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里的“笑”
2020-06-12王震亚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0年16期
王震亚
《童年的发现》中有几处“笑”,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一、幽默置疑。课文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点明:“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接着推测性地指出:“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这里谈到的“笑”充满了幽默感,因为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就能发现,在常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肯定会“哈哈大笑”。
二、自我欣赏。在“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三四年后,有一次上课,老师讲到了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我”兴奋异常,“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起始于“和老师的一次谈话”,起始于“绞尽脑汁思考”出的规律竟然与达尔文的观点完全一致。“我”真不简单呀!因此便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这是自我欣赏的笑,充满自豪的笑。
三、意味深长。文中最后一段中:“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這里的“笑”意味深长: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丝毫没有恶意。而这位“年轻的女教师”讲课时“板着面孔一本正经”,显然是要用这种表情防止学生的胡思乱想。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可就在这时,“我”笑出了声音,昕以老师认为我“不怀好意”。
文中三“笑”。各有其妙。细细想想,多有意思!
(6~7版配合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