自主建构时教师无需包办和代替,但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想不通,理不清,道不明时就需要教师相机引导。
在学生展示中,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促进者,也是参与者、分享者。有教师的巧妙导学,学生才能够举手发言,声音洪亮;讨论热烈,辩论激昂;积极参与,争问抢答。整个课堂,演说、辩论、品评连续不断,歌声、笑声、掌声此起彼伏。死气沉沉的气氛消解了,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洋溢着生命活力。
2.“学生当老师”课堂的化学变化
2.1学生活动更自主
自主就是能为自己的言说作选择,就是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有在小组内自主问难和解难的职责;有自主选择独自自学和请求帮助学习方式的权利……班上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他们有一句口号是“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人生自己图”。整个学习过程,从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的确立到学习手段、评价方法的认定,无一不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展示中,自主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自主使他们不受老师的束缚,不是教材的奴隶,他们变成了课堂的主动建构者。
2.2学生心理更自信
在展示中,学生的表现充满了自信,他们几乎可以担当起传统的老师角色所做的工作。如学生走上讲台演讲对课文思想感情的领会,讲解对习题理解的逻辑思路,讲明同学做错题目的理由并纠正过来……从智育学习到德育做人的所有活动,他们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宽松的氛围、大胆的言说、夸张的行为、勇敢的尝试,都在培育着他们的自信。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让同学们增强了提升与发展的内驱力。同学们的口号是“我参与,我自信;我成功,我快乐。”
2.3学生思想更自由
学生都是自由意识的实践者。课堂上,同学们可以尽情展示,他们有充分的言论自由、行动自由,更有充分的思维自由、精神自由。同学们在班会课上从谈学习到班级管理,从谈《魂断蓝桥》到《魔镜》,从谈“一带一路”到G20峰会。他们选择倾听,选择及时补充,选择争辩。在老师的组织协调下,课堂上,热烈有序、自由严谨,收获精彩;同学们不再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他们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认识。自由是智慧的源泉,自由让同学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感受到灵性的生成,自由让同学们体会到“当老师”的内涵、体验到生命的愉悦。他们的展示争先恐后、不分你我;他们的行为放而有序,他们的言说活而有实。
“学生当老师”课堂教学探索促使师生言行既发生物理变化,也发生化学变化,解放了学生的身心,发掘了同学的潜能,张扬了孩子的个性,培育了他们的自信。同学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争论思辨将让他们深刻地体验到高中学习生活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有对生命的精彩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