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2020-06-12周茜
周茜
作文是一种生命运动,是一种对话活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自我修炼过程。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的分值也占了语文试卷的几乎半壁江山。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实中,作文教学常常面临诸多困境。笔者以新闻为切入点,进行了长期的新闻素材积累与时评写作的探究,觉得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围绕新闻的积累与写作还是大有可为的。
1 探究的出发点
1.1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需要
现实情况中,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作文,甚至觉得是负担,写作动因很多是“应付考试”,究其原因,不排除常见的作文训练的题目和形式比较死板套路,脱离生活,甚至有些就是脑筋急转弯式的,学生很难产生写作的冲动和诉说的兴趣,于是敷衍了事。
而新闻事件与社会现实联系密切,就发生在学生生活中,和学生零距离,自然能吸引他们关注从而思考,也就有了写作的动因和兴趣。
1.2培养理性思维、提高思辨能力、防止套作抄袭的需要
现实中一些学生的作文缺乏分析说理,缺乏思辨能力,要么车轱辘话重复说,要么漫无目的没有中心,要么一味追求文采,堆砌所谓高大上的素材和自己也看不懂的话。进行新闻时评的写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件和人物入手,就事论事,打靶精准,中心明确,条分缕析,深入论述。
1.3培养思维的丰富性、语言的丰富性的需要
常规的大作文写作训练,在审题上更强调精准性,学生要把散漫的思维往回“收”,这是绝对需要的。而时评写作,可以视为这种精准性训练的一个补充,因为很多新闻事件比较复杂,有很多角色、因素,因此就有很多角度,这样就可以开拓学生思维。而且时评的语言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风格,在写作的灵活性上比常规作文训练更有优势。
1.4培养公民意识主流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需要
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21世纪社会发展对当代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正是意在实践新的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精神,通过实践和探索,摆脱作文教学中的脱离现实生活,封闭僵化的状况。
1.5应对高考新方案
从2011年全国卷开始,高考作文命题大胆涉及时事热点,体现“中国崛起”这类宏大主题。这一特点在近几年的全国卷作文命题中基本得到了延续。除了写作材料的新鲜时尚,全国卷对写作情境或者“写作任务”也有巧妙设定。可以发现全国卷的一贯特点:内容上,贴近主流思想,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形式上,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尤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分量突出。这就要求学生关注国家政策与时代发展趋势,聚焦社会热点新闻和科技进步,注重思考当下,积累鲜活的有时代气息的素材。同时要积极动脑,有真实的自己的思想,并且提升思维品质,提升布局谋篇的整体能力。
2 探究的实施
(1)早在2011年,笔者就进行过新闻时评的训练尝试。2011年,南京发生了“梧桐树事件”,南京地铁三号线将迁移超过600棵梧桐树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孟非、乐嘉、陆川等人在微博上发起“拯救南京梧桐树”的活动,很多市民赶到现场,给等待迁移的梧桐树系上绿丝带。
当时正逢南京高三二模,作文题是命题作文《免费》。很多学生受思维、眼界所限,无话可写,只能编造“想占免费的便宜最后上当”这种剧情。笔者介绍了这个新闻,引导他们把新闻和“免费”联系起来进行构思。最终提纲如下:
第一部分 回忆梧桐浓荫蔽日,古树斑驳。突出城市的历史感沧桑感。
第二部分深入分析——梧桐,是南京的文化象征、历史积淀。是免费的,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比议论)很多地方热衷于花费大量物力财力,搞“伪文化”,但过眼云烟,得不偿失。南京的梧桐,是如何以它浓浓的风情,像空气一样萦绕在我们身边,免费而不可或缺。
