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献阐释方法在禅宗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020-06-11刘晓王宏伟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书评禅宗

刘晓 王宏伟

关键词:文献阐释;禅宗;书评;《中国禅宗典籍丛刊》

摘 要:《中国禅宗典籍丛刊》是一套关于中国禅宗系列的文献选编,依据学术规范点校整理,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在禅宗研究上,以训诂注疏为主的文献阐释方法主要是对文本语言文字进行考察解释,以义理发挥为主的文献阐释方法则是对禅宗思想进行解读,训诂注疏与义理发挥相结合的方法则是将前两种方法相结合。而对禅宗文献进行整理,则是文献阐释方法展开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4-0085-03

我国古代文献阐释存在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一是以训诂注疏为主的文献阐释方法,二是以义理发挥为主的文献阐释方法,三是训诂注疏与义理发挥相结合的方法[1]。具体到禅宗研究上,第一种方法主要对文本语言文字进行考察解释,第二种方法则对禅宗思想进行解读,第三种方法则是将前两种方法相结合。以训诂注疏为主的文献阐释方法有助于对禅宗文献进行语言解读,较为准确地判断出不同文本和文字的含义;义理的发挥则可以将不同时期的禅宗思想进行整理,从宏观上把握禅宗思想的变化特点,当然这两种文献阐释方法也可结合使用。而对禅宗文献进行整理,则是文献阐释方法展开的基础。

1 《丛刊》概述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由杨曾文和黄夏年两位教授主编,两位教授均是禅宗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禅宗典籍丛刊》是一套关于中国禅宗系列的文献选编,是一部严瑾的学术著作,严格依据学术规范,在思想研究、文献标点、段落区分、相关注释、附录内容等方面均下了很大的功夫,体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力,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也使其具有了很好的版本价值,可以称之为“中州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丛书注释精细,对于许多禅语隐含的意义做出了具有启必性的解释,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掌握中国禅宗的内容。该丛书是人们阅读、研究這一类书籍的最佳读本,非常实用,也体现了当代学术界研究中国禅宗典籍的最新成果,有其文化积累的价值。所有参与点校的学者长期关注自己负责点校的典籍,并进行了精深研究,他们的相关研究已处于学术界的领先地位,同时对学术界的相关成果也比较熟悉。

2 由《丛刊》看文献阐释方法的作用

收录我国禅宗方面的重要史书、语录和清规等文献,对于文献阐释方法的展开以及禅宗研究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杨曾文教授在《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序中讲道:“佛教传入中国经历长达五六百年之后,至隋唐时期形成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八大宗派,标志着佛教民族化历程的基本结束,原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演变为中华民族的宗教之一。相较而言,在这八大宗派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认同其中的禅宗在以后适应社会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派,影响极为深远。”[2]同样,在洪修平教授看来:“禅学在中土的发展,始终与中国社会和传统思想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全面把握中国禅学思想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思想文化的特点及其在中外文化交融中的发展与演变,有助于我们在今天更好地吸收世界上各种优秀的文化成果,以更新发展传统文化,使之适应民族振兴之新时代的需要。”[3]由此可见,禅宗在中国传统文化变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2.1 文献典籍与禅宗研究

《丛刊》的出版为禅宗研究的展开提供了文献基础,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文献典籍是加深文化思想理解、研究文献产生历史的重要媒介,文献典籍的梳理是相关学术研究开展的基础,但仅仅对文献典籍进行梳理又是不够的,需要在梳理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创造性阐释,让文献“鲜活”起来。

作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丛刊》主要体现在对禅宗文献的整理方面;而作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挥,《丛刊》主要体现在学者们对禅宗文献的阐释方面。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选取了《赵州录》《马祖语录》《临济录》《祖堂集》《禅林僧宝传》《大慧书》《正法眼藏》《禅源诸诠集都序》《敕修百丈清规》《禅苑清规》10种著作,由张子开、邢东风、杨曾文、张华、吕有祥、吴隆升、董群、邱高兴、李继武、苏军诸位专家学者,依据好的版本进行精点细校,注释部分言简意赅,并对最重要的文献进行研究和整理,分阶段地做校勘、标点和精到的注释。导言部分体现了作者对禅宗典籍研究的最新成果,很有价值。附编、附录内容系统,集中了关于《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和相关原著作者的诸多原始资料。资料的选择主要是将最有史料价值的中国禅宗资料尽量照原样辑录,不避重复。这套丛书既具有很好的版本价值,也具有实用价值,在对现存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阐释,方便学界、读者更好地理解禅宗典籍。

