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北“晚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2020-06-14吕广动孟祥杰马微微

作物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鸭舍养鸭单作

张 印,王 忍,吕广动,孟祥杰,马微微,袁 娇,黄 璜,陈 灿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 410128)

稻田生态种养作为中国传统农业的经典农艺,起源于公元前400多年[1],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而稻田养鸭因为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发展较早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2]。

稻田养鸭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第一,由于鸭子的活动增加了稻田水体中的溶氧量,从而加速了稻田土壤养分的分解和有效性的提高,同时,鸭子的粪便有利于稻田肥力的提升[3~5],对水稻产量形成起到促进作用;第二,鸭子在田间活动,其食物来源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田间杂草、水稻病叶和水稻害虫,大大减弱了水稻病虫草害的不利影响[6~8],且由于农药的施用量极大减少甚至不用,保证了稻米的品质安全;第三,鸭子在田间穿梭、浑水增氧,有利于水稻株型和田间透气性的改善,同时提高了甲烷氧化细菌的活性,从而降低了碳排放[9,10]。稻田养鸭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赵建设等[11]研究发现,虽然“稻鸭共作”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有机肥、人工以及生物农药,同时“稻鸭共作”使得水稻有效穗数减少,导致稻米产量小幅度降低,但是由于“稻鸭共作”产品具有较高的品质,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益,获得净收益76 000元/hm2,远高于常规生产获得的净收益(27 595元/hm2)。王华等[12]也通过试验证明,稻田养鸭不施农药区较稻田施农药不养鸭区纯收入增加4423.4元/hm2。

稻田养鸭通常在一季稻田实施,而对于双季稻田晚稻季的稻鸭共作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益阳市赫山区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生产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总结了其“晚稻+鸭”种养技术并对本年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湖南省稻田养鸭示范推广和稻田生态种养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 种养技术

1.1 田间工程

1.1.1 田块选择

养鸭的稻田要求远离化工厂和嘈杂区域,水体和土壤无污染且达到国家畜禽养殖标准;田块要向阳,平坦开阔更佳;稻田排灌方便,抗旱抗涝能力强。若要更大程度地提高稻田生产效益,符合以上条件的冷浸田、烂泥田为首选。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稻田选择在已经进行农田改造的平原地带,规模100 hm2左右,集中连片,区位、水体、土壤、水利设施均符合养鸭稻田的要求。

1.1.2 设施配备

稻田养鸭基本不用对稻田进行改造,只需简单的添加围栏和鸭舍即可。为了更好地发挥稻鸭共生的效应,通常以0.3~0.5 hm2为一个单元,单元之间以围栏隔开,每个单元配备简易鸭舍1个。围栏高度50 cm以上,下部要插入或埋入土中10~15 cm,可选用塑料网或铁丝网,每隔3~5 m用竿子固定。鸭舍设置在每个单元的中央位置,为了便于管理,通常临田埂设置。每个鸭舍约6~8 m2,一面开口、三面封住,鸭舍前可放置一块2 m2左右的木板作喂食平台。鸭舍旁挖一个长宽各2 m、深40 cm的小水池。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基地借助地理优势,利用养鸭稻田附近的一条小溪搭建集中鸭舍和孵鸭房并通过铁丝围栏防止鸭子逃跑,小溪下游种植茭瓜、菖蒲、芦苇等截留水体中过多的养分以防环境污染,在养鸭稻田不搭建鸭舍。由于该基地鸭子下田时不足10日龄、个头小,即使数量稍多,前期对水稻影响也不大,后期随着鸭子长大水稻植株也变高变壮,影响也不大,故不设置围栏,通过人工驯化使鸭子每晚回到鸭舍。

1.2 晚稻栽培管理

1.2.1 品种选择

为了更好地发挥稻鸭共作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通常选用耐肥抗倒、生育期稍长、多抗、品质优且适宜于当地种植的晚稻品种。根据这一要求,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基地选用创宇9号和玉晶91作为养鸭稻田水稻品种。

