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古柏荫庇勤劳耕读善良世家

2020-06-11张俊杰

科研课题成果通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科教助学村民

张俊杰

沁园春.南郑颂

云冠汉山,风雨满楼,石燕低旋。

神鹿绕村走,羊叫牛唤;

清清濂水,锦绣平川;

环峰竞秀,人杰地灵,自古南郑出好汉。

赴国难,黄龙斩荆棘,黎坪屯田。

卓笔欲撑青天,论垦殖大漠换新颜。

疏财济同胞,侠肝义胆;

为民请命,怒斥 贪官;

汗洒三秦,襟怀江河,西京开辟第一园。

米仓道,苍松祭英烈,古柏巍然。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洪泽湖畔黄昏书

秦岭和巴山之间,汉水浩浩荡荡东西贯穿一泻千里,山洪暴发冲击出许多河谷平原。秦岭和巴山沟壑纵横,许多溪流会积成河,成为汉江两岸大大小小的支流。在汉江之南,濂水河由西而东,蜿蜒汇入江流。

濂水河以北,梁山以南,沿河排列几个村、镇,最出名的是新集、高台,郭家滩过去石拱桥,就是汉江河的上水渡了。濂水河以南,汉山以北,沿河排列的村镇,就是协税,周家坪,草堰塘,回龙寺过去大河坎,就是下汉中府的渡口,俗称下水渡。距离江河近处,多是冲击坪坝,越远山就越大。这里村庄,多选择高处,或者半山腰里,以防水患。

濂水河南的协税镇,史载曾叫肖坪坝,高出河南海子坝很多。濂河一发洪水,海子坝汪洋一片,是故协税镇、周家坪、张家坪村,都建在山麓台地,高出海子坝几丈。协税镇属褒城县,张家坪和周家坪属南郑县,当时称旱麓乡。

一、祖父勤俭持家带头修护鹿头堰

千年大柏树就在张家坪村西缘,郁郁葱葱树冠巍峨,其根须庞大与鹿头堰生息相连,座南面北俯瞰海子坝千亩良田。这里有个古老的民谣:"张家坪,道河子,全凭一个磨磨子。磨磨子不转,饿死一大圈"。可见,全村都是缺少耕种土地农户,最有钱的人家,也只是农忙请短工。全村大多数人家,都依靠蒸馒头养家糊口。

我的祖父张日荣就在这里长大,种几亩旱地水田经营生意,身强力壮勤苦劳作,倒也可以丰衣足食为村民赞许。农忙耕种农闲卖蒸馍,秋收秋种以后长途贩运,从汉中挑上大米,徒步翻越秦岭,到关中销售;然后在关中买上棉花,挑回汉中销售。往返半个月,结伴而行不用保镖,赚个运输脚力錢。挣挣巴巴养家糊口,在村西南鹿头堰北,盖了一个院落,L形的农家住房坐北朝南,堂屋门楣刻匾"勤俭持家"成为子孙训诫,座西朝东是祖父侄儿三家子的房舍。

村里人称祖父叫"大汉子",一是他个子高身强力壮,又爱给村里人帮忙,别人干不动的活他就去干。尤其是大家都称赞他勤勉助人,挖渠修路架桥建庙,那都是没有报酬的劳动,他总是埋头干活走在别人前面。

张家坪旱地水田,都是靠天吃饭。海子坝是米粮仓,一马平川,却浇不上濂水河的水。可淋雨季节,濂水河泛滥,那就洪水泡天了。为了解决海子坝春夏用水,濂水河南乡绅带头,各村村民出力,从三洞桥濂水河南岸开挖渠沟,引濂水河东流经过茨坝村、吴坝村,到张家坪祖父院子北缘,转向北海子坝50米,再向东100米,汇流进由南向北的道河子,经杨营到枣林拜回归濂河。这条人工引水渠沟,1958年扩建以前,俗称鹿头堰,回忆我幼年所见,全长约5公里,沟深80公分,上口宽约1米。转弯处搭了个石板,常是农家淘菜洗衣的地方。

