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切花技术研究进展

2020-06-13成仿云

现代园艺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切花花枝保鲜

罗 浩,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海淀 100083)

牡丹(Paeonia Sect.Moutan)为中国传统名花,其花大,形美、色艳、芳香馥郁,自古被誉为“花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欣赏[1]。目前我国切花市场发展迅速[2],与牡丹同为芍药属的芍药切花在我国得到了爆发式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对牡丹切花的需求,但牡丹切花季节性强,上市期相对集中,对采收贮藏技术及运输要求较高,不科学的采收方式及采后处理极易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总结了目前我国牡丹切花品种、采收、保鲜及贮藏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牡丹切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进行讨论,以期为我国牡丹切花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 品种选择

品种作为切花生产的前端和基础,优良的切花品种在大田生长、产量及观赏性等方面的良好表现能带来极佳的经济效益。郭闻文[3]对21 个牡丹品种的观测试验后提出:适宜切花的牡丹品种选择应结合牡丹的自然生长特性,品种筛选的标准:①瓶插寿命长;不同的品种在瓶插过程中的衰老特点不同,因此瓶插寿命的考量需确定代表切花瓶插寿命结束的衰老特征。②花型瓣化程度与花径适中,菊花型或蔷薇型的芳香品种为佳;③花色纯度高,花枝挺直粗壮;④品种长势强,成枝率和成花率高;基于此筛选获得5个适宜切花的牡丹品种。王荣花[4]选择了21 个牡丹品种进行了切花潜力的评估,通过对花型、花色、花期、瓣质及瓶插寿命的观察记录,推荐7 个牡丹品种作为适宜切花的牡丹品种,但该研究以瓶插寿命为主要判断原则,其他的指标仅做辅助参考,同时未对品种大田的生长情况、花枝特点等方面开展研究,整体评估体系的全面性较差。高平[5]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196 个牡丹品种的形态与观赏性状进行调查,针对园林绿化、盆花及切花栽培3 个专用目标及应用特点,进行品种评价与筛选,最终获得各目标下的适宜品种,其中12 个品种适宜切花生产;王晓辉[6]和刘红凡等[7]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适宜在洛阳地区应用的牡丹切花品种,通过对其观赏性、长势、花枝等指标的调查分析,获得了一批生长表现好,观赏价值高的品种(表1)。

表1 牡丹切花品种

2 切花采收及处理

2.1 采收时期

采收期对切花品质有较大影响[8],而适宜的采收期因牡丹品种及采后用途而异,因此牡丹切花的适宜采收时间及恰当的采收技术对于牡丹切花生产有重要应用价值。喻衡[9]通过对牡丹物候的观察,将牡丹开花进程分为0~7 级:平桃期、蕾开期、破绽期、初开期、半盛开期、盛开期及萎蔫期。基于此,郭闻文等[10]发现牡丹重瓣性高的品种在蕾开期和破绽期的特征比单瓣品种明显,同时单瓣品种的开放速度快,存在花瓣日开夜合现象;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蕾开期采切时,牡丹品种‘天香湛露’与‘玉面桃花’花朵开放缓慢,无法完全开放,最佳观赏期短,且前者常出现僵蕾现象,而品种‘百花丛笑’‘如花似玉’‘雪莲’同时期采切均正常开放,展现出良好的观赏效果,因此指出牡丹适宜采切时间在品种间存在差异。史国安[11]将牡丹开花衰老进程分为6个时期(露色期、绽口期、初开期、半开期、盛开期及始衰期),基于该分类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牡丹品种‘胡红’进行适宜采收期的研究,发现在绽口期及初开期采切时,切花瓶插寿命及观赏性表现最好,推荐牡丹切花需低温贮藏或运输时于这2 个时期采切。单宏伟等[12]和张华峰等[13]指出牡丹应于花蕾透色松动时采切,但这二者叙述较为笼统,缺乏花蕾的可采切时的发育进程描述,实际采收时情况复杂无法一概而论。

2.2 采收标准

我国尚未有专门针对牡丹切花的采收分级标准,因此实际采收时应根据切花品质和应用需求对花枝进行分级,同时由于同属的芍药(Paeonia lactiflora)切花目前已颁布实行芍药鲜切花的采收行业标准(LY/T 1733-2008 和NY/T 953-2006),这2 个标准从芍药切花的整体性、花枝长度,花型、花色等方面进行分级[14-15],可作为牡丹切花采收的标准参考。

2.3 采收技术

适时正确的采收方式能够延长牡丹切花插瓶期,提高观赏效果及切花品质。牡丹切花采收时应在清晨日出前或傍晚温度较低时操作,避免高温下作业,剪切时应按照品种、枝长进行分类,挑选无病害、枝条挺直的花枝,剪切完成后置入清水或预处理液中(容器应保持清洁),防止切花失水;经预冷脱除花枝田间热后,修剪保留2~3 片复叶,防止蒸腾作用导致花枝失水及养分消耗,之后使用干净的剪刀于水下斜切花枝基部2~3cm,有利于增大切口吸水面积,并防止气泡进入切口形成气栓影响切花吸水;剪切后将花枝置入1000mg/kg 甲基托布津+1000 mg/kg 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16]中消毒1min,按照枝长分级打包后进行贮藏运输等进一步操作。

3 保鲜技术

牡丹开花集中且花期短,自然花期不足7d,切花采后瓶插寿命在3~4d[17],这严重限制了牡丹的商品价值及其切花产业的发展。鲜切花保鲜就是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手段,抑制切花的呼吸作用,减少切花营养的消耗,尽可能延长切花的货架、瓶插寿命,提高观赏价值。