1.2.2 秧苗培育

在早稻收割前1个月左右开始准备育秧田,湖南地区为6月下旬。通常采用湿润育秧或软盘育秧。育秧田要分厢,厢宽1.2 m左右、长度随田块而定,沟宽30 cm左右、深20 cm左右,厢面耙平,沟中清淤。秧田播种量常规稻450 kg/hm2左右。山区夜间温度低可通过盖膜或者加深秧田水位保温。育秧期间可施用尿素75 kg/hm2提苗,同时注意防控病虫害。育秧期间尽量保持浅水层或湿润状态,可进行适当的抗旱锻炼以促进根系发育,培育矮壮苗。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基地采用软盘育秧方法,6月29日播种,秧田播种量为450 kg/hm2,秧苗期间未发生病虫害。

1.2.3 合理密植

当秧苗达到3叶1心时即可开始移栽,通常采用人工手插秧的方式,实行宽窄行或宽行窄株的栽插模式。宽窄行模式中宽行距33 cm、窄行距17 cm、株距20 cm,宽行窄株模式中行距25~30 cm、株距13~16 cm。常规稻每穴栽插4棵苗,杂交稻每穴栽插2棵苗。若农时紧张、劳力缺乏,也可采用抛秧。抛秧的株行距根据手插秧基本苗换算。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基地在秧龄27 d时,采用人工抛秧方式于7月26日移栽。

1.2.4 肥水调控

养鸭稻田养分的总量和有效性状况都要优于普通稻田,故其生产一季晚稻所需施用的肥料总量远少于同类田的水稻单作。养鸭稻田肥料的施用坚持“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在移栽前稻田耕作时施基肥,施用腐熟农家粪肥12 000 kg/hm2或复合肥750 kg/hm2,在之后的生育阶段根据水稻生育情况可适当追施化肥。在追施化肥时可将鸭子关在鸭舍,也可采用分区追肥的方式使鸭子避开化肥的不利影响,待化肥被土壤吸收后再让鸭子在稻田活动。每次追施化肥量不能超过75 kg/hm2,避免施用碳酸氢铵等对水体污染大的肥料。养鸭稻田水分的调控应兼顾水稻和鸭子的需要,坚持“寸水移栽、浅水分蘖、晒田或深水控蘖、浅水孕穗扬花、湿润灌浆”的原则,高温天气灌深水至15 cm以上,晒田期间鸭子可在鸭舍旁活动,人工喂食。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基地晚稻生育期间仅施用复合肥450 kg/hm2作为基肥,之后水稻生长发育良好无需追肥;晚稻抽穗前大部分时间保持5 cm水深的浅水状态,晒田期间将鸭子集中在小溪旁鸭场区域喂养;抽穗后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状态,未出现极端高温天气。

1.2.5 病虫草害防控

养鸭稻田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控应实行绿色生态防控,主要包括农业、物理和生物三方面的手段。农业防控:第一,早春翻耕,铲除田埂杂草还田并淹水,可以减少病菌和害虫基数,同时还可以腐熟部分杂草种子;第二,水旱轮作,如稻油轮作、禾豆轮作等,可改善田间生境从而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物理防控:第一,每个单元安置10~20块黄板和蓝板诱杀蚜虫、稻蓟马等害虫;第二,每2~3个单元之间安置1个频振式杀虫灯诱捕害虫;第三,人工除草。生物防控:第一,选用高效、高含量、高活性的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春雷霉素、苏云金杆菌制剂等;第二,在田埂上种植香根草等趋避植物;第三,放养赤眼蜂破坏害虫虫卵。如果病虫害爆发突然、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则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施药时将鸭子关在鸭舍,施药时间选择在晴天,喷药时喷头斜向上,尽量减少药液进入稻田水体。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基地在晚稻季施用生物农药3次,并配合每公顷使用1个杀虫灯,无严重病虫害发生,同时由于该基地鸭子放养时间较早,田间杂草控制得很好。

1.2.6 收获

水稻收割前至少一周开始晒田,并拆除部分围栏以方便机械收获。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基地于11月5日开始收割水稻,测产结果显示:稻鸭共作田水稻产量平均9273 kg/hm2,而水稻单作田水稻产量平均为8700 kg/hm2。