鹿头堰引水入口,有石料加固,渠底与海子坝农田落差很小,渠沟未见砖石铺垫,沟底泥沙容易淤积,北侧沟渠需要加固维护。每年冬季,需要召集村民,自带干粮,分段清淤修渠,村民公推祖父召集村民带头施工,这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张堰长。我曾问父亲,堰长是什么官?父亲告诉我,就是敲锣叫村民修渠,领村民带头干活,没有任何报酬。放水浇田发生矛盾,帮助村民调解纠纷,沟坎漏水塌垮,想方设法修复。堵不住决口,连自家门板都用上,才保住秧田,减少村民损失。调解村民放水纠纷,很难多方称心如意,吵架斗殴难以避免,甚至还要打官司。这样,祖父不仅要出力受气,还要费尽口舌寻求策略,渴望儿子读书能走出困境。祖父勤劳善良急公好义,是故1943年青树子复兴中学校长秦子明,亲临张家坪主持为祖父治丧。

二、父亲屯垦抗战乐善好施致力家乡林业建设

那时候,风调雨顺吃饱饭,卖馍和脚力长途挑运,积几十年劳苦,给儿孙盖起瓦房,已经勉为其难了。就在附近,找私塾先生识文断字,还花费不多。但是要上洋学堂,学费和伙食费,一般农家无力承担。父亲张景山在陈家私塾启蒙,1926年秋考入褒城县立第二高小(协税镇男学堂),是协税男学堂首届毕业生。

因为成绩优秀,父亲考入汉中农业职业学校,学校免交学费,每月需交当月伙食费。依靠种田只能维持全家吃饭,父亲三哥每天挑担到汉中府卖蒸馍,赚钱供给油盐酱醋钱还可以,每月提供伙食费就难以保证了,还要祖父东拉西借。这样的三年,除了强烈的求知欲望,给父亲带来荣誉和自尊,捉襟见肘的经费困难,常常使父亲备受尴尬。

1930年夏,面临毕业的父亲,忙于学业的精进和升学的选择,祖父奔走筹款支持也山穷水尽。当父亲饭堂吃饭的时候,不料纨绔子弟打掉了父亲饭碗,指斥当月伙食费欠账。父亲含泪忍辱,愤然离校徒步100多公里到了西乡,在白姓茶馆歇脚喝水。老板听出父亲家乡口音,询问父亲何事外出,父亲说明原委计划去镇巴投军。白姓老板劝父亲回校,再读半年就毕业,不要枉费父母多年心血和希望。

父亲深知祖父母劳苦终其一生,含辛茹苦期盼自己读书上进,能够改变自己家族贫困命运。他为白姓老人所激发,"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古训言犹在耳,他又彻夜奔走返回学校。校长赵宝茹校门偶遇,问清原因遂免除当月伙食费,鼓励父亲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随即推荐父亲上海深造,因路途遥远花费更多,再次推荐西北大学"西北五省林业干部培训班"学习。毕业后,南郑县划分六个行政区,五个学生分配不过来,父亲遂担任两个区的林业技术指导员。

听张家坪白姓老人说,1933他10多岁,曾经随我父亲去汉中,银行提款用背笼背到青树子,为五道岭苗圃工人发工资,苗圃培育优良品种树苗,为当地沟渠道路植树和美化环境提供服务。这应该是陕南农村最早育林苗圃,对秦巴山区造林育苗和科普意义深远。父亲还拨冗助学,在周家坪小学兼任自然科教学,介绍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的科学知识。大旱缺雨,濂水断流,父亲在海子坝帮助祖父,打井抗旱拔水浇田,彻夜劳动备尝辛苦。

鹿头堰下游到张家坪,进入道河子向北经杨营,最后流过枣林拜汇入濂水河。当时鹿头堰满沟渠的水,夏插秧田急需灌水也供不应求,更不要说天旱少雨年份鹿头堰半沟渠水,眼看赶不上季节插秧就要遭饥荒,"夏至插老秧只够喝米汤",村民争浇秧田日夜赶季节,瞪红双眼争水吵架斗殴常有发生。尤其是下游几个村水少田多,张坪村与杨营和枣林拜几个村村民群体争水,上下游村民民拿着锄头扁担对峙,那种阵仗互斗群殴是会出人命的。这种村与村之间的矛盾,不死人不告官无人调解,始终没有根本解决措施。

