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2020-06-15陈晗

山东青年 2020年4期

陈晗

摘 要:青春期作为青少年必经的生活阶段,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转折过渡阶段,这一阶段青少年的学习能力比较强、且好奇心比较重,个体所生活的环境不免受到青少年所处的各个环境的影响,校园欺凌现象在当今社会经常会有报道,不仅仅对被欺凌对象造成严重的伤害,对欺凌者自身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校园欺凌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教养方式不合理和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个体在所处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受到自身设定的榜样影响,从而对自身行为的设定产生影响。针对这一不良的社会现象,有必要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案主进行介入,防治这一现象再次上演。

关键词:青少年校园欺凌;社会学习理论;原因分析;个案工作

一、引言

最近网络经常出现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报道,校园欺凌现象需要受到广泛关注并且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校园欺凌现象多发生于青少年时期,此时的孩子多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加上想法上的冲动容易造成行为上的错误。所谓“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的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对社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不管是最近上映的电影《少年的你》还是新闻上报道的“葫芦岛”欺凌事件,以及13岁男童杀害10岁女童事件,更不用说之前,对于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需要急切加以重视,别再让“少年的你”在生活中真实上演。

(一)青少年校园欺凌的界定

针对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青少年多划分为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内外,青少年在人的生命周期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一方面源于身体发育带来的剧变,另一方面,身体剧变等因素波及青少年心理,部分青少年在应对变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根据埃里克森的8阶段论,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在此阶段容易产生“自我统一性”的混淆,此阶段处于从儿童过渡到青年的一个转折阶段,是一个极其脆弱而又极具影响力的关键期。校园欺凌现象大多是由于青少年在此过渡阶段没能有效的加以调试,从而在心理以及行为上产生偏差。

(二)相关理论视角

1.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类行为的学习除了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得来之外,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模仿,不管是儿童还是青少年,人类的经验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外界的学习,学习者需要注意被观察的对象(榜样),通过自己的认知加以巩固变成自己的行为方式。青春期的少年由于“自我同一性”的混淆,在个人的成长环境中的影响下,通过观察学习外界的行为,从而造就青少年对自我青春期阶段的认知。

2.生命周期理论,个体同家庭一样有自己的生命成长的各个阶段,经历着诞生、发展、直至消亡等一系列的阶段,个体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发展任务。并且每一个阶段的发展任务都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调整才能完满地解决。当青少年在幼儿、儿童等时期没有家庭成员的配合发展,将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中第一个学习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而言就是他们的榜样,若家长没有营造好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孩子今后的影响将产生巨大的后果,很有可能造成心理上的缺失,甚至会造成青少年阶段的校园欺凌现象。不管是在小时候还是长大过程中,都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外界榜样,融合自己的价值观形成社会行为。

二、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难免不受到环境的影响,除了自身因素外,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同伴群体的多重影响,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满足同样是需要各个环境的支撑,不同环境中的每个单独的个体的成长体验也大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是在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对各个所处环境的学习模仿。

(一)自身心理发展失衡

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称青少年这一发展阶段为“心理性断乳”,即青少年处于逐渐脱离父母管教、在心理及现实生活中走向独立的阶段,心理性断乳意味着先前的心理习惯及心理定势面临挑战。在青少年阶段,大家的心智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加上青春期的好奇心重,容易被社会不良因素所吸引,从而学习社会不良现象,自身控制力不强不能及时控制情绪,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等不良社会行为中的一员,对自身心理发展造成扭曲,做出越轨行为,严重行为容易导致走上犯罪道路,影响心理发展,更断送了一生的美好前途。

(二)家庭环境不良影响

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家庭教育不良时对孩子们的身心产生巨大的影响,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一部分会形成胆小、自卑的性格,而另一部分则会趋向行为不端的方向,则会加深越轨行为的发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性格,加上青春期的冲动莽撞以及好奇心强,没有学习正向的价值观则会使行为偏差越来越严重,甚至走上不归路。校园欺凌现象则很好的反映出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孩子们冲突暴力行为有的是因为家庭呈现出的暴力状态而受其影响,另外也有一些是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注爱护想通过另类途径得到父母的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青少年的父母对孩子的偏差行为没有及时的加以教育矫治,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较为深远。

(三)学校环境的不良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学习能力都很强,设定一个错误的学习榜样则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学校作为接受教育、完善人格的重要场所,为青少年由儿童像成人的过渡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学校中能接触更多同龄的孩子,他们之间会有更多共同的语言,当多个具有不良行为性征的同龄人聚集到一起,则会加深不良行为的危害。很多新闻报道的校园欺凌多是一個群体对一个单个的人所实施的殴打、辱骂行为,群体间不良价值观的相互传染则会导致更多校园欺凌危害的加深。主观上关于青少年发展的学校因素主要包括教学方式和在校生质量,老师们的教学方式若仅仅针对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着手而不关注学生的德育的培养,此外专制型的老师严厉的教学态度和惩罚措施往往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使学生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更有甚者产生厌学的心理态度,不利于青少年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些行为极端的人会产生替代强化的后果,将学习中的压力转向暴力行为,从而导致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另外放任性老师通过填鸭型教学,对青少年智力发展和人格塑造顺其自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同伴群体的不良影响

