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重要性研究

2020-06-15崔艳华

山东青年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政课内涵重要性

崔艳华

摘 要: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体育文化的精华和灵魂,代表了体育人的精气神。体育院校的青年大学生是中国体育行业的接班人,是实现“体育强国梦”、助圆“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关键词:中华体育精神;内涵;思政课;重要性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体育院校的青年大学生是中国体育行业的接班人,是实现“体育强国梦”、助圆“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思想觉悟决定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把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有助于体育院校大学生从几千年中华文明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传承中华体育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民族基因,激发起为国奋斗的磅礴力量。

一、中华体育精神的科学内涵

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及道德水平的标志。中华体育精神是体育精神在中国的具体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体育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晶,指的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体育活动和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价值观,代表着我国体育精神的精华和灵魂。中华体育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她既是中国特色的体育精神,也是体育领域的中国精神。

二、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

中华体育精神,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吸收、借鉴外国的优秀体育文化,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原则。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培育与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方针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三个问题。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体育领域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领域开花结果的产物。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感情。”中华体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价值目标上的趋同性体现在爱国主义精神上。中华体育精神体现了“天下兴亡,体育有责”的强烈历史责任感与时代担当,新时期中国体育取得的辉煌战绩,激励着所有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的是把国家建设成为国家富足强盛、人民当家作主、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发挥思政课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作用,增强体育运动员的爱国情感和国家认同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厚植爱国情怀,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凝聚力。

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目标也是高度耦合的。中华体育精神所追求的公平、公正是基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偏离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谈中华体育精神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价值导向和必然要求。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念;有助于引导学生继续发扬奋斗传统,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增强使命担当,遵守法律法规、向社会弘扬和传播体育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建设。

中华体育精神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层面价值准则的遵循。中华体育健儿展现“光荣与梦想”的风采,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体育健儿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体现着高度敬业的品质。中华体育精神锻造体育健儿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品格;中华体育精神重视团结协作,“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注重赛场风格,强调体育健儿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比赛。中华体育精神提倡的价值准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天然的联系。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将体育资源优势充分融入思政课教学各环节,着力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体育人才,真正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有利于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明确提出“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3]六点希望,为青年的成长提供了遵循、为青春的航程指明了方向。可以说,这六点要求在“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体育院校承担着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重任,思政课是帮助青年提升思想觉悟、认识和了解体育、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实现体育强国梦的重要教学阵地。体育自带爱国、坚韧、顽强、拼搏的基因,让奋勇争先、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贯穿于思政课教学中,指引学生志存高远,胸怀祖国;体育精神是汗水与荣耀的凝练,将体育励志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让学生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建设体育强国紧密联系起来,着力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4]。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运用生动的体育图片、鲜活的体育案例和振奋人心的体育影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三)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5]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7]。中华体育精神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当代体育文化思想,而且汲取了大量的传统体育文化思想,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体育精神源自中国体育竞赛、植根于民俗文化的沃土中,有着几千年的优秀成果,其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比如,思想核心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发展;流传至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武术、舞龙、赛马、摔跤、射箭、秋千、放风筝、划龙舟等等,这些体育运动项目不仅强身健体、愉悦身心,而且彰显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積极进取的精神面貌;中华体育精神所体现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乐观自信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激发起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四)有利于为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8]究其实质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体育运动能使人强身健体、心情舒畅,能给社会增添生机与活力;体育精神是体育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它能使社会呈现生动活泼、朝气蓬勃、灵动有序、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因此,体育的兴盛与否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有赖于体育强国的建设。

“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9],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所有方面梦想的汇集,为体育强国建设指明方向;体育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中国梦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从近百年前‘一个人的奥运到改革开放初期‘学习女排,振兴中华,再到里约奥运会‘用尽洪荒之力,一代代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奋勇争先,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由此锻造出以为国争光、自强不息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10]中华体育精神折射的是体育健儿的精气神,体育院校思政课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精气神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体育健儿,两者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体育院校的青年大学生是中国体育行业的接班人,是实现“体育强国梦”、助圆“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的教育,激发起建设体育强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激励学生坚守体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构建风清气正的校园体育文化;为社会输送德艺双馨、文武兼备的体育人才,为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新华网.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0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_2.htm.

[3]刘福余.树立远大理想勇于砥砺奋斗[EB/OL].(2019-5-5).http://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2294661.

[4][7]张烁.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5]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29.

[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5-10-1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9]习近平亲切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EB/OL].(2014-02-07)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4-02/07/c_119234468.htm.

[10]郑轶.让中华体育精神迸发新力量(体坛观澜)——新时代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思考之三[EB/OL].(2018-1-4)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18/0104/c14820-29744068.html.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19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体育院校‘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研究”(2019GXSZ087)和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项目课题“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45020191-7)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663)

猜你喜欢

思政课内涵重要性
“0”的重要性
活出精致内涵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