父亲汉中农职同学遍布汉中,西北大学学习林业回南郑工作,常与同学商洽解决许多问题。杨营村张鸿儒少年同学杨春堂,在协税街上也是说得起话的名流。枣林村的余公安家境富裕,协税完小毕业也上了汉中农职,回乡竞选乡长又参加地下共产党活动,说话办事可不含糊。父亲邀约杨春堂和余公安协税镇喝茶,商谈如何解决上下游村民争水纠纷的问题,他们本来就有同学之谊,真心实意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三村商定在鹿头堰入道河子水口处,各村分摊准备石条,冬季施工修建分水平磨。这个平磨用石条铺在入水口下方,抬高水位30公分,确保沟渠不会淘深而降低水位;既避免上游村筑堤拦水,和下游村民挖堤放水直接冲突,又确保鹿头堰渠水往下游村长流不断。从此,鹿头堰下游三村争水斗殴纠纷彻底解决,村民友好往来平添喜气,他们三人亲如兄弟历经坎坷情谊益深,当地村民赞不绝口。

父亲在同村有个大哥张鸿儒,汉中国文学校毕业,文章书法俱佳,与父亲和同村郭姓结为金兰。我三老张玉山曾说,张鸿儒与他同龄,经查应是1900年出生。张鸿儒只因在本村清平寺教书,与村长发生分歧被掌掴,愤而到汉中张维玺部队从军,由营部文书开始,辗转安徽西安兰州新疆,与南京农业部技正安汉往来,1943在兰州晋升少将。1949前在新疆保安司令部任少将军需处长,经常关心和帮助在乌市陕籍高校学生。1971年前后,伊宁市第四中学教师王克原籍汉中市中山街,新疆師范大学体育系党支部书记甘浩原籍高台镇甘家坝,曾经与我多次面谈,他们在新疆大学俄语专业学习,回忆当年张鸿儒将军关怀备至十分感佩。1949张鸿儒将军支持陶峙岳将军和平起义,成为欢迎解放军进疆领导小组五位成员之一。

1937卢沟桥事变爆发,安汉多年考察西北、华北、西南农林水利资源,奉命赴西安筹划开办垦区赈济难民屯垦抗战,临行前张鸿儒向安汉推荐父亲。安汉回到汉中,立即派人骑马到张家坪,通知父亲不日启程到西安,与安汉、秦子明面见中央赈济委员会朱庆澜将军,迅速前往黄龙山筹办垦区,收容难民安排生活组织生产,搭帐篷建学校修住房,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艰苦劳动。

在首次赈济难民过程,黄龙山垦区派遣父亲代表,中央赈济委员会派遣李姓代表,西安朱庆澜将军拨给银元用麻袋过秤,4匹骡子驮运三名士兵持枪押运,进入黄龙山密林时士兵鸣放3枪,与山中杨虎城部下李象九联系,李象九热情接待周密布置顺利通过。进入难民集聚区域,按照难民家庭排队登记名字,每人发给一块银元生活救急款,父亲与李姓代表监督发放。李找父亲密商,赈济款项提取辛苦费用,登记账单填补毫无痕迹。父亲严词拒绝占用,确保赈济无一舞弊。父亲向安汉汇报,此后赈济工作加强监控杜绝漏洞,并以身说法教育后人。

1939年张小廔时应朱庆澜将军之邀,出任黄龙山垦区管理局代局长,救济难民抚恤垦殖奔走劳顿,因各省难民蜂拥而至安置不暇秩序混乱,传闻发生暴乱暗藏杀机血刃之祸,父亲时任技佐陪同张小廔代局长,遂步行由黄龙山经渭南乔装潜行安全返回西安。

次日张小廔陪感庆幸书长联一副,画国画右书“国华灿烂”,中有劲杆横出秀枝向上红梅竞艳,左书景山仁兄正之,下题张小廔六十有一加印章。张小廔先生另写意小幅国画,右书“依样画葫芦藉博一笑”,中书大小葫芦牵拉藤蔓者二,左书张小廔年月铃印。张小廔书画真迹,文革被抄,至今不见下落。

父亲常对儿女说,祖父教育他做人要正派,不能"扑红踏黒",也就是无论贫富和官民,都应该一视同仁,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良心。祖父在他开始上学以后,逢会过节给他一些麻钱,让他上街遇到亲朋邻居,招呼喝茶当钱。村民谁家有困难找到父亲,总是尽心尽力帮助,至今张家坪中老年村民有口皆碑。

