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 与养老服务应对策略

2020-06-14

福利中国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群养老新冠

• 郭 清

2019年12月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迅速蔓延至全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研究证实,此次疫情的致病病原体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将其命名为SARS-CoV-2。SARS-CoV-2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现有研究提示,与2003年SARS比较,SARS-CoV-2传染性更强,但病死率偏低。

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数持续下降、治愈率持续上升、疫情呈现积极向好态势。2020年3月23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形势作出最新判断,认为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COVID-19疫情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有赖于决策者、医务人员、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于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为今后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借鉴。就此,本文作者针对COVID-19疫情的基本概况,从流行病学视角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策略进行总结,对此次疫情重症人群中老年人居多的这一现状,提出养老服务在面对新冠疫情中的应对策略和老年人防控建议。

一、COVID-19疫情发展趋势

2020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宣布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月11日,又宣布COVID-19疫情为全球大流行病。

(一)国内新冠疫情情况

国内自1月23日开始实行每日疫情通报,累计确诊人数不断增加,2月12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达到顶峰,后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20年4月20日下午4点(北京时间),国内累计确诊的COVID-19患者为84237例,累计死亡人数4642例,病死率为5.51%;目前国内疫情主要以国外输入性为主,具体见表1。

表1 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现况

(二)国外新冠疫情情况

国外疫情在2020年2月份较为稳定,仅有个别国家存在流行状况,然而在3月份报告病例急剧增加,3月3日突破1万例,后呈现指数型增长趋势,日增长人数以万计;截至2020年4月20日,全球累计确诊的COVID-19病例数已突破236.27万人(其中国外227.85万人),疫情波及全球六大洲2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确诊人数超75.97万人;全球累计死亡人数达16.50万人(国外16.04万人),其中美国累计死亡人数为4.07万,全球COVID-19病死率为6.98%,国外病死率为7.04%,其中法国病死率17.51%,为全球最高。具体见表2。

表2 全球重点国家疫情情况

二、COVID-19防控的流行病学策略

从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的角度看,传染病的流行需要具备3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也被称之为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环节,当3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会造成传染病的流行与蔓延。同样,在面对COVID-19疫情时,按照流行病学的建议,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有效控制疾病流行的3大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

面对COVID-19疫情,采取的控制传染源措施包括:(1)对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加快诊断,分流隔离。以中心城市为例,分3级实施隔离:三级医院(疫情定点医院)为第1级;二级医院(方舱医院)为第2级;酒店、党校、学校等为第3级。第1、第2级医疗机构用于确诊患者的治疗,其中1级隔离治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2级隔离治疗轻症患者,3级机构隔离密切接触人群;(2)分级诊疗。具体做法:第3级隔离区人群中发现确诊的轻症患者调整进入2级方舱医院,重症进入1级定点医院;2级方舱医院的患者病情转为危重的及时调整至1级定点医院;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人群立即进入第3级隔离区。具体做法见图1;(3)分区管控;其余无上述情况的人群居家生活,社区有条件的实行人员出入管控,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在人群分层管理的基础上,按照需求对不同人群分配医疗资源、医务人员等,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图1. COVID-19疫情分流隔离及分级诊疗示意图

(二)切断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其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针对SARS-CoV-2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且有粪-口传播和空气传播可能的特性,可采取的措施包括:(1)防止飞沫喷溅。外出到人群密集处和密闭的公共场所,佩戴适合的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内侧掩住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2)注意手卫生。手扮演着接触传播的重要媒介,手在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通过揉眼睛、摸鼻子、脸部等动作使病毒附着在皮肤和黏膜表面。因此,对大众进行反复宣教,勤洗手,以切断传播途径;(3)勤通风。病毒需要达到一定浓度才会致病,通风能有效降低室内的病毒含量。

(三)保护易感人群

研究证实,易感人口的迁徙和流动可使人群易感性增高。COVID-19疫情暴发于我国春节假期前夕,人口大规模的迁徙使得疾病的传播速度加快,管控任务更加艰巨。对易感人群的最佳保活措施之一是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对某个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疾病的流行。但是,由于SARSCoV-2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针对SARS-CoV-2的疫苗尚在研制,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才有可能成功。因此,可从外防护、内提升两个方面做好易感人群的保护。(1)外防护: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包括对尚未感染COVID-19的人群做好防护工作,开展预防COVID-19的健康教育,有计划地改建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根据风险等级对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实行封闭式社区管控,对中、低风险等级地区的人群实行“健康码”出行管控等;(2)内提升:研究证实,加强个人防护、促进民众健康素养的提升可降低人群对疾病的易感性。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7.06%,虽然整体水平较上年有所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此次疫情的暴发及流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民众健康素养的普遍缺乏。因此,在传染病防控中,对大众进行持续性的健康教育,促使其掌握健康知识,采取有益于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并最终形成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尤为重要(见图2)。

图2. COVID-19疫情防控中居民健康素养提升流程示意图

三、COVID-19疫情下老年群体防控措施及养老服务应对策略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老年人因免疫功能减弱,且多合并慢性基础性疾病,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现有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认为虽然人们对该病毒普遍易感,但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受感染后更有可能发展为危重症。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看,31.2%的确诊患者为60岁以上老年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病死率2.3%,在死亡病例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81%。

(一)养老服务应对策略

疫情期间,严格的防控措施对养老服务业挑战巨大。究其原因,一是人力短缺:多数从业人员在春节之后不能按时返岗,养老服务人员严重不足,在岗员工全部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二是物资缺乏:疫情发生后,全国性的口罩、消毒剂、手套缺乏导致养老服务业在日常防护工作中物资不足,防控难度增加;三是成本增加:日常医用消耗品的支出及餐饮成本也增加较多,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同时养老机构的聚集性特点,迫使其需要采取更严格的防控措施,服务成本上升。

