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2020-06-12杨光
杨光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与其各项工作都有着直接的联系。目前,我国很多的事业单位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财务内控体系,但是却一直都没有一个比较规范的标准。而且,每个事业单位的职责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在导致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把财务内控制度建立起来了,但是并没有应用到实处,很多情况下都是在做表面文章。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一、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意义
财务内控简单地讲就是事业单位需要实现的财务控制的目标,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的手段和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方面的活动进行相对科学的规范和评价等方法、管理技术的总称。由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财务内控就需要不断地优化和升级管理的环境,明确管理的对象,保证单位的财务工作不违法违规,资金使用安全,财务信息绝对完整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质量更上一层楼。因此,财务内控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
对于一个事业单位来说,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是非常有利的,能够加强单位内部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做好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不但能提高整个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准,规范单位的财务纪律,还能有效地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一举多得。
(二)加强事业单位廉政建设
事业单位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财务内控制度,能够有效地监督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减少事业单位违规现象的出现,有效的防范事业单位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廉洁的行为,防止单位出现腐败现象。
(三)保证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安全
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都是财政拨款,这就使得事业单位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内控制度来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规范和安全。第一,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财政资金有效及时的到位,保证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第二,能够有效地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的进行,能够让财政资金的使用更加安全;第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应用,不浪费国有资产。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一定的财务风险管理
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大幅度减少财务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一家行政事业单位能否做好财务内控工作就直接决定了这家事业单位整体财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现在,很多的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内控的时候,都更多的关注流程方面的控制而忽略了对一些风险项目的防控。大部分的单位都觉得只要按照财务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工作做事,就不会出现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事业单位在做好自身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来自政治方面和社会方面的风险,由于这些风险并不是经常出现的,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经常忽略这些风险,也就使得这些风险没有对应的解决办法。
(二)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在财务内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运行的时候,最最关键的就是预算管理。但是我国与其他的一些国家相比较,进行预算管理进行得比较晚,而且也不是很规范,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和监督在预算管理方面也有着一些问题,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的时候不够科学也不够精细,大多数的单位在进行预算的时候都是根据上一年的情况来进行的,这就使得即使行政事业单位制定了好的内控制度,也会因为预算管理的不严格而使得单位的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但是现在存在着这样的两种情况,一是事业单位其实并没有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大多数都是进行事后监督,而对于一些项目的预决算、采购等工作甚至是没有做到有效的全过程监督;二是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都不够独立,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部门不能有效地对单位进行内部监督,而且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都不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有效实行财务内控制度,主要依托于单位的环境营造。只有良好而有效的环境,才能促进财务内控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营造内控环境是财务内控的基础,也是单位工作的核心。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主要包括单位的管理政策、组织架构、人力资源、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其中组织架构是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单位设立之初便构建的,经过多年的管理运营,发挥着巨大的管理效果。首先,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收入主要依靠财务部门拨款,因而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缺乏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甚至部分单位负责人将内部控制归为财务部分的责任,进而导致内部控制相关政策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应从主要负责人入手,通过思想教育的手段,提升主要负责人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认识,使其清楚内控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从而提升其思想觉悟。其次,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以一个负责人进行管理,多个负责人及财务负责进行分级管理,因此,在提高主要负责人实现觉悟后,通过主要负责人联合多个层级负责人,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政事业单位文化观念等方式,由上而下地建立良好稳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
(二)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
第一,事业单位必须要做到严格的执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要全面地把事业单位的各个方面的收支情况都纳入单位预算里,尤其是要做到科学和精细。第二,要不断地加强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要保证单位在使用财政资金的时候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现在,有很多的事业单位对预算绩效评价都没有认识到位,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的预算职能弱化,因此,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三)强化内部控制中审计监察的力度
每一个行政事业单位都应该建立一个内部审计部门来负责单位的财务监督工作,而且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分开,并且内部审计部门要作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立和实行监督评价的主要负责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财务和审计工作,要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评价和监督工作。在进行财政资金审计和监督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和容易造成财务风险的环节,及时指出,并督促事业单位改正,而且要进行经常、有针对性的审计监督。以此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
财务内控制度是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建立制度是落实单位内部控制的决定因素,行政事业单位只有不断地规范和完善财务内控制度,才能推动单位各项工作的良好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 义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