2014张家坪家族有事,村民又津津乐道谈起,父亲在紧急时刻,帮助村民排忧解难的往事。张喜哥抗战胜利回家种田,为人忠厚老实说话耿直。1949春天,父亲在协税街准备开批发烧酒门市装修一新,为张家坪五老烤烧酒配套直销。突然开来一队伤兵进驻协税镇周边,医务主任占用父亲新修房不由分说,更加严重的是伤兵频繁骚扰村民。最严重的一次,几个伤兵进了张喜哥院子,拿起竹竿就打落树上的杏子。

家中老人惧怕当兵的,孩子们也吓得躲起来。恰好张喜哥回来看见,立马大声呵斥"住手",见伤兵毫不理会,伸手就夺下竹竿,与伤兵动起手来。张喜哥曾经抗日,战场肉搏,何惧几个伤兵?没想到这里一喊叫,伤兵越来越多眼看要吃大亏,他拔腿就跑藏了起来。伤兵四处找不到张喜,围聚在张喜哥院内外草房,喊喊叫叫堆积柴火扬言要烧房。眼看张喜哥和周边村民房屋要毁于一旦,村民人人自危没了主张。消息迅速传给父亲,他立马赶到协税街家中,请求医务主任出面制止。一则医务主任号住父亲新房,二则晓以利害不可触怒民怨,医务主任立马下令伤兵归队,为张喜哥也为村民解救了一场灾难。当时伤兵云集架柴草,呼喊叫骂人声嘈杂,至今村民谈兵色变。

父亲三哥辛劳致病中年过世,遗留侄子侄女抚养长大,秀清姐还在襁褓中吃我母奶。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中兴,县上粮食部门招收临时工,张家坪村推荐我侄子张乐民当会计,何去何从找父亲商量。父亲从家乡发展考虑,进城当职工对自己好,留在本村当会计对全村好。父亲建议乐民选择为父老乡亲服务,张乐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當村长当村支书为村民排忧解难,成为村民交口称赞的带头人。

三、潜心教育实验改革退休返乡发起科教扶贫

父亲教育子孙后代:从小要有远大理想,一心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从小听安汉抗战赈济难民故事,山区垦荒筹资办学,爱国爱民思想融入血液。幼年的我一帆风顺,9岁入队15岁入团,高中毕业是三好学生。那时候,石伢子帮助老太婆抢收谷子,梁山好汉仗义疏财,岳飞精忠报国,黄继光炸碉堡,罗盛教舍己救儿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当然,我上初二积极要求参加大炼钢铁,冰天雪地上山赤脚背“马脚干”。也经历了最困难的缺粮时期,我视艰难困苦是百炼成钢的机会,也懂得了民间 “不上高山不知道平地,不吃高梁不知道粗细”的真切含义。1963年学习雷锋,我立即制作标语,第一个挂在教室黑板上方。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格言:人生的价值等于一个分数,用他的社会贡献做分子,用他的自我评价做分母,这里强调的是谦虚。我觉得应该改为:人生的价值等于一个分数:用他的社会贡献做分子,用他的个人消耗做分母,强调的是奉献。

我从父亲的书架上,很早就看了《辩证唯物主义提纲》,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使我一生受益。我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把人类的解放事业作为理想。然而命运与我开了个玩笑,极左路线把我列入了另册。此后我经历了坎坷磨难,但是,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人生价值观,帮助我在曲折的道路上辨别方向。

父亲教育子孙后代: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从实际出发,总是可以化险为夷枯木逢春

当面临文革武斗的时刻,你选择的是拒绝还是盲从?当自己掌握公款支配权利,你选择的是奉公还是谋私?人是一个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生命存在,按照马斯洛的四个层次需要,自然属性是低层次的需要,社会属性是高层次的需要。自然属性应该在无损他人条件下尊重和保护,劳动创造产生的社会属性,互助、友爱、团结,“天下归仁”的大同社会,应该是人生价值和理想的追求。

