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人性化阅读环境的创设

2020-06-11崔维梅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阅读环境人性化图书馆

崔维梅

关键词:图书馆;人性化;阅读环境

摘 要:人性化阅读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广大读者阅读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读者与图书馆共建、共维浓郁的学习氛围,还有利于图书馆公共教育职能的良好发挥。文章分析了图书馆人性化阅读环境创设的必要性,指出了公共图书馆的人性化布局和环境创设的具体内容,以期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4-0106-02

1 图书馆人性化阅读环境创设的必要性

公共图书馆为广大市民和读者提供文献和阅读服务,提供适宜阅读的场所和舒适的阅读环境,并以此发挥其教育职能。当前,各类信息资源都趋向于数字化,几乎所有类型的数字资源都能够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为读者所获取,广大市民也逐步参与到网络及数字化阅读的队伍中,忽视了纸质资源的阅读,公共图书馆逐渐失去了吸引力,逐步被边缘化。广大市民加入现代化数字信息阅读队伍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电子资源的丰富性,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较差,缺乏适合阅读的环境。因此,为吸引广大读者到馆阅读,图书馆除了丰富自身资源和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还需要创设人性化的阅读环境,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

此外,网络的迅速普及引发了广大市民的网络阅读风尚,能够静下心来有规律地在图书馆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应有所作为,除了积极宣传到馆阅读的益处,还应主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读者创造舒适的阅读氛围,吸引读者到馆进行休闲阅读和专业知识学习,并通过必要的环境改造创设适合阅读的环境,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提升读者的到馆率,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服务。

2 公共图书馆的人性化布局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现代化图书馆发挥社会职能的重要前提,图书馆阅览室的布局是人性化阅读环境创设的核心内容。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公共图书馆室内布局应充分考虑阅览室功能和人群的阅读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读者的心理需求进行空间设计与分割。阅览室的布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2.1 基于阅览室的整理功能和读者行为进行布局

图书馆有大量的馆藏资源,这些馆藏资源是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阅服务的基础。图书馆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将这些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和排列,才能让读者熟悉书籍的分类,快速地在其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资源。公共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要从整体出发,考虑读者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以标准化布置与设计为依据,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获得需求功能和形式上的双重效益,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激发其求知欲。现代图书馆的设计多采用单一大厅的模式,尽可能地将主体资源置于同一个平面内,形成既相互独立又能够有机整合的组合体系,为读者选择自身所需资源提供便利,减少读者多地点转换的麻烦。

2.2 基于空间关系进行布局

人性化环境的设置目标是为了服务广大读者,因此环境布局规划的中心也要基于广大读者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契合图书馆的工作流程。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基于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和读者需求进行设计和规划,保证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畅通和互不干扰;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还要将阅览区和讨论区进行适当的分离,遵循读者、工作人员和书籍的适当分离原则,将阅览室和自习室作为人性化空间创设的重要区域。此外,图书馆还要尽量避免对读者的视线造成遮挡和阻碍,尽量选择通透性和开放性的隔离设施,多使用书架、花木和拉带等。从心理学角度看,宽敞明亮的内部环境和格调能够体现良好的空间环境,图书馆应将各个分区设计成优雅的阅读功能区,从而有效延伸阅读环境。

2.3 基于人性化环境标识系统进行布局

每个进入图书馆的读者都是为了获取自身所需的资源,获得优质的借阅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引导读者遵守阅读纪律,避免打扰他人阅读。图书馆室内环境标识系统的布局是规范图书馆管理服务的重点服务项目,图书馆的阅读引导应以无声引导为主,使用大家约定俗成的引导标识,为读者提供空间位置、功能属性、资源类别等服务信息。标识牌的设置更应契合读者的阅读需求,减少读者在获取帮助时过于依赖工作人员的情况,有效帮助读者节省阅读时间,提升阅读效率,减少阅读的盲目性。此外,醒目清新的标识系统也是图书馆重要的美学要素,其应将人文情怀和文化要素进行有机融合和统一。

