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变的家风是喻氏家族的骄傲

2020-06-12许真学李伶俐

现代妇女 2020年6期
关键词:家风家人

许真学 李伶俐

古有喻茂坚,人称喻青天,清正又廉洁,家训世代传;为人行正路,为仕永不贪,为民爱乡里,无私无欲天地宽……在重庆市荣昌区,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童谣里唱的是有着“中兴第一疏”“汉廷老吏,当代法家”美誉的明朝廉吏喻茂坚。

时隔500多年,当喻茂坚的13代孙喻权坚小心翼翼地打开家谱,讲述起祖辈的那些故事时,仍让人感动不已。

克忠克孝、惟读惟耕的祖训,成了喻氏后人的脊梁和滋养他们的血液。

守初心

一心为民的初心,一步步成就了万世歌咏的大清官喻茂坚。而喻茂坚的后人也在时代的洪流里,复刻着祖辈的故事。

喻权坚的父亲喻行果,从1938年起便以律师、乡民代表主席等身份,掩护中共地下党的秘密活动,他卖地捐款支持党的事业。在喻权坚的记忆里,儿时的家里总有些神秘人士进进出出,父母叮嘱不可以对外讲。后来才知道,他们都是中共地下党员。

喻权坚说:“我父亲这辈子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在旧社会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将全家带上了革命的道路,一辈子跟着共产党走。”而为了这份初心,喻权坚一家曾险遭灭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喻行果一家的政治面貌逐渐暴露,而在此时,他为了革命而得罪的地方势力转为了土匪。当时只有5岁的喻权坚记得,一天夜里,一位神秘人士来到家里,交给父亲一封信,父亲看完信后把他放到了挑筐里,牵着大的挑着小的,一家人迅速进了城。后来喻权坚才知道,那封信是打入土匪窝里的地下党同志托人送来的,信中透露土匪计划突袭灭门。扑了个空的土匪恼羞成怒,杀掉了喻权坚家所有的狗,并点燃了房屋,为防止村民前来救火,还用大树桩子将所有的井填上。

为方便工作开展,喻行果听从党的安排,一生未能入党。但他却给子女写了《告子女书》,叮嘱他们要创造条件加入中国共产党。喻行果三子喻权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杰出学者,曾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原秘书长。三女喻权平是我国首套具有国际水平的催化装置项目建设设计负责人,也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全国三八红旗手”。

尚廉洁

尚廉洁的家风在喻氏大家庭里传了一代又一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喻行果担任荣昌县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把廉洁看作为官准则。“父亲晚年生病需要吃丹参片,医院医生开了处方他就叫我们去药店买,因为药房价格便宜,每盒可以为国家节约两块钱。”喻权坚说,“有一次父亲去泸州时生病了,让他住高干病房,他也坚决拒绝了。”

不多花国家一分钱,不取不正不义之财。在喻权坚的孙辈喻文英看来,这是刻在喻家人骨子里的正气。喻文英还记得,改革开放后,很多人开了公司,找到在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站工作的父亲贷款。有一天一位叔叔背着两只鸡到了家里来。“我父亲说,今天要是想办贷款,你就把这鸡背回去;今天咱们要是吃鸡,那这贷款我就不给你办了。”喻文英笑笑说,“结果啊,当然是父亲让他把鸡背回去了,给他办了贷款。”

“父辈那一代,把原则看得比生命还重,廉洁对他们来说和忠孝等同。”喻权坚的孙辈喻文菊感慨。喻文菊18岁时进入安北供销社工作,弟弟当兵后,父母无人照料,她试探着问父亲,能不能给当地的书记打声招呼,把她调回去,方便照顾。喻文菊没想到一向慈爱的父亲一拍桌子就火了:“你再给我提一句,你就是对我不忠不孝。”父亲的大发雷霆让刚步入工作岗位还懵懵懂懂的喻文菊意识到,廉洁是父亲的原则,更是这个家里所有人必须坚守的传统。

传家风

润物无声的家风,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成为喻家最宝贵的财富。

刚参加工作时,喻文菊在整理自己床铺时捡到一捆钱:“估计有2000多元,厚厚一沓,都长霉了。”第二天她原封不动地交给了单位,一数,2700多元,而那时喻文菊的月工资才26元,这些钱相当于她八九年的工资!“父亲常常教导我们,做事先做人,人都不会做怎么去做事。”喻文菊说,“还了钱,我感觉心里踏实了。”

这样的坦荡,她又教给了在西藏当兵的独子王磊。临行前,她嘱咐儿子四句话,也被她称为家规里的“四项基本原则”。第一,不管喜不喜欢对方,一定要尊重他的职务,不能因为自己破坏团结,这是喻家人应该有的大局意识;第二,不管对方多有钱,一定不能在他面前点头哈腰,这是喻家人应该有的骨气;第三,在人家落难时能帮多少帮多少,这是喻家人应该有的美德;第四,遇到比自己条件差的人,在他面前说话一定要低调,这是喻家人应该有的谦逊。

“喻家人应该有的品德很多,需要一生来学习。”喻文英说,从小她就为生在喻家而感到骄傲。“克忠克孝、惟读惟耕”的家训也改变了她的一生。在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母亲带着她和弟弟,坚持学知识、学文化,在恢复高考后,她考入了师范院校,弟弟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大学。喻文英说:“很多人迷信风水,想给自己的家改风水。但事实上,勤劳和善良自带风水。”如今,喻文英也教育自己的后辈,一定要向上向善,做不做官不重要,但要把读书的习惯和善良的品德传承下去。

“衍祖宗一脉真传,克忠克孝;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在万灵古镇喻茂坚创办的尔雅书院门前,这副悬挂于门前的垂训联,吸引着来来往往行人的目光。

500多年来,改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家风。这是喻氏大家庭的骄傲,也是孜孜不倦的鞭策。

(摘自《中國妇女报》)(责编 满天)

猜你喜欢

家风家人
我的家人
家风家规我来说
五行真经(7)
家风
与家人一起进餐有助于身体健康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测试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