当低层次需求(兽欲)恶性膨胀,必然出现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只有青少年树立了服务人民的价值观,从小追求造福社会的远大理想,才会在人生重大选择时刻,自律、自立、自治、自强,做出正确的符合人民利益的选择。非常幸运,正是这个人生价值观和理想的追求,帮助我远离了武斗和灾难。

那时候,在极其困难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一位宝鸡农民投亲滞留伊犁,风雪严寒的冬季他走投无路,准备尖刀去报复拒他门外岳父母全家。我对这位老乡好言劝阻,并四处奔走找人帮助,终于把他安置在偏远的霍城农村。2005年我重返伊犁,听说他娶妻生子,孩子在糖厂当上了技术员,我的心里甚感欣慰。

再比如说,1975年冬天在猛进中学,我们带领学生西河坝修渠,发现有个很优秀的学生,吃半生不熟的苞米豆。我们立即走访这个学生家,知道他父母从江苏启东支边,是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劳动模范,为大队赶车拉粮淋雨后暴病身亡,母亲有病兄弟处在饥寒交迫困境。我们迅速组织师生捐衣服捐钱捐粮票救济,给他弟弟请朋友帮助免费治疗疝气。虽然,当时有人出面阻挠,说这是小恩小惠笼络人心,一切应该听从组织解决,我们仍然做了力所能及的好事。

这就是我离开父母49年以来,虽然经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险阻,却能够洁身自好化险为夷的原因。在朋友们和周围群众的帮助下,我成为五好军垦战士、先进教师,创作剧本伊犁垦区汇演获第一名,在风雨迷茫中安全地走过来。我的一生实践证明: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价值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才有可能经历曲折的道路走向光明的未来。

父亲教育后代子孙: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能为社会尽心尽力做出贡献

有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还需要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宽广胸怀;如果只看见自己的眼前,只乐于循规蹈矩完成任务,必然局限了他创造潜能的发挥。改革开放给许多人以机会,既要脚踏实地又要高瞻远瞩,良机最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1982年夏天,我有机会踏访龙草坪林场,次年看见人民日报“陕西鼓励科技人员到秦岭巴山”的报道,就分别给马文瑞书记和林业部写了建议,希望秦巴山区“综合利用以副养林”,得到林业部重视和发起讨论。在调离伊犁的时候,应伊犁垦区66团王政委之邀,撰写了兵团农场农牧结合经济开发策略。

在许多教授开班挣钱的时候,在高校党支部书记卖烧饼的诱惑中,我选择了解决“满堂灌”课堂教学的研究方向,在课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1988-1992年坚持实验探索首创“向导教学法”,提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新教育指导思想。论文先后在各级杂志发表,出席了第11届世界比较教育学术大会,已被各地许多教师借鉴和迁移实验。经张天宝博士撰文介绍,这才发现向导教学法实验,早于同类北师大和华东师大主体性教育实验。

1996年农村辍学日趋严重,我思考如何有效解决普及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问题,撰写《通过半工半读救助失学青少年的建议》呈送国家教委引起重视,进而与国内外朋友广泛磋商和讨论,补充和完善半工半读自力求学措施,提出企校合作、改革学制、东西连手、城乡互助,2002年向全国两会提出“西部开发在老少山边穷地区通过半工半读自力求学优先实现普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提案,2003年撰写《现行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宏观设计》,得到国内外朋友广泛关心和支持。国务院2005年10月28日决定全国半工半读试点,各级各类报纸和教育研究人员广泛引用,山东烟台高校周院长驱车来汉中面商,浙江广东试点学校联系交流,我关注半工半读试点经验和问题,希望民办高校能够健康发展。

许多朋友倍加赞赏,如此前沿课题竟然成为国家意志,以为辛苦努力报偿丰厚。我认为教育研究课题在于利益社会民众,受益人群越广泛越持久就是报偿越丰厚。

父亲教育后代子孙:在人生征途中,怎样选择自己努力的具体目标,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2001年7月,我从煙台直达西安植物园,拜访著名女科学家秦官属大姐,她竟然完全赞成和支持新型半工半读教育改革思路,当即联系计划在陕西试点推动。各地志愿者多年商洽,约定2003年夏在西安面商,筹办半工半读自力求学试点学校。不料出发之际传来秦教授重病消息,次年7月14日逝世试点办学搁置。再度联系安康合作,汉中走访职业学校宣传半工半读自力求学,几经努力未能实现。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努力方向是正确的,客观条件没有成熟,最美好的计划也会遭遇挫折。那么,怎样选择可行目标,才能取得成功呢?我告诉青年志愿者,孙中山先生说:“随乎潮流之发展,合乎人群之需要”,应该是青年的努力方向。潮流指的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不是盲目随大流;凡是老百姓最困难最需要的,那就是我们努力研究的方向。一为老百姓谋福利,二要遵守客观规律。客观规律,除了方法和策略,还有个多种因素合成的环境。