同龄群体是青少年接触最为广泛的群体,他们的年龄相仿,兴趣爱好相仿,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行为发展的重要环境,同龄群体占据个体生活的一大块。青少年时期的社交需求的发展,促使青少年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倾向于寻求自己认可的同龄伙伴,获得自己的心理支持,满足自己社交需求。就此而言,青少年的行为设定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同伴群体的相互影响。青少年在此阶段过程中处于“自我同一性”危机,对自身的认知还没能够加以完善,同龄群体的对个体的功能包括社交发展、行为习得、心理导向的功能,正面、负面的功能都能在此过程中显现出来,此阶段的部分同龄群体心智发展还不均衡,青少年群体容易從众,另外青少年早期的道德情感很大程度上还是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容易受到表面现象和具体情境的影响,当受到负面情境影响的时候,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在这种状况下,对于心智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外届同伴群体赋予的坏的影响就很容易传输到青少年身上,校园暴力行为就是典型学习的不良行为的表现。欺凌者通过观察到其他欺凌者的状态表现,将其糅合而成运用到自身,成为欺凌者中的一员。

三、个案工作介入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产生身体上、心理上的伤害,将成为一生都不愿意回忆的经历,新闻上不断报道的校园欺凌事件,需要得到社会大众广泛的关注,急需采取一些措施防治这一现象。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社会化逐渐了解社会准则与规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但由于处于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危机影响青少年对自身的认知,容易习得非主流社会规范,从而做出离轨行为。针对这一不健康的校园暴力行为,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家庭,对被欺凌者还是欺凌者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挽回的伤害,所以社会多方主体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一失范行为,给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案工作调适心理

1.对欺凌者的心理干预。欺凌者产生离轨行为,首先在心理认知上就没有树立正向的价值观,在外界各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欺凌者选择了偏出正向价值观的方式来应对社会,有的欺凌者甚至享受这种行为带来的快感,丝毫没有对自己犯的错有悔改之意,欺凌者在心理上就存在心理扭曲,不能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工作的方式与案主聊天,逐渐帮助他形成正向的价值观念,社会工作者通过了解案主所处的社会环境,有针对性的采取一系列方法措施获得案主的心理认同,传递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针对案主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进行干预,在这个极其脆弱而又极有潜力的关键期,帮助案主完成对自我的价值设定。

2.对家庭环境的干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个人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一切行为方式,若将青少年离轨和校园欺凌归结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是青少年接触的第一个学习环境,家庭中的环境自小就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在通过与案主谈话时要注意案主问题背后隐藏的家庭原因,此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法了解青少年家庭背后的原因,不良的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态度、性格的养成占很大的成分,青少年通过学习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方式形成自己的社会行为,身教重于言教,需要帮助家长改正所有的不良行为,对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另外溺爱孩子是造成孩子校园欺凌行为的另一个不恰当教育孩子的方法,其次要教育孩子坚决抵制暴力,家长应换位思考,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因素,走进孩子心灵世界,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①

3.对学校环境的干预。学校作为青少年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场所,对青少年的道德及身心发展水平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影响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二是在校生质量。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类似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产生不同的影响。另外一个是在校生的质量,此时也可以将其划分为同伴群体的影响,学生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差距较大的学校次之,以差等生为主的学校则容易养成抵触学习、排斥老师及学校领导的不良风气。由于青少年对榜样的关注及学习能力、模仿能力较强,不同学生质量的学校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也大不相同。②另外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学校进行合作,对一些行为不良、有冲动行为的青少年学生进行谈话,进行心理干预,很多学生因为在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会通过极端的方法得到重视,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对此可以设立常驻学校社工,通过专业倾听、谈话的方式帮助案主逐渐调整不良的心态,使其建立起正向的价值观。

4.对社会环境的干预。社会环境是一个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大因素,社会环境参差不齐,若不能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认知会将自己处于的不恰当的定位中,当今社会是互联网纵横的世界,互联网有优有劣,但若为不法分子应用,会成功带偏青少年的行为路径,另外互联网技术发展应用广泛,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接触到互联网,但其中有些内容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社会化的学习,学生们能从其中模仿不良的习惯,从而运用到生活中来,从心理学上看,观看各种暴力视频能够激发人的攻击性,所以喜爱暴力视频的学生更容易攻击人。③除了家庭和学校,社区是学生们接触较多的场所,社会工作者可以社区为平台,利用社区平台、社区文化,规范青少年的行为功能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社工可以联合公安部门排查社区周围是否有不合法的网吧,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另外可以联合社区开展法律大讲堂,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一些离轨的学生进行继续社会化,使其能够接受良好价值观的熏陶。社会工作者通过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相互帮助,对校园欺凌者进行干预,使他们能够重塑自己的价值观,改变不良行为,避免走向犯罪的道路。

四、结语

从社会学习角度来看,学生的成长受多个方面的影响,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校园欺凌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学习到不为社会所期待的一些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为应对、防治校园欺凌现象的再次发生,除了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方法来治疗,还要结合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部门开展防治工作,对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完善,使青少年所接触的环境能够拥有良好的榜样示范。校园欺凌作为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多管齐下,携手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共同关注校园欺凌现象,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④在生命历程视角下,若使青少年过渡好整个青少年时期,将会对其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正如央视新闻播放的节目《变形记》,正是反映一些青春期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危害,总之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学习环境,防治校园欺凌是大势所趋,需要全社会为之付出努力。

[注释]

①王光忠.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探究[J].学周刊.教育管理,2019(10).

②彭华民.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③陈欢丽.中职校园欺凌现象与学生行为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心理月刊,2019(19).

④王光忠.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探究[J].学周刊.教育管理,2019(10).

[参考文献]

[1]王光忠.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探究[J].学周刊.教育管理,2019(10).

[2]彭华民.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陈欢丽.中职校园欺凌现象与学生行为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心理月刊,2019(19).

[4]刘忠雨,刘郁.《悲伤逆流成河》电影中校园欺凌现象的社会学分析.影视传媒,大众文化.

[5]孙锋.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8):24.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