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06-12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二中学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二中学 邓 浩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方法,那么在遇到抽象的知识时,就能够利用图片直观地展示出来,这可以让学生更直接地认识数学知识,还可以基于根本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教师要站在学生发展的层面,在教学中有效引入数形结合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到的知识,促进探究水平的提升,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数形结合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用
1.新课标对教学方法改进的要求
当前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为他们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该方法的运用可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创新以往的教学思维及方法。
2.能够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数学框架
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是运用数形结合方法,就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体系以及框架,学生基于系统的学习就可以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学会灵活运用。
3.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教授学生方法,在解题中要合理引入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也能够熟练掌握,在得出答案之后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于题目本质的认识,认识数和形的表征,结合问题实施条件转化,进而更好地解题。
二、数形结合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数形结合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当前一种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基于理论知识,结合相关的素材,可以直接把问题本质展现给学生,这就是数形结合的本质。因此,当前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该方法和数形结合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平面向量”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结合数形结合方法,提升教学的效果。第一,教师可以先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介绍向量知识,学生对于这样的理论知识会感觉比较茫然,理解难度较大,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件将向量模拟计算过程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把这些和教材上抽象的知识相对应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指导学生,带领他们解决一些向量问题,提升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数形结合情境时要认识到其在作用上的不同。在数形知识的教学中,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物更好地理解数形知识。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数形结合方法的需求情况,合理选择情境创建方案,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加强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通过多样化形式,展现数形结合模型
1.以数化形
这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也就是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理论通过数字符号或图形的方式直观展示,这能够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知识。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就需要全面地对该教学理念进行运用,让学生能够深度掌握知识,能够学会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比如,在“函数”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以数化形的思想,让学生能够有效把握函数图形变化方式,进而让学生树立数形结合意识,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还可以促进数学能力的提升。在这个环节,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展示几个函数关系式,让学生将每个函数图像画出来,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让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函数变成函数图像的规律,进而全面掌握该思想,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数形互化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法具有积极影响,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让他们的解题思路得以丰富,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就需要全面认识到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采取有效的方法,落实数形结合法,让学生能够掌握该方法,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