3 图书馆环境创设的具体内容

图书馆的环境布置必须围绕读者的阅读需求展开,把握好设计中心原则,以对应的建设标准为创设依据。

3.1 图书馆内部阅览空间的划分

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区是展现人文关怀的关键所在:首先是讨论区的设置。图书馆应适当地对讨论区进行单独设置,方便广大读者能够在阅读资源后,对遇到的疑问进行探讨和交流,同时还不会影响到其他读者,充分体现图书馆对各类阅读人群的尊重。其次是设置自带移动设备区。一般移动设备的供电时间为2~3小时,因此,图书馆应为自带移动设备的人群设置电源插孔区和Wi-Fi信号发射区,并在对应的区域设置醒目的区域功能标识和安静阅读的提醒标识。再次是设置自助复印、扫描和打印区域。该区域能满足纸质书籍阅读人群的摘抄需求,提升读者的阅读效率。

3.2 图书馆内部的色彩搭配

首先,图书馆要优先保证室内空间宽敞明亮,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光线柔和还有利于保护读者的视力;其次,室内色彩的搭配要以和谐为主基调,注重环境的优雅与舒适;再次,图书馆还要充分考虑环境色彩對读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和调节。

3.3 阅读空间环境的设计

馆藏和阅览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要素,在图书馆人性化环境的创设中,阅览区域的设计是重点。阅览区域人性化设计的重点因素是阅览座位和空间环境的设置。阅览区域不意味只需要空间、阅读桌椅,还需要有较为浓厚的阅读氛围,契合阅读人群的精神活动需求。除了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图书馆在阅览区域设置绿化区、塑造人文景观,能够有效地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阅览区域的桌椅要统一且规范,布置要简洁、大方。图书馆在阅读区域适当摆放或悬挂名人字画、警句格言以及艺术作品等,能够营造书香氛围。以上这些硬件设施的摆放和设置能够有效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缩短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内涵,增强其亲和力,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3.4 图书馆的通风节能设计

公共图书馆是人员密集场所,其内部的重要场所要满足必要的通风要求,如书库、报告厅和阅览区等要保证新鲜空气的进入和污浊空气的排出,新鲜气流能够让读者在阅读时保持清醒的状态,同时也是保证读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从长远考虑,公共图书馆的部分电气设备应尽量采用节能静音设备,提倡节能环保,阅览室的设计应考虑对自然光的充分利用。

3.5 文化氛围的创设

公共图书馆还应充分体现我国的文化底蕴,并在专业研究上有所深入,将丰富的文化信息融入图书馆,分期邀请专家学者为读者答疑解惑,在图书馆内外营造特殊的文化和教育氛围。图书馆在日常运营中应定期开展学术会议和讲座,定期举办各类书展以及最新的普适性科普活动,设置专家咨询窗口,定期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此外,图书馆还可以为读者预留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有特殊才艺的读者为图书馆绘制板报或宣传栏,也可通过举办演讲比赛等形式鼓励读者参与图书馆建设。

4 结语

公共图书馆创设人性化的阅读服务环境不仅有利于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也能对读者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提升读者的阅读效率,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公共图书馆的人性化阅读环境创设应从整体功能、读者需求与环境标识等方面入手,注重各功能区域的间隔设置和不同人群的特殊阅览需求,并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为读者答疑解惑。

参考文献:

[1] 徐玲,宋成城.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读者到馆率[J].科技视界,2016(26):288.

[2] 伍芳芳.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内涵及其实施分析[J].科技展望,2015(29):226.

[3] 李杨.浅谈网络时代下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2):254.

[4] 张英华.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春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导刊,2010(22):84-86.

[5] 王慧姝.优化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管理模式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237.

(编校:崔 萌)

猜你喜欢

阅读环境人性化图书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试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班级阅读环境的现状和改善策略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