1. 养老机构根据风险等级实施不同管控措施。民政部连续发布两版《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并在第2版的基础上,印发了《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及被感染养老机构防控指南》。4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了《关于印发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防控技术指南的通知》,按照流行病学疫情防控策略的要求,针对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采取分级管理的办法,将养老机构分为两类,一类为中、低风险地区和未出现感染病例的养老机构,另一类为疫情高风险地区的养老机构以及非高风险地区已出现感染病例的养老机构,在组织领导、出入管理、心理慰藉、老年人防护、内部管控、疫情处置和常见消毒剂及配置使用等7个方面提出不同的管控要求,体现了精准施策的要求。

2. 健全合作共享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疫情防控需要全社会配合完成出入登记、体温检查、行程跟踪等措施,疫情期间大量社区工作者和志愿服务人员对居家老人走访探视,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援助,同时社会各界对养老机构的捐助,让我们看到全社会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力量。养老服务业可继续引导发挥社会力量积极性,构建正规社会物资捐助渠道,协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老年人的健康监测,动员社会组织或组织专业人士广泛开展面向居家老人的志愿服务。做好远程医疗服务,借助相关互联网企业深度参与实现信息共享。最终让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相互协作,确保线上线下的服务质量。

3. 加快发展健康管理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健康需求。老年人除了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外,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也更甚以往。健康管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减少老年人经济及健康损失。老年人需要健康管理师对其进行科学用药指导、膳食营养、心理安抚、健身运动等健康管理专业知识的宣教;同时,日常的健康监测、定期的健康评估及科学的健康干预也离不开健康管理师的服务。

(二)老年群体防控措施

在疫情期间,无论是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还是居家的老年人,都需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作出有效应对,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做好老年人疫情期间就医就诊工作。当老年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时,首先自我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由医护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视病情进展及时送至医疗机构就诊,途中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疑症状者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

2. 注意传染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对于外防护而言,老年人尽量避免外出,必须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从公共场所返回后,马上洗手,做好清洁及消毒。居室勤开窗,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家居清洁,进行室内擦拭消毒。做好营养膳食,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提升免疫力。气温适度有阳光的情况下,早上和下午尽可能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多晒太阳,增强抵抗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做好慢性病管理。要避免接触发热、咳嗽或有其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3. 注重老年人用药安全,定时进行健康监测。老年人常伴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在疫情期间,部分地区的医院调整了门诊时间,部分老年人因害怕前往医院会染病而不愿意去医院就诊,耽误了取药的时间。有的老年人认为慢性病的药物少吃几天不要紧,或者因为存药有限而自行减少每顿药量,这些都对老年人的慢病控制造成较大的风险。因此,建议老年人可在家人的协助下尝试采用互联网问诊、送药上门的方式,尽量保证按时足量服药,以免延误病情。如需要去医院开药,可以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申请开具慢性病长期处方,避免到大医院就诊以减少交叉感染。

需要提醒老年人的是,由于就医不方便,居家健康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血糖仪、血压计的规范使用和定时测量,是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老年人可将健康数据记录下来,在互联网问诊或和自己的家庭医生联系时,报告自己的健康数据,有助于医生判断老年人健康状况,作出更为准确的处置。

4. 加强生活方式管理,养成自我健康管理的好习惯。疫情期间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好时机。老年人需要在做好“外防护”的同时,特别注意“内提升”。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做好自我保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合理膳食:减少油、盐、糖的摄入量,保持食物多样性,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比如,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饮食上需要注意,不要因为疫情期间增加了居家生活的时间,就忘了控制进食的量,造成血糖波动。倡导老年人实行分餐制,个人餐具专用,养老机构节日聚餐时要采用公筷共勺,减少病菌传播的可能。

(2)适量运动:因为疫情限制,很多老年人喜爱的户外集体活动,如广场舞等暂时不能开展,老年人居家时可适当增加步行、站立的时间,也可以自己在网上学习打太极拳、八段锦,跟着视频做广播操、座椅健身操、床上锻炼操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居家活动。老年人偶尔需要外出购买生活用品,可采用步行的方法前往,遇到了老朋友、老熟人,也尽量远远的打招呼,不要长时间聚在一起。

(3)戒烟限酒:戒烟限酒代表了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在疫情期间出现过“吸烟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谣言。事实证明,吸烟或被动吸烟时,烟草产生的烟雾进入口腔和呼吸道,刺激口腔黏膜、鼻黏膜,可抑制呼吸道纤毛的摆动,破坏黏膜的防御屏障功能,对身体健康极为有害。另外,在吸烟时需要摘掉口罩,这无疑会增加病毒感染的风险。

(4)心理平衡:面对疫情,更需要科学调整好心态。老年人生活习惯被打破,又普遍缺少交流,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疫情防控使得家庭成员有更多时间陪伴老人,老年人能收获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但是也需要注意突然长时间居住一起会带来一定的代际矛盾和心理冲突,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对于独自隔离或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家庭成员探望和聚会减少、亲人被隔离、照护人员更换或减少等都会让老年人产生孤独、不安、焦虑、抑郁等情绪。这时,无论是养老机构还是老年人的家人,都要采取措施提高老年人心理免疫力。比如,通过官方途径了解科学信息,避免造成盲目乐观或恐慌心理;通过向养老机构心理辅导人员或家人诉说等方式进行负面情绪排解;当老年人出现的心理健康需求时,帮助老年人或协同老年人亲属,通过“线上加线下”等方式提供文化娱乐、亲情沟通、心理慰藉等服务。

猜你喜欢

人群养老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聚焦新冠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养生不是养老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