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思政课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2020-06-15韩玉霞
韩玉霞
摘 要 思政课程是我国大学生教育过程中一门必须课,作为宣传我国当代重要政治理论思想的一门课程。能否发挥其主渠道作用,是检验大学生思政课程是否认真学习的指标之一。目前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传统观念强烈,教育过程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文章从目前大学生思政课堂着手,分析思政课程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提出如何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的方式,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发挥出其该有的功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思想政治教育 主渠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我国处于改革的重要时期,在2020年我国将全面达到小康社会,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新生力量,在思想等方面都能够注入新鲜血液。总书记曾经提到,要发挥出思政课程在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为大学生奠定正确的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当前思政课程教学经验,不仅做好理论知识教导。還要促进学生在情感上认同。
1思政课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重要的课程,不能要求其在短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必须要有严格的系统支持思政课程的教学任务。思政课大多为各个学校在校期间的第一堂课,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各种思想问题。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系统传播马克思理论的作用
思政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学内容,虽然在其他日常思想教育活动中也会提及。但平日的活动,缺少一定的系统性.思政课程的安排是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主修四门必修课程,四门课程由我国著名教育学家编制而成,课程设置上具有连续性,教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详细探讨和分析。课程能够满足专业教师讲解要求,是不能被其他途径所替代的,而大学生在入学期间,需要进行正确引导,这门课程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思想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1.2有思想引领作用
思政课程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状况,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导向,向学生教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及思想基础,课程由中国顶尖教育学家依据中国国情编制,其理论知识都是我国目前最前沿的思想理论。包含四门课程,主要是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了解中国近代国情国史;熟悉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本及毛泽东系列讲话;培养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四门课程相辅相成,对大学生思想观念起到引领作用,课程依靠中国实际,并根据时代变化不断进行改编,引领着时代潮流。
2思政课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的发挥途径
2.1落实思政教育,推进课程协同育人
思政课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不匹配,理论教育不能够联系实际。如何发挥课程真正功效,成为近些年来讨论的重点。由此产生“课程思政”理论,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将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结合,思政理念带入的其他课程中,实现思政课程日常化,在各个学科中都能够发挥出育人价值,课程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教育方面,必须要与实际联合,提高学生价值观念,并将先进理论应用到各个方面。
2.2利用多方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思政课程的好坏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各级学校应将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水平,高职院校应选择具有丰富经验教育的优秀教师进行课程讲解,发挥带头作用,从教育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一些在教学方面具有独到见解的教师,能够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对某一政治问题进行探讨,课程安排应适应大学生特点,采取现代学生更加喜爱的方式,例如,借助网络技术提高课程趣味性,思政课程不能够延续传统教育经验,要根据时代变化,课程内容也发生变化。
2.3重视网络文化,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在社会各个阶层风起云涌。而思政课作为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必须要重视不同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造成的影响。网络文化纷繁复杂,教师有责任引领学生正确认识不同的网络文化。思政课程可以依托网络学习先进课程,参与网络讨论对学生观点进行指导,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提高教育积极性。
3结束语
思政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必须课程,在入学期间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这门课的解学目标同时要求老师能够熟悉中国当前形势,培养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念。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正确的方式促进教学质量,发挥出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1] 聂红娟.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探索[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9(02).
[2] 洪书源.论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育人作用的发挥及其实现路径[J].武夷学院学报,2017(11).
[3] 王洁.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7(31).
[4] 范启强.试析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