目前常见的《马祖语录》的版本有两种:一种收录在《卍续藏经》第119册,另一种收录在《四家语录》中。继《四家语录》之后,禅宗祖师的语录集《古尊宿语录》也有马祖语录的记载。该书完整地收录了马祖禅师的语录,校勘精良,其所用各资料的底本主要有《祖堂集》,禅文化研究所影印韩国海印寺版,1994年;《宗镜录》,《大正藏》本;《景德传灯录》,中文出版社校勘本,1984年;《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汇如》,《四家语录》和刻本(柳田圣山主编《禅学丛书》之三《四家语录·五家语录》),中文出版社影印,1973年;《天圣广灯录》《五家正宗赞》《联灯会要》《卍续藏经》本;《古尊宿语录》,明代径山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年)。编排次序主要依据两个标准:一是成书年代的前后,二是记录马祖语录的系统性。资料的选择主要是将最有史料价值的马祖资料尽量照原样辑录,不避重复。成书较晚,特别是清代以后的禅宗灯录中关于马祖资料的记载基本不取用。

通过对此次《丛刊》选取文本的分析,不难看出此次选取文本多集中在唐宋之际,通过对禅宗相关文本进行整理,不单可以为此时期禅宗思想的阐释提供文献支撑,同时可为此时期禅宗乃至佛教在文学和社会层面的研究开展提供文献支撑。例如,典籍里文学性质最为浓厚的禅偈,禅门偈颂收录在众多禅籍里,《祖堂集》里较集中,录存二百五十首左右,《景德传灯录》收录约二百首[4],这些禅偈一方面在于阐明佛教义理,一方面又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禅师们的生活状况,对研究当时思想、文学、社会等各层面具有积极作用。

2.2 文献阐释方法与禅宗“不立文字”法门的一致性

文献阐释方法是否与禅宗“不立文字”法门相背离?显然二者是一致的。对于文字的解读,坛经中云:“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5]一切经书典籍都是因人而设,因为人自身具有智慧性,所以才能够建立,如果没有世人,那万法也将不再呈现,所以经书是为人而设的,因人讲说而存在。而“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二字,亦是文字”[6],因此“不立文字”并非不需要文字,而是应该“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7]。即文献阐述方法的意义也在此,在处理文献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依靠文献,另一方面又需要对文献进行甄别后进行创造性阐释。

3 结语

将文献阐释方法运用到禅宗研究过程中应注意佛教文化性与宗教性问题。20世纪80年代,赵朴初先生曾经提出过“佛教文化论”这一概念,此概念的提出对于当时佛教新发展有新的贡献,同时也被后人认为其强调佛教文化性是对佛教宗教性以及神圣性做了一定削弱,对于这点学界应明确赵朴初先生提出此问题的历史背景以及侧重,对于佛教文化研究的推进以及社会对佛教文化的接受起到一定作用。近年来,南京大学洪修平教授则重提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这一概念。认为宗教和文化将是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在今天和未来发展的两个基本向度,作为宗教应承担起延续佛陀慧命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文化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文化食粮[8]。《丛刊》的出版既是对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承,又是对文献阐释方法在佛教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9],而这也是《中国禅宗典籍丛刊》的出版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记录.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方法及方法论[J].历史文献研究,2009(28):299-308.

[2] 杨曾文,黄夏年主编,[宋]慧洪著,吕有祥点校.禅林僧宝传[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1.

[3]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

[4] 孙昌武.中华佛教史·佛教文学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200.

[5][6][7]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注.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6:50,177.

[8] 洪修平.重提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兼论传承发展中国佛教文化的两个向度[J].世界宗教文化,2018(2):12-16.

[9]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9-11-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_2.htm.

(編校:崔 萌)

猜你喜欢

书评禅宗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书评
灵 山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太阳照常升起》书评
落叶禅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从“禅宗”到中华阐释美学中的伦理文化研究
书评应有责任内涵和见地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