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级德育管理策略

2020-06-15高雪英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高雪英

摘 要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小学阶段班级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社会文化及舆论环境更为开放多元、传统德育的内容出现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脱节。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德育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德育的生活化原则、 德育的人本化原則、德育的交互主体性原则。同时可以借鉴以小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策略、多主体协同式管理策略、深度体验式教学管理策略等。

关键词 小学 班主任 班级德育管理 德育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从教育管理者立场来看,“德育”在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中居于首位,它规定着小学生教育的方向、内涵和走向。我国自1949年以来所经历的几个主要的“德育范式”变迁过程中对德育的基本教育目标实际上变化不大,都是一个将“政治性、思想性、作风性、纪律性、治学性”等内涵置于核心位置的教育内涵体系。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尤其是高年级的班主任,作为小学阶段一个十分重要的德育教育主体抓好班级的德育管理、实现德育教育的创新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需求。

1当前小学阶段班级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德育及其管理工作属于典型的“问题导向”式教育,是在一定的德育指导思想、价值观等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教育立场和教育方法对特定的教育问题、德育问题进行针对性思想引导、行为引导的过程。在现阶段,相比较于此前数年阶段,我国小学生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这样几个突出的问题:

1.1社会文化及舆论环境更为开放多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进入到一个复杂多元的文化社会环境中,而小学生及其所处的德育管理工作也深受这种文化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从教育环境面临的经济基础来看,我国确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物质丰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将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娱乐至死思潮、自由主义思潮等也带入了社会文化领域,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面临着这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学生越来越不好管”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离婚率上升、家庭教育缺位问题突出等,小学生阶段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协同乏力的趋向,在这样一个相对开放、多元的教育环境中,德育管理者亟待提升自身的德育管理水平。

1.2传统德育的内容出现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脱节

广义来看,追根溯源,“德育”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因此德育及其管理在供给侧一端应当与小学生的需求侧相均衡,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德育效果的最大化。但是从当前来看,小学生的传统德育在内容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脱节。例如,小学生受城镇化进程影响,逐步远离乡村生活、自然生活,习惯了父母、祖父母等家长的“生活操办”,从生活起点上就远离了德育的社会实践、生活实践,同时小学的德育及其管理行为仍然坚守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没有及时地将小学生拉回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从而使德育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实现了不均衡。

2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原则导向

对于小学班主任从事班级德育管理创新而言,在德育哲学层面需要遵循几个主要的原则:

2.1德育的生活化原则

德育的生活化原则是德育生活化理论的倡导原则之一。“生活化德育”或者说“德育生活化”内在地寻求“要以生活为中心,积极开发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实生活资源,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在这一点上,鉴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好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型的阶段,因此在德育管理、德育教育方面应当扩大“生活化”教学的比例和范围,引导小学生多从生活世界中寻找德育智慧、定位德育灵魂。

2.2德育的人本化原则

德育的人学范式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人”的思想等展开,主要的论证核心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应当是“以人为本”,将德育工作的“意识形态社会化功能”和“推动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结合起来。在德育的“人学范式”确立的动力机制方面,学者们认为主要是“社会教育环境的变迁、转向”、“网络社会的数字化”、“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等,这就要求回到马克思所讲的“人学思想”中提到的“人是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个人”的假说中去,将“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同“现实的个人”结合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德育人学范式”。

2.3德育的交互主体性原则

“交互主体性德育范式”是对现代性教育理念确立起来的那种“主客二元论”主体思维的扬弃,是对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彻底的单向主义”的批判,是德育“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在“交互主体性德育范式”的实践路径上,有学者提出了德育内涵上的“义利统一、情理交融”、德育方式上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德育过程的“双主体互动对话”和德育现实观照的“身心兼顾、言行并用”作为主要的实践路径。

3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建议

3.1以小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策略

对于班主任而言,可以举办基于小学生深度体验的“亲情班会”,班主任不提前设定任何教学剧本,以小学生视角中的“父爱”、“母爱”在主题班会上进行互相交流,教师只发挥引导作用,从而帮助小学生在主体意识层面建立起对德育教学目标的正确认识。

德育的“理论课程”在广义上包括了显性的“德育文本”和相对隐性的“德育隐喻”。传统的教学及管理过于注重用显性的德育文本、德育理论、德育案例灌输给小学生,相对忽视了小学生主体性的培育,即忽视了从小学生“接受与理解”的角度出发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对此,可以尝试启发、引导小学生开展“体验式习作教学”模式。例如,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3-6年级等高年级的小学生为实验对象,在班级中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的组别,不同的小组选取不同主题的课本文章,例如“团队合作类”、“爱国教育类”、“关爱自然生态类”、“珍爱生命类”等,借助于阅读教学、朗读教学、背诵教学等教学形式,让这些不同组别的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小组学习体验等进行阅读、朗读、背诵,使学生可以在自由主体性的发挥中实现对团队合作、爱国等德育价值的深度体验,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3.2多主体协同式管理策略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当前小学生德育及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战来源多元化、复杂化,仅仅依靠班主任等管理者实施德育管理难以适应这种挑战。因此,在面向小学生班级德育管理创新过程中,可以实施多主体的协同式教学、协同式管理策略。例如,“学校——家庭”协同方面,围绕特定的德育教学目标如“生命教育”,可以采取“学校开药方,家庭来抓药”的教学管理思路。学校方面负责设计小学生对生命教育应当掌握的价值理念、培育过程等,如安排给家中老人洗一次头发、为父母洗一次衣服、为家庭做一天家务等;在家庭维度上,则按照学校布置的教学思路,为小学生提供这种从事家庭德育实践的必要物质准备、时间准备等,在这种多主体的协同中实现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提升。

3.3深度体验式教学管理策略

又如,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德育教学目标,“学校——家庭——农场”这三者之间可以形成紧密的协同,可以将小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在农场中认养特定的农作物责任田、小动物等,通过平时一定时间量的社会实践可以为自己认养的这些农作物、小动物提供生命成长赞助,期末时由学校(班主任)、家庭及小学生到农场进行“收获”,从而实实在在地给小学生的深度体验尤其是在体验生命、体验责任、体验幸福、体验情感、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带来一种显著的德育内涵上的“义利统一、情理交融”、德育方式上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德育过程的“双主体互动对话”和德育现实观照的“身心兼顾、言行并用”成效。

4结论

现阶段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德育管理工作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德育工作者而言,或许德育教育创新的渠道有若干,但是归根到底应当建立起以小学生为中心的、多主体协同的、隐性教育发挥更大作用的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景尧.论高校育人目标、德育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差异[J].中国德育,2006(03):27.

[2] 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赵惜群.德育生活化理论探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25.

[4] 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07):3.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