1.3 鸭子培育管理

1.3.1 品种选择

稻田养鸭应选择适宜于本地养殖的品种。在湖南地区主要有洋鸭、水鸭和绿头野鸭。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基地选用本地水鸭作为养殖对象。

1.3.2 鸭苗放养

鸭苗可以购买,如果养殖面积大的话也可以自行孵化。购买鸭苗时,应选择规格大小一致、活动能力强、羽毛干净光亮的鸭苗,并且要知道鸭苗的来源。如果是自行孵化鸭苗,则要把控好孵化时间,鸭苗出壳一般要28 d左右,出壳后至少要在室内饲养5~7 d方可进入稻田[13]。通常每公顷放养鸭苗225只左右。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基地采用自行孵化鸭苗,6月27日开始孵化,7月26日开始出壳,8月3日将鸭苗投放稻田,平均放鸭300只/hm2,单只鸭重0.1~0.15 kg,雄雌比约1∶3。

1.3.3 饲料投喂

鸭子在稻田活动,田间的杂草、害虫、水稻无效分蘖和其它田间生物为鸭子提供了一部分食物来源,但要提高鸭子的生长速度,必须人工补充饲料。人工补喂的饲料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坚持“价格低廉、取材方便”的原则,如稻谷、南瓜、红薯、玉米粒、配合饲料都是很好的选择。一般选择在傍晚鸭子进舍时投喂,投喂量以2 h左右吃完为佳,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基地以早稻谷作为饲料,每天傍晚将鸭子赶到小溪旁鸭场时集中补喂。

1.3.4 鸭病防治

常见的鸭病有鸭瘟、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窦炎、鸭传染性浆膜炎和鸭坏死性肠炎。鸭瘟和病毒性肝炎致死性高达90%以上且无特效药,这几种鸭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针对这些鸭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治疗”的原则。鸭苗下田前要注射鸭瘟疫苗和病毒性肝炎疫苗,还要对鸭舍、用具和运动场地定期消毒,保持整个饲养环境的清洁,发现死鸭应及时清理。同时要早发现、早治疗。如若发现鸭子有食欲不振、活动能力下降、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下痢等症状时,要及时对症下药。鸭传染性窦炎可用泰妙菌素、泰乐菌素、多西环素、土霉素等药物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常用治疗药物有土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等;治疗鸭坏死性肠炎的主要药物有新霉素、粘菌素、杆菌肽、青霉素等[14]。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基地在鸭苗下田前没有对其注射鸭瘟疫苗和病毒性肝炎疫苗,但在出壳后一周给鸭子服用消炎药,且坚持每半个月清理一次鸭场,整个养殖期间未出现严重鸭病,只有个别死鸭,且发现后立即进行填埋处理。

1.3.5 日常管理

平时要注意观察鸭子摄食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投喂。要留意鸭子生长发育以及健康状况,发现病状及早治疗。对于鸭舍和其它使用过的工具定期清理和消毒。定期检查围栏是否破损,对于敌害生物如狗、蛇等要加强防范,同时也要注意防窃。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基地每天早上将鸭子从鸭场区域赶至稻田,傍晚时分将鸭子赶回鸭场;每半个月对场地及工具消毒;每天早晚观察鸭子动态。

1.3.6 收鸭与继续饲养

在水稻抽穗后,应将鸭子赶出稻田,有条件的可将鸭子赶至湿地或鸭舍喂养1个月左右,待水稻收割后可将鸭子再次赶回稻田取食稻田遗落的稻谷和昆虫。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基地在水稻抽穗后将鸭子赶出稻田,稻鸭共生期约为60 d,之后集中在鸭场管理,鸭子平均单只体重1 kg左右时,将雄鸭售出,留雌鸭在鸭场饲养1个月,水稻收割后再次赶到稻田,喂养至翌年1月售出。鸭子11月开始产蛋,可产蛋2个月,提升经济效益。

