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自主学习”实施途径及策略

2020-06-11王秀丽

写真地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数学策略

王秀丽

摘 要: 自主学习成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學会学习的核心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功和硬本领。

关键词: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04-0253-01

1 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学习就变成了愉快的事情,就会学得积极主动。教师可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故事演讲、猜谜语、表演、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将教材内容生活化,数学知识情趣化,静态情境动态化,生动活泼的呈现数学内容,充分以境激情,以情激趣。如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森林里动物运动会的情境:一群奔跑的小鹿,几只跳跃的小兔、笨拙的大狗熊、机灵的小猴,它们依次在音乐声中步入运动场。学生被生动有趣的动画深深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边看边数1、2、3、4……不知不觉地投入到了“统计”的学习活动之中。

2 鼓励参与,提供自主学习的时空

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注重激励,让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态,主动积极的参与和畅所欲言的表达。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给学生无穷的动力和百倍的勇气。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深情,学生置身于宽松、愉悦、安全的氛围之中,享受着人间温情,他们会无拘无束,无所不敢,无所不能,参与的欲望、表现的激情自然会释放出来。其次,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空,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让他们在动口、动脑、动手中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如一位教师教学“图形的拼组”时,先让每个同学选一种喜爱的学具拼摆不同的图形,再用不同的学具拼摆然后小组合作拼摆,在个体不同摆法的基础上,相互合作,相互接纳,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和优势。整个拼摆活动伴随着说用了多少个什么学具、比比哪个拼的图形多、美,哪一组合作好、帮组内相互激励帮助等环节。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经历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体验了自主学习的艰辛与乐趣。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学生的良师益友。

3 制造冲突,引导自主质疑的方法

从课题入手,是破解目标冲突的有效方法,因为课题是一堂课主要学习内容的浓缩,是教学的问题所在。因此,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剖析,提出自己想知道和想解决的问题,就是让学生自己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自觉将这个目标看成是自己的学习责任。这样,学习就成了一种内在需要,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随着新知识的掌握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学生也得到了自主发展。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导问”十分重要,揭示课题后,以“你想对新朋友说些什么?有什么数学问题吗?”激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多角度对课题质疑,以“我想知道……”的语气质疑。当学生纷纷提出问题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众多的疑问进行整理,确定切实可行的课时学习目标。学生会为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老师的肯定而欣慰,为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在新旧冲突中“生疑”。新与旧本身是一对矛盾,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旧知识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个区别就是冲突所在。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旧知识与新内容的联系中找出它们的区别,发现数学“问题”,产生新的疑问,从而抓住新知识的难点和关键。如学习“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计算时,产生了问题: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怎么办?能将异分母转化成同分母吗?随着疑问的产生,学生自主尝试也就开始,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对比,解决了问题。不仅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融合,同时也获得了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自主发展。

在实践冲突中“引疑”。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方法,是引发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很好途径。操作中,学生大胆实践,积极思考,可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产生与教材、与同学的认知冲突。在冲突中引发新的疑问,可以拓展知识,促进创新。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操作:把圆柱的侧面展开,看看是什么图形?大多数学生按书本要求沿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而有几个同学却提出了质疑:“我的圆柱展开为什么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我的圆柱展开后为什么得到了一个正方形?”学生的不同剪法与书中结论产生了冲突。教师及时抓住这个冲突,引出另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哪样的圆柱展开后,侧面是一个正方形?”学生个个思维活跃,争着猜测、实践、探索、发现,一个新的知识难点就这样通过“引疑”提了出来并迎刃而解。学生们为自己的新发现而欢呼雀跃。

在思维冲突中“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思维处于简单或消极状态时,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激疑”,让学生产生思维冲突,启动思维的内驱力,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在自主解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常规解法大胆质疑,另辟蹊径,寻求独特、新颖的方法。通过“比比谁的办法多,谁的心儿巧”激励学生质疑。如一位教师执教“8加5”时,书中的方法是:数数法8、9、10、11……和凑十法,教师让学生摆出算式,并激励思考:“你还有别的想法吗?”几个学生马上质疑:“老师,可不可以不用书上的方法?我想将8分成5和3,5加5等10,10加3等于13”,另一位学生说;“我想9+5=14,8比9少1,所以8+5是13”。教师及时肯定了这些想法,并列出了相应算式,8+5=9+5-1=13。同一道题,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个问题,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和学生对方法的自主选择,破解了思维冲突,突破了思维的禁锢性,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冲突中“设疑”。教与学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对主要的矛盾,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但教师的教能否促进学生主动的学,却很值得反思。就目前看,教与学的冲突依然存在,教不能为学服务的问题还很严重,因此,教师的自我设疑、自我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是否真正转换了角色?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同样,学生的设疑与反思也一样重要: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学得是否主动?是用什么方法学的?有什么感受体会?我最喜欢的内容、方法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这种设疑与反思,既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评价,也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和对学习结果的自我反馈,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艺,而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潜能,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可以发现存在的不足,进行自我补救,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只有师生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同时设疑反思,对“教”与“学”做出客观评价,进行有效反馈时,这种“教”才是高水平的,“学”也才是高品位的。

参考文献

[1] 杨慧.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7(1).

[2] 姜云峰.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16(6x).

[3] 张丽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高效课堂[J].好家长,2017(7).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