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质量
2020-06-11范勇
范勇
摘 要: 目前,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主要存在兼职教师多、专业化程度低、队伍不稳定、知识陈旧老化、教育科研能力弱等问题,严重影响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最后受到严重影响的是学生。因此,笔者建议学校要想法设法尽快安排出科学专职教师岗位,让他们潜心搞好科学教学,以更好更高的课堂效果来弥补先前的不足。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04-0258-01
1 科学教师的自身素质需要提高
课改后的小学科学教材有了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拓宽了。这对于我们小学科学教师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挑战,自身知识的储备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第一道难题。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求知欲望也越来越高。而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我们教师就必须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培训、不断地“充电”,我们不但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还要学习掌握更多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首先,我们要培养教师正确看待科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位,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教学。其次,我们要培养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实效,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活动。科学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观察法、实验探究法、查阅资料、课外实践、实验操作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对教师实验操作能力的培训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我们教师必须能够熟练地把这个实验成功做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做实验时更好地辅导学生以及应对一些可能发生的小意外。
2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小学科学教学
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与小学科学拓展型课题的整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是学生最亲密的伙伴,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使其产生积极的状态。例如,在教学“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中,运用媒体技术播放汽车在泥坑里打滑和骑自行车很累的录像,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素材前,积极思考,既巩固了增大、减小摩擦力方法的知识,又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了实际的生活中,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2.1 虚拟实验。虚拟实验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模拟自然实验,它是“对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什么都好奇,都敢去尝试,在设计教学实验的时候,必须对学生的安全问题进行考虑。例如,在学生做山脉的变化实验时,我们教师可以做个演示实验,这个实验首先是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然后将加热后的玻璃放入凉水中,玻璃就会发生破裂并且伴随刺耳的声响,由于这个实验存在着安全隐患,我们坚决不能让学生动手做。为了使學生看得更加清楚,我们可以用电脑制成动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虚拟实验来展示给学生看,这样既安全又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会了新知识。类似这样的实验在教材中还有许多,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避免学生在实验中出现安全隐患,同时也能提高实验的效率与准确性。
2.2 模拟仿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模拟仿真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是一个新的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提出从现实情境中学习,知识依赖于具体情境,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很难满足学生亲身经历的需要,这就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模拟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如同在现实情形之中,这对知识的建构是很有好处的。模拟仿真的教学情境,既能满足学生直观地感受,观察到事物的模拟图景,又能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和教学投入。例如,地球从形成至今已有近50亿年,一些地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是漫长的,如板块的运动、岩石及化石的形成等动辄需要百万年、千万年甚至上亿年时间。与漫长的地质历史相反,另一些地质现象的发生和岩矿的形成却是快速完成的。如火山喷发、地陷、泥石流等现象的发生是迅速的,在短短的教学时间中让学生体验“漫长”和“瞬间”只有靠教师的表述、学生的想像。如果能通过模拟“快放”和“慢放”其发生过程,就一定能提供清晰的感性认识。再者,自然界的地质现象具有惟一性和产物的不可再生性,因为其形成条件和环境一直在不停地变化,没有完全相同的重复。但是通过模拟就可以“再现”这些地质现象和产物的形成。
3 营造宽松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通常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一个人优良创造品质的具体表现。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优化学生的心境,使学生大胆提出心中的疑问,质问自己和同伴,甚至是质问教师,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让学生做种子的萌发实验时,教师会问学生,你们共培育了几粒种子,萌发了几粒呢?这样,学生就会发现有的种子发芽了,而浸没在水中的种子没有发芽,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发出提问:老师,为什么浸没在水里的种子没有发芽呢?之后,教师便鼓励学生认真去思考,小组成员进行探究,找出这其中的原因,他们立刻开动大脑,展开积极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因为水里面没有空气。而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必须有适宜的温度、空气、水等,没有了空气,种子自然就不能萌发。
小学科学教师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课标理念、目标和内容要求,深入分析研究科学课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特点,在教研课改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笑敏.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7(08).
[2] 王芳.如何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J].考试与评价,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