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筷子里的文化

2020-06-12张爱国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范进筷子

张爱国

据说外国人(除了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的人)到中国来都有一怕:怕吃饭。为什么?不会用筷子啊。譬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为了向中国人民表达友好和亲近而用筷子吃饭,在此之前,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练习如何使用筷子。

这一点对我们来说,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外国人真笨!老大的一个人,还不会用筷子!我能吃饭的时候就会用筷子了——拇指、食指、中指,再加上无名指,一夹,一松,一粒芝麻都能精准轻巧地夹进嘴里!而且,家人从来就没有教过我用筷子,我也从来就没有学过用筷子——对了,使用筷子,需要学吗?

没错,印象中,我们似乎都没有学过如何使用筷子,好像我们天生就会用筷子,但事实是我们都曾经学习过。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因为筷子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已经浸入到我们的骨髓和血液里了。

筷子的历史

筷子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东方文明的象征之一。我国是筷子的发源地,用筷子进餐历史悠久。

考古发现,最早的筷子出土于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葬中。《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中说:“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王为商朝的末代君主,以此推算,我国人民早在公元前1144年前后就已经使用筷子了。也就是说,筷子出现在我国至少有三千一百多年的历史,真可谓历史悠久。

筷子的使用

中国人讲究“阴阳两和”“合二为一”、圆满美满,这些观念在筷子的使用上有所体现。

使用筷子的时候,讲究配合和协调。两根都动,或者两根都不动,就夹不住菜食。一根动,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这是中国的阴阳原理,也有力学的杠杆原理。同时,两根筷子,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上为阳,下为阴,这就是两仪之象。用筷子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将两根筷子互换位置,这样,在上的不是永远在上,在下的也不是永远在下,蕴含着“阴阳可变,万物可变”之理。

筷子的材质、长度和形状

以前,筷子的材质多为木和竹,少数是象牙和金银(古代社会多为贵族所有)。塑料出现后,塑料制成的筷子也较常见。

筷子的长度一般为7寸6分,代表的是七情六欲,这是人与动物最为明显的区别,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筷子的形状通常是一头粗方,一头细圆。这是有内涵的,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天圆而地方,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朴素的宇宙观,即古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筷子的起源

关于筷子的起源,民间有三种说法:

一是大禹在治水期间,因为不想浪费治水的时间,吃饭时就用两根树枝将热汤里的肉夹出来。其他人见状,纷纷效仿,筷子便应运而生。

二是妲己为了讨好、迷惑纣王,用两支玉簪子夹菜喂纣王。后来,这种夹菜的方式慢慢传到民间,便产生了筷子。

三是姜子牙最开始用两根细竹丝检验出食物里面的毒,此后他便用两根竹丝吃饭。邻居们见了,有样学样,纷纷用竹枝吃饭,最终有了筷子。

这些当然只是传说,但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筷子在我国出现得很早,同时也能看出,筷子是起源于我国的。

筷子的名称

筷子的名称有多种,先秦时期称为“挟”,商纣时期称为“箸”,隋唐时期称为“箸”或“筯”,宋元明清皆称“箸”。

大约在明朝的时候,由于“箸”与“住”谐音,有停滞不前的意思,人们觉得不吉利,特别是商人,害怕商品卖不出去,便取“住”之反义“快”,以希望商品快快卖出去,生意兴隆;加之“快”又有快樂之意,于是“快”被叫开了。因为“快”都为竹子制成,人们就在“快”字上加个“竹”头,“筷”便代替“箸”流传了下来。

筷子的礼仪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筷子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当然有不少礼仪,特别是到别人家做客,这些礼仪不可忽略——

1.不能用筷子敲击碗盏。敲碗是过去乞丐讨饭时的做法,如果这样做,似乎是在告诉主人:“我到你家是讨饭的吗?”暗讽主人不热情或吝啬。(主人如果对着客人敲筷子,则是请客人快走,是对客人的大不敬。)

2.不能将筷子直插在装了饭食的碗里。在中国丧葬风俗中,人去世后会在棺前放上一碗饭,并将一双筷子直插饭上,这叫“供筷”,自然是主人所忌讳的。

3.不能拿杂色的筷子或长短不一的筷子,因为这两种做法分别有不讲规矩和三长两短的意思。

4.不能将筷子在嘴里来回嘬或嚼,因为这仿佛在告诉主人:“你的饭菜太少了,我只有嚼筷子了。”

另外,在一些地方,吃饭时连筷子的摆放位置和方式也是有讲究的。譬如,将筷子横放在碗碟上,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食,诸位慢用”。

结语

筷子,不仅仅是中国人饭桌上的用餐工具,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已渗透在中国人的习俗里,融进了中国人的精神中。我们之所以觉得自己从来就没有学习过使用筷子,甚至觉得自己天生就会用筷子,就是因为这一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而不是因为我们比外国人聪明。

链接

古典小说中有关筷子的描写

筷子时常出现在中国古典小说里,小说家往往借它来实现刻画人物的目的。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筷子就有精彩的一笔: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意识到曹操的真实用意后,急中生智,巧借惊雷响声,佯装害怕,将筷子失手落地,以表明自己是个胆小懦弱、胸无大志的庸人,从而成功地消除了曹操的戒心,保全了自己。可以说,是筷子救了刘备一命。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乌木三镶银箸”“四楞象牙金筷子”,并且出现在大观园的餐桌上。第四十回中写道:“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乌木镶嵌银筷,按席摆下。”从这些筷子中,可见贾府的荣华富贵、奢侈挥霍。

《儒林外史》第四回有这样一段描写:范进中举不久,丧母守孝,恰在这时,汤知县请他赴宴。范进见桌上用的是“银镶杯箸”,就退前缩后不肯入席。汤知县经张静斋点拨后,“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箸”。但范进坐下后仍不进餐。汤知县再换上一双白色的竹筷,范进这才用这双白色的筷子在燕窝里捡了个大虾团子送进嘴里。原来,在守孝的范进眼里,唯有白竹筷才合乎“孝道”,至于大吃荤腥是否有碍“孝道”,他是毫不在乎的。小说家吴敬梓通过这段不动声色“换箸进食”的描写,入木三分地揭露并讽刺满口“诗云”“子曰”的范进其实不过是装腔作势的伪君子罢了。

猜你喜欢

范进筷子
范进中彩
说『筷子』
筷子
竹筷子
筷子
拿筷子
范进一日游
范进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