2 经济效益分析

对稻鸭共作与水稻单作两种模式的投入和收益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

2.1 投入

稻鸭共作模式中的投入包括稻种、鸭苗、土地、肥料、饲料、药物、劳动力和其他,其中水稻平均用种量90 kg/hm2,共计1080元;鸭苗为基地自行孵化,每只约为5元,约300只/hm2;土地流转费为每年6750元/hm2,一年种植两季水稻,晚稻季折合成3375元/hm2;肥料为复合肥,基肥施用450 kg/hm2,不追肥;饲料为早稻谷,平均每只鸭子每天0.2元;药物方面,稻鸭共作田包括3次生物农药的施用和鸭苗期消炎药的投喂,消炎药平均每只花费1.5元,生物农药平均花费375元/hm2·次;劳动力方面,包括抛秧、施肥和鸭子日常管理;其它方面主要包括耕田和收获时的机械费(3000元/hm2)、运输费(300元/hm2)、稻谷烘干费(0.12元/kg)、杀虫灯(2000元/个)和鸭场费用(3000元/hm2),合计投入30 020元/hm2。水稻单作模式中的投入包括稻种、土地、肥料、药物、劳动力和其它,其中稻种和土地费用与稻鸭共作模式一致,肥料投入较高,为750 kg/hm2;因其生产过程中只施用3次生物农药,不需要人工管理鸭子、且不使用杀虫灯等,药物费、劳动力和其它方面投入较稻鸭共作模式低,合计投入13 980元/hm2,较稻鸭共作模式低16 040元/hm2。

2.2 产出

稻鸭共作模式稻谷平均产量为9273 kg/hm2,售价2.94元/kg,合计27 263元/hm2;水稻单作模式稻谷产量为8700 kg/hm2,售价2.64元/kg,合计22 968元/hm2。鸭子售价35元/只,鸭蛋1.5元/个(饲养至翌年1月份平均每只鸭子产蛋60个),共计收入30 750元/hm2。

2.3 利润

稻鸭共作模式27 993元/hm2,水稻单作8988元/hm2。

表1 稻鸭共作与水稻单作经济效益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稻鸭共作模式虽然在投入方面远高于水稻单作,但其利润却远高于水稻单作,达到水稻单作利润的3倍多。稻鸭共作之所以相较于水稻单作有如此大的增收效应,主要在于其高产出,稻谷的价格要比普通稻谷贵,鸭子和鸭蛋又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其次,稻鸭共作的规模化对于效益的提升也非常重要。

3 小结与讨论

稻鸭共作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经典农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之所以发展到今天,正是因为其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稻鸭共作模式增加了土壤养分的总含量和有效养分含量、减轻了稻田病虫草害的发生、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了通透性和稻株结构[3~10],同时还创造了较水稻单作3倍的经济效益,大面积的稻鸭共作对于乡村产业发展、解决贫困人员就业也是一条好的途径。

“晚稻+鸭”模式之所以在益阳市赫山区王泥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鸭种养基地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该基地选择了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区作为种养稻田,而且借助田旁小溪建设鸭场,这为稻鸭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地理位置;第二,该基地承包当地农民土地并雇佣当地百姓从事生产中的一些工作,这为基地的良好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三,该基地在生产技术上按照稻鸭共作规程并结合实际做适当调整,对于病虫草害实行绿色生态防控,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品质,为其最后的销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四,该基地占地面积100 hm2左右,生产原料统一购买、鸭苗自孵,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五,该基地在鸭子饲养上有所创新,鸭子雌雄搭配控制在3∶1,先售出增值不大的雄鸭,留雌鸭继续饲养产蛋,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鸭舍养鸭单作
苜蓿、绿豆与玉米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间作对澳洲坚果牛大力根茎叶和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周三根:养鸭走上脱贫致富路
饲养密度对秋季多层平养密闭鸭舍环境参数、生产性能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巧得妙方
间作大葱对桔梗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甘蔗花生间作对红壤有效磷、pH值的影响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最美的童年在乡下
豫南地区规模化养鸭 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