2006年秋,教育部已经在全国107所院校试点,我在家乡经历了多方面的尝试和努力,继续思考尝试怎样在退休之后为繁荣家乡出力。偶然的机会我家开始养兔子,边看书边实验,竟然繁殖了上百只,先后送给村民鼓励大家养殖致富。我又宣传秸秆饲料,到处联系办厂生产,支持农村青年生产秸秆饲料。为了学习科技发展生产,我联系上海天津朋友帮助捐赠图书,2006年春天首先建立张坪村科教扶贫阅览室,得到各地朋友帮助和政府鼓励。接着开始走访助学,与山东胜利一助一合作;杭州上海浙江志愿者先后捐赠衣物,办起了秦巴山区第一个乡镇爱心超市。

因为客观环境十分复杂而且多变,主观愿望往往与客观实际不相吻合,事与愿违的事情屡屡发生。青年人遭受挫折,或者灰心丧气,或者一条道走到黑,都是不明智的选择。我一生遭遇挫折很多,服务社会和民众的方向不动摇,在策略和方法上就要灵活调整了。比如说,登青垛山摇石宝,走东边可以攀登,走北边也可以上去,可以边走边问探索新路,心中要有个指南针,千山万豁条条曲径通高峰。

科教扶贫活动从协税古镇开始,得到各地志愿者和朋友们的支持和参与,特别是天津李远洲烈士亲属网友志愿者5年来连续不断的援助,山东胜利一助一和武汉美网快乐帮多年开展结对助学,全国第一个行业结对助学实验发展迅猛,科教扶贫的项目范围日渐扩大。镇县市省领导鼓励关心和支持我们,当此之时,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估计。不要把荣誉全包揽在自己或是几个朋友身上,科教扶贫每一项活动都凝聚着成千上万朋友们的心血,还要看见科教扶贫迅速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

后代子孙继承父亲志愿:坚持诚信团结原则,全民慈善群策群力,科教扶贫造福桑梓

秦巴山区科教扶贫,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绝不是几个几十个志愿者所能完成。因此,在方向和策略确定之后,关键在于团结社会各界朋友,关门主义和固步自封,都不利于科教扶贫健康发展。我再三对志愿者朋友们说,诚信是科教扶贫的生命,物质救助与智力扶持相结合,要走访核实学生家庭贫困原因,确保助学过程真实有效,为助学双方搭建友好交流及时反馈的桥梁。

美网有6万商企业会员,大企业家愿意出资千万结对助学,爱心朋友提供助学资源越来越丰厚。现在最迫切的是助学走访调查,越是困难多的村民越是在偏远山区,比如碑坝、元垻、庙坝、佛坪、镇巴,地处秦岭巴山腹地,翻山越岭甚至不通车路,志愿者走访十分困难。经与教育部门同志商量,建议各级团委与教育部门合作,通过各校团队活动师生就近组织助学走访,志愿者协助抽查建立监督反馈机制,持续开展“学雷锋、诵经典、献爱心”活动,扶贫助学就可以覆盖所有山区和农村,让科教扶贫活动惠及千家万户,逐步建立农村山区科普学习社区,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助学走访过程中,师生深入农户了解乡风民情,潜移默化地净化心灵传承爱心,是各级各类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好形式。

在科教扶贫实践中,2007年提出的“爱心助学活动中义工的主要任务和原则”,已经在各地志愿者中传播和借鉴;2009年撰写的《秦巴山区开展科教扶贫公益活动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已经经济日报社编辑刊印发行到全国各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殷切期盼青年师生,积极参与到科教扶贫的活动中去,那里是爱心之花盛开的园地,是有志青年锻炼成长的广阔天地。

数十年来每逢第一节课,我总是在黑板上书写华罗庚的励志格言:“立志务须早,发愤休迟疑”。坚冰已经消融,春花次第开放。作为一个历履坎坷的老教师,我不揣冒昧地向青年师生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繁荣家乡振兴中华而不懈努力!

