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新闻报道好文本如何呈现
2020-06-12徐光胜
徐光胜
摘要:新闻报道文本的呈现,需要在粘合受众层面下工夫。文本要有恰当的叙述场景搭建,信息传达也要做到细节化、生动化,这要求记者持续更新语言词汇体系,采用友好的叙述逻辑等。
关键词:场景搭建;信息量;细节化;叙述逻辑
一部电影一般在开头处,会对故事展开所必需的背景有一定的交待,将观众代入故事中。一篇报道的开始,也要对报道对象有一个形象化或生动的表达,让受众大概知道报道的对象是什么——这就是文本的场景搭建。它呈现的是稿件的基本背景和陈述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个友好的“界面”,避免出现一头雾水情况影响阅读浸入。
比如一篇关于实体书店跨界经营的经济观察类稿件,原稿文本开头是这样的:“结合大数据推荐图书,本地独具特色的文创商品,不亚于咖啡厅的咖啡、甜点,一年上百场的活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网红实体书店落户哈尔滨。售书已不再是它们的唯一,为这座城市搭建文化平台是它们的奋斗目标。”
这个开头过去枯燥、生涩及硬拔高等“硬伤”,受众对报道的对象“跨界书店”难以建立有效的认识。在此情况下,开头换一种表述文本,“巨大的玻璃窗,陽光45度洒在书本上,每一个角度都像一幅画……眼下,诸多文艺范的实体书店陆续在哈尔滨开张。书架畔休闲区错落有致,咖啡、甜点供应不停——书店越来越像偶像剧的片场。一些跨界书店迅速摆脱了售书立身的‘宿命,咖啡、甜点和文创品销售,甚至为其带来了三分之二的利润”。
后一种开头用一种形象化描述,传递出了跨界书记的“外观”和大体的运营模式,对报道主体跨界书店实现基本的场景搭建,读者借此对文本“主角”有了一定的认知,在后续阅读中不会产生障碍。
一篇报道尤其是深度报道,如何吸引受众读下去?文本要有足够的信息量。这就要求,行文时要消灭含糊语句,实现内容表达的细节化、生动化、贴近化。不少记者对事物或观点的描述部分,呈现语言过于抽象、模糊和机械,或过于依赖宣传方提供官样文字资料。其特点是:语言笼统,缺有效信息和细节。例如,描述一个青铜器的杯子,说它“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气质端庄,展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对事物和情况的描述没有任何吸引力,语句因为过于官样,很难让读者有直观感受和共鸣,即使看了,也转眼即忘。因为它没有太多的信息含量,说了等于没说。但如果换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呢?
青铜器的介绍可以从信息量上入手:“青铜是铜、锡、铅三种金属的合金,殷商时的贵族会用它来喝米酒。但米酒和含铅的青铜器接触后,造成使用者中毒。当时甲骨文中也记录了一些贵族无法生育、头疼、视力下降等问题”。
同样的内容,由于表述呈现度的不同,产生的阅读吸引力完全不一样。文本要具备可看性和信息量,说白了就是将呈现的内容以故事和细节方式呈现。一篇好的报道,是靠丰富的细节和信息,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的。
一篇报道尤其是深度报道,在核心内容之外,叙述逻辑体系与语言词汇体系直接影响文本样貌。文本要生动、形象,就要叙述尽可能有画面感,避免官样、概念化的词汇与语句。
记者的语言词汇体系,某种程度上与其报道文风紧密相关,也直接反映出思维模式,这要通过大量阅读和学习获得。这方面,需要多学习参考优秀报道,并及时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词汇储备。而文本的语言词汇体系与叙述逻辑体系一起,决定了文本的可读性。
如一篇写民间育种专家的人物稿,要体现他对育种的痴迷与投入时这样叙述:“十几年来,曹巨金每天凌晨4点钟左右就要下地。从出苗到结果,大豆每个生长阶段外型特征他都了如指掌。”这段陈述叙述逻辑体系上有缺失,体现他的痴迷与投入的内容不够充实,人物形象立体度就不够。补采充实后,则相对生动一些:十几年来,曹巨金一直痴迷为大豆保媒。他每天凌晨4点钟左右下地,全天就地里呆着了:用一米多长的手杖边走边扒拉豆秧,察看植株生产状况……他给记者看手头的一枚木手杖,磨得油光可鉴。大豆从出苗到结果,一棵植株能结多少个荚、能产多少颗豆子,他了如指掌。朋友经常拿这句话笑他,“自己孩子长啥样他不知道,豆子成长他一清二楚。”
(作者单位: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