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准”一点
2020-06-12
同为任务驱动型作文,由于题目类型和特点各异,审题立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命题人怎样变换题型,考生只要明辨“任务”,紧紧围绕题目指定的“任务”立意行文,都是符合题意的。此外,考生在审题时还要特别关注不同题型所给出的“任务”的差异,根据不同的命题指向,有区别、有针对性地选好切入点,确保立意精准,全面完成命题指定的各项“任务”。
一、明确“指令”
具有“指令性”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最大的特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包括文体指令、内容指令、思维指令、比较指令和对象指令等。很多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不止一个,考生在审题时注意不要遗漏。
1.文體的指令
所谓文体的指令,是指材料要求中已经或明显、或隐含地规定了写作文体。有些题目对作文文体的指令较为模糊,需要考生作出分析判断。
2.内容的指令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几乎所有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都含有内容的指令,指令几乎都会指向材料本身。
3.思维的指令
所谓思维的指令,是指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题目中,其任务指向的材料会出现或矛盾、或对立、或引人深思的情境或问题,然后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这就需要考生认真思考、深入分析,对材料中有争议、有分歧的问题进行探讨,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4.比较性指令
比较性指令是指题目所给任务中,蕴含二到三种不同的人、事、方法等,要求考生进行比较分析,并阐释观点或理由。行文时不能只谈其中一种而对另外两种选择性忽视,但也不可平均用力、通篇比较。
5.对象的指令
对象指令是指材料作文在任务指令中明确了写作的接受对象,即读者。读者不同,作文的选材、行文也应有所不同。
二、完成“任务”
1.善于鉴别,精于比较
对于比较类的材料,考生审题时务必辨明不同观点、行为之间的优劣差异,从中精选出最符合自己观点的思想倾向,以及最便于发挥自己特长的某一侧面,再确定立意。
2.理性表态,冷静发声
有些题目以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入题,这些现象往往隐含着人们对其不同的道德评价。由于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以及认知能力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评判标准自会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命题人要求考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目的在于考量其道德标准。考生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做到科学、理性发声。
3.斟酌轻重,辩证思考
有时命题人会将同质的几个材料或人物并列呈现出来,让考生自己从中选择,并阐释理由。针对这样的命题,考生一定要细心掂量,用心斟酌,做出缜密的选择。立意时务必注意突出一个“更”字,千万不可因肯定一个而否定其余。
4.明确是非,准确判断
有些材料内容所呈现的是非曲直已经非常明显,材料中暗含着命题人的情感倾向和作文立意指向。如果考生不用心揣摩,很可能会造成审题立意的偏差。高考作文不仅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其是非分辨能力。作文立意一定要健康向上,弘扬正能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来,脚踏风火轮的“哪吒”、勇闯火海的“烈火英雄”等影视形象感染了众多年轻人,兴起了“燃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燃点”,可以是对社会无私奉献,可以是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还可以是在困境中不被击倒……“燃文化”反映了当代青年自我定义、自我塑造的愿望。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校长或学生的身份写一篇在学校升旗仪式上的演讲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燃文化”可以激发这种精神,而这种精神对补充新一代青年的“钙质”尤为必要。唯有“燃”,方能勃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气;唯有“燃”,方能澎湃“铁肩担道义”的热血;唯有“燃”,方能锻造出“大国工匠”“铁血战狼”等时代的弄潮儿。
本文在具体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格式,包括开场白(称谓语,问候语)、正文、结尾三部分。二是写法,要注意内容的现实性、情理的说服性、情境的现场性和表达的口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