四、亲族后辈继往开来慈善家风世代相传

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成立10年来,除了国内外朋友的支持以外,我的亲属的支持和协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薛连英按照《爱心助学活动中义工的主要任务和原则》,认真登记捐赠图书和衣物,按时开门为村民和学生定期服务。2006年春天薛连英的侄子薛倩还在陕西理工大学上学,贵州送来的孤儿张元才满6岁,就成为汉中最早的志愿者参加科教扶贫活动。特别是我的孩子张庚,在开展科教扶贫活动的关键时刻,总是他第一个站出来大力支持。

早在2005年冬天,我拟定了开展科教扶贫活动的方案,要为秦巴山区村民和学生募捐图书,必须上网与国内外朋友联络争取援助,没有电脑上互联网就寸步难行。是张庚第一个支持为我购买电脑,亲自到汉中金达公司帮助选购,运回协税安装电脑办理好互联网手续。可以说,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一切外联,都是从这台电脑开始,与国内外许多朋友协商和交流,启动了一系列远近闻名的科教扶贫活动。

为了及时向国内外朋友反馈捐赠图书衣物情况,特别是调查走访贫困家庭学生,必须把家庭生活照片传给助学朋友,我原有的胶卷照相机没有办法及时上传照片。当时,张庚正在西安交大医学院上学,得知助学走访迫切需要数码照相机,立即与远在江苏的姐姐联系筹钱,很快给我买了一个数码相机。自从有了这个数码相机,于是开始走访了瓦营村残疾家庭学生,走访了住在汉山坡上贫困家庭老人,汉中扶贫助学活动从此连续不断开展起来。这架数码相机为科教扶贫活动立下了汗马功劳,发起科教扶贫3年多来拍摄各项公益活动照片数以千计,关于协税镇圆周图书馆的照片,还上了天津卫视和中央电视台节目。

科教扶贫活动倡导“东西连手城乡互助”,必须及时反馈捐赠情况,要报道科教扶贫活动,从而动员更多的朋友参加科教扶贫活动,完全依靠媒体是无法适应需要的。2008年元旦协税镇爱心超市开门服务,汉山坡的村民闻讯冒雪前来领取衣服,张庚把这些动人的场景拍摄照片,用qq制作了第一个公益动感影集。协税镇李书记孟镇长看了爱心超市的动感影集,赞赏这种宣传形式形象真实感人,是农村开展科教扶贫活动最好的宣传工具。这种公益活动报道形式剪裁简易方便,上午开展的活动下午就可以上传到网上,点击率成千上万传播极其快速广泛持久。实践证明,张庚第一个用动感影集宣传公益活动,已经成为汉中公益活动最有效的传播爱心的工具,是所有义工交口称赞的现代公益宣傳方式。

2008年初张庚从西安学成回到碑坝山区工作,立即与碑坝镇团委书记协同走访贫困学生,去韭菜岩小学看望五年级学生刘文喜,把光辉岁月助学款亲自送给孤儿刘文喜,并鼓励他不怕困难努力学习。红军老区巴山深处第一个得到助学的消息,像春风一样给走不出大山的孩子带来了希望。张庚还为10名学生拍了照片,给他们送去了上海捐赠的衣服和鞋子,请韭菜岩老师做义工走访调查,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助学调查登记表。这些资料传到汉中爱心义工家园,他们又专程到碑坝镇韭菜岩小学助学走访。

张庚现在碑坝计生服务站担任医生,他是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最早的青年义工之一。张庚积极参与科教扶贫服务社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拉运捐赠图书、搬运捐赠衣物,爱心超市值班发领衣服,到红寺湖郭义成家庭养老院赠送衣服和生活用品,他协助和支持扶贫社开展公益活动所做工作很多,他是碑坝镇和协税镇的乡亲们交口称赞的好人。