第三部分,时、空两方面开拓,由南京而谈及其他城市文化传统的保存,可正例可反例。
这次作文训练,让学生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原来作文还可以这样写,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如此鲜活,既有感可发又可以深入论述。
(2)之后几年笔者摸索过多种新闻素材积累和时评写作训练的形式,如学生各自收集新闻素材整理上交,然后我挑选有思考价值写作价值的再全班重点讨论;或者是每周一人做有关新闻的演讲等等。但各种方式都或多或少有些问题,比如某则新闻很有价值但只有提供者或者少数人了解,于是后期全班分析讨论时就如鸡同鸭讲;或者学生的基础水平有限,挑选素材的眼光欠缺,教师后期要进行很多筛选加工,工作量太大,周转太慢。
几经挑选下来,确定了利用《新闻周刊》这一栏目进行新闻时评写作训练。 基本流程是每周一期,每期45分钟。周五午练时间全班集体看,边看边记录。周末回家自己挑其中一个新闻按要求进行时评写作,周一交。每周用一节课专门讲评。
一年52期,师生几乎没有缺席过,寒暑假也要求在家观看记录并写作。学生因此得到的锻炼是全方位的。比如条理清晰的记录能力,在视频播放同时就要记录的眼耳手脑齐运转的高强度思维能力,对有写作价值的素材的敏感度,以及从标题、剖析深度到语言、构架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同时,这些新闻是思考的出发点又是写作时可运用的素材,学生也因此积累了大量鲜活的有时代气息的写作素材。每期的新闻笔者也和学生一起看一起记录,方便评讲分析的同时也开拓了眼界,深化了思维,作为教师感觉获益良多。
3 探究的总结
新闻合集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法治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主题多样,学生思维被触发,积极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就可以进一步多方面要求,从而形成作文写作训练的序列。除了对新闻关键点的把握能力,在具体写作中,着眼点还可以放在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语言素材等方面。如这一期中,很多学生注意到“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团”这一“人物特写”。新闻的大致内容是:中科院的退休科学家们自发组成“白发科普团”,足迹遍布全国33个省的1600多个市县,举办23000多场演讲,听众800多万人次,成员中不乏院士、博导、教授、研究员。演讲团“招募新人”非常严格与严谨,首先要拟好题目和大致内容,随后认真听两三场团员的报告,学习、揣摩,最后面对5到10名专家进行1小时的试讲,每人有3次试讲的机会,若是经专家指导后还不达标,只能遗憾淘汰。科普演讲要求团员能在学识渊博和资历深厚的基础上,要懂得以通俗的语言向受众进行科普,老科学家们为此做出了很多尝试。这是一则角度多样、内涵丰富深刻的优质素材,很多学生选择它进行时评写作。有学生肯定老科学家们“走下神坛”,分析他们的“通俗化”“跨界化”,并延伸举出以前积累的新闻素材,如卫星专家张双南在给大学生做讲座时把物理学与美学联系起来——应该说做到这些环节已经是一篇基本成型的议论文了。课堂上笔者以此为例,进一步提出议论文的结构层次的要求,分析论述能不能再上一个台阶?走下神坛,如何走?新闻里有没有对这方面的介绍?在讨论中我们发现,新闻中介绍招募新人的苛刻要求、科学家们开始各种不成功的尝试等等内容,其实是在告诉观众:通俗化地传达专业的知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反而要求更高,走下神坛,必须如狮子搏兔,用更认真更谨慎的态度来对待。这一步就使文章又多了一个层次,更加立体丰富了。在语言能力的提升上也会更有追求。
其次,在写作实践中,提点、鼓励学生练习素材与素材之间、素材与课本之间、素材与作文题之间的打通与对接,这是写作训练序列的第三层面。如上述的“白发科普团”新闻,有学生看到他们“青春不老”,联系江苏卷高考作文“青春的朽与不朽”;有学生看到的是科学精神的薪火相传,联系北京卷作文题“纽带”;还有学生分析他们内心的社会责任感,“心中有大道”,联系《论语》中的名言等等,由此及彼,建立完善属于自己的作文素材库,提升思维品质。
总之,进行新闻素材的积累和时评的写作训练,把素材积累、时评写作与常規的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可以逐渐帮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建立作文的知识构架,丰富他们的素材积累,丰富语言风格,从而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自由性,让高中的作文训练走上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