史国安等[18]提出保鲜液可以维持牡丹切花体内的水分平衡,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提高瓶插品质。郭秀璞等[19]发现,在牡丹品种‘二乔’切花瓶插过程中使用保鲜液处理后,能改善牡丹切花内部的水分状况,抑制切花衰老,可有效延长了切花的瓶插寿命,提高观赏品质,提出保鲜剂配方20g/L S(蔗糖)+100mg/L 8-HQ(8-羟基喹啉)+200mg/L CA(柠檬酸)+25mg/L SA(水杨酸)具有重要推广意义。刘亚丽等[20]发现使用1mmol/L STS(硫代硫酸银)预处理并结合100mg/L PP333(多效唑)作为瓶插保鲜液,使牡丹‘雪桂’切花瓶插寿命延长1~2.5d,最长寿命能达到7d,但该配方对于花径增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刘亚丽[21]进一步研究过程中发现,200mg/L PP333 为适宜的瓶插液浓度,基于此试剂浓度在瓶插过程中每日喷施叶片0.1%CaCl2(氯化钙)可有效延长牡丹‘红朱女’切花瓶插寿命1~2d,且切花瓶插品质良好。贾培义等[22]发现瓶插液3%S+0.2g/L 8-HQS(8-羟基喹啉硫酸盐)+2mmol/L STS 有助于提高牡丹‘洛阳红’切花贮藏后的瓶插寿命及观赏品质。张超[23]发现9%葡萄糖能促进牡丹‘洛阳红’花朵开放、增大花径及延长瓶插寿命,但切花衰老后落瓣现象明显。丁义峰[24]等指出浓度0.25mmol/L 的AOA(氨基氧乙酸)在延缓切花花瓣衰老方面作用显著。彭绍峰[25]等发现Ca(NO3)2(硝酸钙)与CaCl2适当比例结合可显著提高切花瓶插寿命,基于此提出牡丹‘菱花湛露’的保鲜配方:3%S+200mg/L 8-HQ+300mg/L CA+400mg/L Ca(NO3)2+100mg/L CaCl2,试验表明该配方延长牡丹‘菱花湛露’瓶插寿命达8.7d。年林可等[26]发现50mg/L 的ClO2(二氧化氯)显著延长牡丹‘洛阳红’切花的瓶插寿命和最佳观赏期,增大花径并维持花枝吸水能力。

4 贮藏技术

目前牡丹切花常用的贮藏方式是低温贮藏,该法也是切花保鲜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切花呼吸代谢,降低酶活性,控制衰老,延长切花贮藏寿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低温贮藏分为干藏和湿藏:干藏指不提供水分,直接将切花离水贮藏,成本较低,适合长期贮藏;湿藏是将花枝放入水中,贮藏全程保持吸水,适合短期贮藏[27]。

王荣花[4]采用低温干藏的手段对13 个牡丹品种进行了不同贮藏时间的研究,通过观赏牡丹贮藏后的开花表现,发现有部分品种在低温贮藏25d 时,开花率在80%以上,瓶插寿命在5~6d,最佳观赏期长,但贮藏时间达30d 以上时,牡丹的瓶插寿命逐渐缩短,开花率和开花质量降低,因此提出25d 是牡丹低温干藏的最大期限。刘雅莉[28]研究发现牡丹不同品种的耐贮藏性不同,在2℃的低温下干藏时,‘紫霞仙’和‘朱砂垒’的最佳低温贮藏期分别是30~35d、20~25d,‘紫霞仙’在贮藏后的开花率及开花质量均优于‘朱砂垒’,其耐贮藏性更好。史国安等[29]提出牡丹采切后,利用水洗将花枝降温至15~20℃,经水切和杀菌后置于1~2℃,相对湿度85%~95%的环境下低温锻炼1~3d,最后在-2~-8℃密封长时间贮藏,安全贮藏期达30~150d;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牡丹藏后瓶插寿命且显著提高藏后的开花质量,但利用该方法贮藏的花枝在使用时需3 次逐级回温(7~10℃,17~20℃,20~25℃),避免温度提升过快对牡丹花枝造成损伤,缩短瓶插寿命;曹满等[30]基于此法指出牡丹‘清香白’‘玉面桃花’‘凤丹’经过4℃的低温锻炼后,花枝抗冷性显著提高,对于冰温(-3~-4℃)贮藏环境的适宜性更强,其中‘玉面桃花’的低温适应能力强于另外2 个品种。孟海燕[16]提出牡丹‘香玉’在-5~0℃的低温条件下贮藏50d 后仍能正常开花,但开花率及瓶插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

5 总结与展望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对于具备高观赏价值的牡丹切花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牡丹目前存在花期集中、瓶插寿命较短,适宜切花的品种少、采后处理技术不完善等方面问题,这些因素严重限制了牡丹切花产业的发展。因此,应从4 个方面加强相关研究:①在牡丹切花品种选育过程中应该注意早花、晚花品种选择来拓宽花期,同时应把牡丹在大田的生长情况及采切后的瓶插表现作为重要的筛选指标;②探索以切花生产为专用目标的栽培养护管理模式,从采前提高切花的产量及品质;③针对货架销售、贮藏、运输等不同的应用环境,探索牡丹切花的适宜采切时期及采收技术,避免不当采切后造成经济损失。④进一步开展对牡丹切花的衰老机制、生理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优化完善牡丹采后的贮藏保鲜技术,在保证观赏价值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花枝的贮藏、保鲜寿命,增加经济效益。基于以上几点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从品种、栽培到切花商品的生产流程,通过技术升级推动我国牡丹产业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切花花枝保鲜
樱桃保鲜掌握技巧
花枝俏
瓶上花枝簇簇俏 记一组清乾隆时期壁瓶的修复
蝴蝶花
花枝俏
不聊天,感情怎么保鲜?
爱情保鲜术
延长瓶插切花寿命的技巧
插花如何保鲜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切花新品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