张庚参加了各项科教扶贫重大活动,2013年初,张庚与澳籍华人魏基成夫妇“天籁列车”助听器捐赠计划,取得联系积极协助推动。南郑县卫生局李筱晴副局长,与县残联领导和科教扶贫志愿者分别组织调查走访,联系整理汇总上报听障患者详细资料。

4月26日大早,张庚协助李筱晴,通知志愿者和县残联,一行4人搭车赶往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报送听障患者申报助听器汇总资料,前往西安聋哑学校学习助听器调试。9月26日9时在残联院内,由前往西安聋哑学校学习助听器调试的医务工作志愿者张庚,现场为接受捐赠听障患者调试佩戴,开展助听器调试佩戴安全使用咨询服务。

10月1日协税镇科教扶贫基地,为协税镇和阳春镇5位听障患者,调试捐赠助听器顺利进行,大大提高了听障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阳春镇凤凰村4组村民,聋哑人张社平,第一次听到丈夫和儿子的声音,学着叫出了儿子“建武”的名字。张社平自己喜不自胜,志愿者和爱心超市的村民,也为之庆幸和感动不已。

12月11日上午张庚骑着电动车带着我经阳春桥,与阳春镇中心小学沈老师面商开展“诵经典献爱心”团队活动,然后径直北上向张家口子骑行。不料骑行不远,坡路越来越曲折高陡,电动车完全无法上行,只好步行推车边走边歇,6、7公里上坡路气喘吁吁汗流不止了。终于爬坡赶到凤凰村,为聋哑人张社平捐赠一床被套、4件冬衣、一袋洗衣粉和一条毛巾。了解了张社平耳机使用情况,在安全佩戴方面给予指导和调试。进一步核实残疾人家庭孩子上学困难原因,向武汉快乐帮申报促成了结对助学。

每个人每个团体,要为社会做几件好事,一定有他周围许多人的支持,才有可能成功。俗话说,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总有他家庭和亲属的支持。

2005春我退休返回故乡,上海图书组孙蕾珍老师募捐3000册图书运到汉中,侄儿张乐民立即腾出自己新房办起了村校合一的图书室,在汉中民间创办第一家科教扶贫阅览室。20011年春节过后,张乐民组织村民腾出闲置小学教室,安置中航自控所团委捐赠20台电脑,供电供水帮助志愿者,开办村民、妇女和残疾人电脑培训班,亲自引领志愿者走访助学。

张乐明历任张家坪村长、村党支部书记,遵循家族老人教诲,全心全意为村民勤劳致富操心。“无农不稳,无工不富”。1988年村委干部商量,一手抓紧粮食种植不放松,一手要兴办乡镇企业。村委干部积极动员,村民和亲戚朋友出钱出力,“众人拾材火焰高”。经过村民筹资10几万,加上信用社贷款扶持10几万,就把张家坪砖厂办起来了。至今30多年,张家坪砖厂源源不断为新农村建设,每年提供1000万块优质红砖。

为了适应村民孩子学习需要,村委干部精打细算节约开支,多年筹集办学资金,2003年投资27万,办起了张坪村有史以来独立的村办小学和幼儿园,方便村民孩子就近上学,为张坪村民老少津津乐道。汶川地震波及村民房屋倒塌,立即走访受灾村民,尽量减轻村民损失,帮助4户特困村民解决建房困难。协助志愿者走访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先后多次帮助本村4个特困学生,筹资10万元建成村文化健身广场。

2006年春以来,多次积极协助镇农技站,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研究生姜霉腐病防治方法。在新农村建设中,他特别抓紧改善张坪村基础条件,先后在惠农政策鼓舞下,保质保量完成农田U形渠5.7公里铺设,建抽水站一座,农村高、低压线改造增容,实现全村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网络宽带进村入户,村建道路硬化5.4公里。张乐民实现了祖辈建设美好家乡的愿望,他连续被选为12、13、14届县人大代表。

2010年3月26日协税镇张坪村,被陕西省政府选定“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文化旅游节”首届主会场,张坪村海子坝花黄似海张灯结彩游人如织史无前例。从此,村民新盖住宅房屋,白墙红瓦错落有致,省内外游客无不为张坪村花美、楼美、山美、水美所陶醉,为张坪村人美、心灵美和新农村新气象赞不绝口。

猜你喜欢

科教助学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07、08合刊
06、07、08合刊
05、06、07、08合刊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