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啃甘蔗 不求甚解
2020-06-15高金容
高金容
所谓倒啃甘蔗,指的是东晋顾恺之“每吃甘蔗,必从尾至头”的啃法,此处“望文生义”,指在阅读文本之前,首先阅读“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题中四个选项的信息,对传主产生先入为主的认知;不求甚解,最早由陶渊明提出的一种阅读方法,指只需领会全文大意,不必执着于字句上的过分追究(要求翻译的句子除外)。
笔者总结自己在二十多年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实践活动,结合自己阅读史传类文言文的经验,归纳出“倒啃甘蔗,不求甚解”的阅读方法,下文以2018年全国Ⅱ卷的题目为例,对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做以下示范:
第一步,以题知文,整体感知,降低难度。阅读第12题(题干表述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四个选项:
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
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
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
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2018年全国Ⅱ卷《后汉书·王涣传》)
从中,我们可以获知传主的经历或性格(遇事敢于决断,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政见或政绩(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人际关系(受陈宠赏识、褒奖)等信息。
这道题目的命题者往往是在文本细节的解读上设置错误项,如《王涣传》D项“他死于洛阳令任上”文中没有提到,属于典型的无中生有。所以,四个选项的信息基本上都可以利用来整体感知传主王涣的生平事迹,“以题知文”这一步骤大大降低了对文本的理解难度。
第二步,勾画圈点,扫除障碍,进一步降低难度。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可以开始阅读文本了。阅读中,一是用横线勾画出文中的所有专有名词(包括人物姓名字號、地名、官职名、朝代名、国号名、爵位名、年号名、书籍名、谥号名、军队名、宫殿名、度量衡单位名等),这类名词并不需要准确理解,翻译中出现只需要照搬即可,在它们下面画横线,就是告诉自己不需要解释;二是圈出所有表示官职变化(任、免、升迁等)的动词并批注释义,这类词需要掌握其准确解释,有可能在文化常识题里考查,也可能在翻译题里以采分点的形式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勾画专有名词时,不要放过重复出现的人名(尤其是传主),否则可能出现无谓丢分。
准确高效地圈点并批注表示官职变化的动词,前提是熟记与此相关的动词。具体内容归纳整理如下:
表授予官职、爵位的动词:
征:征召。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辟:征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 ……
同学们在运用以题知文、勾画圈点的方法步骤阅读史传类文言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遇到的重要实词、文化常识、官职制度、表官职变化的动词等知识点,反过来,这些知识储备又会更进一步提升理解能力,长此以往,大家对文言的阅读理解必能渐入佳境,从而实现由“不求甚解”到“求甚解”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