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全方位立体式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研究
2020-06-12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贺洲强张祥全王利平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贺洲强 张祥全 王利平 陈 钊
1 研究背景及目标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9年“两会”报告指出,要坚决防控四大安全风险,确保安全生产稳定局面,主动担当、锐意进取,站在为创建“三型两网、世界一流”企业筑牢安全生产基础的高度,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筑牢安全基础。从企情来看,国网某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体干部员工正满怀豪情,按照“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沿着“一个引领、三个变革”战略路径,加快推进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而安全则是推动改革发展的最基本工作。从网情来看,某省电网连通西北和西藏电网,主网架功能定位正发生变化,电网结构复杂程度、运行控制难度不断加大,新能源消纳矛盾依旧突出,大电网特性认知难、实时调节难、运行控制难、故障防御难,保障系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图1 作业现场人身安全风险危险因素
因此,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加强安全生产建设,确保电网安全是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是落实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安全生产领域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全力推动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发展战略目标落地的重要举措。
2 研究过程及内容
2.1 研究诊断:明确安全风险防范工作业务管理现状
一是全面梳理公司各专业、各领域存在的人身、电网、设备和网络安全风险,明确人的方面、电网方面、设备方面、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调查研究各部门、各单位各类安全风险的管控流程及做法;三是深入分析目前各类安全风险管控流程、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四是明晰安全风险防范内在逻辑和工作机制建设思路。
2.2 系统识别:梳理风险防控内容,构建全方位识别网
聚焦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生产运维、营销服务、网络信息、交通消防等各个环节,坚持“一点一表”与“一部门一清册”原则,用好梳、查、评三大抓手,聚焦电网安全、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网络安全四个维度,挖掘潜在风险点、精准定位风险源、科学界定风险级,构建全方位安全风险识别网,为安全风险分级防范与排查治理奠定基础。
2.2.1 人身安全风险的动态评估
从频发人身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可知,人身安全事故事件发生的原因涉及到人员、设备、工具、方法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因素,特别作业人员年龄、技能、从业时间、作业熟悉程度、作业习惯、健康状态、工作情绪等复杂因素。针对人身安全风险,本课题引入人机料法环(5M)理论,建立真实反应现场作业人身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对作业现场风险实施事先预控,有效控制人身安全事故事件发生。
在每次作业前,通过对该次作业风险数据输入模型,对输出的风险数据及风险等级进行实时分析、事先防控,从而加强人身风险评估及防范的精准性。依据安全风险量化评估模型及各因素评价赋值方法,设计人身风险量化模型评估表,由现场作业负责人根据作业现场实际状态填写表格数据,表格自动生成作业人身风险值,划定风险等级,指导现场作业负责人采取对应防范措施。
图2 人身安全风险量化评估模型
2.2.2 电网、设备、网络安全风险的动态评估
针对电网、设备、网络等安全风险,重点在于关注其运行状态,识别其固有潜在风险点,强化潜在风险点的量化评估,形成电网、设备、网络运行固有风险点清册。本课题结合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 分析)的基本思想,从风险出现概率、风险出现频 率、风险潜在损失三个维度构建安全风险量化评 估模型:D=L×E×C,其中D为与系统风险有关的 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即风险系数;L为Like 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为Exposure,暴露 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Consequence,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同时,立足风险全面识别、评估、量化定级实际,汇总公司电网、设备、网络安全风险源与风险值,针对安全风险特点,结合相关文件要求,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科学设定典型控制措施,建立安全风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矩阵(以下简称“风险矩阵”),并根据风险管理实施动态更新。风险矩阵主要包括风险基本描述、风险评价、风险等级、控制措施、责任部门、人员到岗要求、控制频率、控制依据等十四项内容,是对公司安全风险点的全面辨识与深度剖析,是安全风险防范的“管理之基”与“百科全书”。
2.3 实时监控:拓宽风险防范界面,实施风险多维管控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模式。根据安全风险评价结果,将风险1~5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建立跨单位、跨专业安全风险管控防范协同联动机制,确保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流程清晰、要求具体、责任明确,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针对每一个风险源,建立安全风险管理的基准网格单元,实施分责管控,并落实控制措施、责任部门、管控责任人、管控层级等管理要素,实现管理区域的无缝拼接,消除风险管理盲区,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网格化管理体系。
制作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地图。本课题引入电子地图技术,结合公司报告的重大安全风险情况,汇总建立区域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区域安全风险“红橙黄蓝”四色空间分布图,将风险源按照网格化监管模式动态分布。安全风险电子地图是以办公现场、作业场所、实验室等场所为单位,形成建筑模型和内部平面布局图,通过内部布局图细化安全生产相关内容的坐标,标明危险源、隐患、危险作业、关键应急设施、特种设备的位置,可以全局查看各场所安全状态。
设计安全风险管控平台。引入泛在电力物联网思想,按照公司统一部署,积极建设省、市、县、班组四级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安全风险管控平台,将电网、设备、网络安全风险矩阵导入安全风险综合管控平台,筑牢防控核心载体,运用物联网通信技术、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定期排查区域内安全风险点、危险源,对各类风险点、危险源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管控渠道,实现安全风险实时预警、线上线下实时监督。安全风险防控平台主要用于对已识别的电网、设备、网络固有风险点的动态辨识、量化评估、实施监控、应急处理以及数据分析。
2.4 排查治理:构建延伸工作机制,促进风险防控升级
基于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开展实际,提出地毯式查找风险、源头式分析风险、闪电式治理风险的风险防控思路,形成发现问题-诊断分析-改善提升-反馈落实的安全风险全闭环管控延伸工作机制。即以风险点辨识结果为基础,以安全风险综合管控平台为载体,重点查找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防范失效环节,关注异常指标,开展分析诊断,强化整改降级,切实把风险消除在事故萌芽状态,实现风险防控升级。
2.5 支撑保障:配套立体防范保障,巩固风控执行成果
一是搭建“立体式”防范组织。建立基于安全责任落实的组织保障,确保同层级职责不冲突、不遗漏,上层级对下层级的监督管理不冲突、不遗漏,实现横向部门协同、纵向市县联动的安全风险防控格局;二是健全“全覆盖”防范制度。全面梳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和风险预警管控的规章制度,确保各个风险、各项工作都有据可依。针对地区特殊情况和基层管理上制度缺失的情况,要结合实际实施制度归集与优化重组。例如优化建立安全责任梳理与履职评价机制;三是强化“安全型”能力建设。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与应知应会安全知识考试、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培育优秀安全生产文化,筑牢安全风险管理基石;四是完善“多维度”信用体系。强化建立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安全风险防范过程评价考核机制,实施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加大对安全风险整改情况的跟踪考核力度;五是布控“矩阵式”防范手段。每周定期出具风险防范报告,利用风控矩阵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本身的延伸应用进行差错防范,及时对风险源异动发出异动工单,强化跟踪督导。
3 结语
本课题打通了公司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机制的建设路径,实现安全风险的全面辨识、状况实时可控,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健全、风险可控在控,安全风险防范责任明确、专业联动协同,为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落地筑牢了安全基础。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加强风险防范工作机制的实践范围,不断优化全方位立体式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机制,深度探索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在风险防范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安全风险管控水平提供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