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精准扶贫视域下图书馆情报服务保障机制

2020-06-11贺晓丽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精准扶贫图书馆

贺晓丽

关键词:精准扶贫;图书馆;情报服务;保障机制

摘 要:近年来,在全国各级政府及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新时期,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进一步提高了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给贫困地区民众带来了福音。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贫困地区的信息贫困问题随之而来。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收集和传递平台,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情报服务工作,为精准扶贫提供支撑。文章介绍了精准扶贫视域下图书馆情报服务的具体流程,提出了图书馆情报服务保障机制的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4-0068-02

贫困地区受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其信息建设工作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完善,信息在流通过程中存在一定阻碍。新时期,精准扶贫的内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重视贫困地区的经济扶贫,还要重视其信息扶贫、精神扶贫。因此,如何精准识别和掌握信息贫困地区的相关情况,以及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减弱或消除这种贫困现状,已成为目前扶贫部门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1 精准扶贫视域下图书馆情报服务的具体流程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及先进的信息化设施和信息技术,还拥有专业的情报服务团队。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精准扶贫视域下情报服务的整体规划、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情报信息的传递共享工作,为信息精准扶贫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1.1 图书馆情报服务的整体规划

图书馆情报服务是一项较为系统化的工作。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图书馆应根据信息精准扶贫的整体服务需求,制订可行性规划。图书馆在制订情报服务整体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考虑贫困地区的各种条件状况,如环境建设情况及现有的信息服务设施等,还要对贫困地区人口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如人员数量、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特征及其收入情况等。由于这些因素都与日后的精准扶贫建设内容和开展方式息息相关,图书馆只有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符合当地发展趋势的情报服务方案。此外,图书馆还应积极向当地政府寻求帮助,提高当地政府的配合度,获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提升贫困地区民众的参与积极性,不断完善相关数据分析体系,对整体服务规划方案加以优化,最大限度地展现信息精准扶贫的价值,推动精准扶贫的顺利开展。

1.2 图书馆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

图书馆在确定情报服务的整体规划后,应积极开展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针对目前我国貧困地区的总体状况,图书馆开展情报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可能影响贫困地区发展的宏观环境情报进行收集整理,如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以及目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形势等,特别是一些专门针对贫困地区的政策。由于这些政策条例决定未来信息精准扶贫工作的方向,图书馆应加强对这些政策的收集整理及分析。二是对影响贫困地区发展的行业环境情报进行收集整理,如畜牧养殖业、林业、渔业等方面的科技信息等。贫困地区大多都依靠这些工农业获取经济收入,科技的发展可为这些行业提供动力,重视这些行业的科技发展动向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的科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对影响贫困地区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综合情报进行收集整理,如医疗健康及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情报。这些情报对于提升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层次,促进民众的身心健康发展等都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情报信息,图书馆应长期进行动态监测和整理分析,以确保情报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1.3 图书馆情报信息的传递共享

情报信息处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取情报资源,并加以利用。因此,图书馆在对相关的情报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及分析后,还要做好情报信息的传递工作,尽可能地扩大情报信息的共享范围,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报服务的价值,为信息精准扶贫提供可靠的支撑。图书馆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宽信息传播途径,如制作专题电子海报、建立信息数据库、构建网络情报服务平台、建设情报资源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图书馆APP等,实现情报信息的线上共享。此外,图书馆还可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深入贫困地区,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传播和指导,帮助民众掌握获取信息服务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利用情报服务平台获取信息服务的意识。民众使用图书馆情报服务平台的频率越高,图书馆能够收集的用户情报需求信息就越多。图书馆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统计和精准分析,并将结果反馈到情报服务平台,对情报信息进行及时更新,使整个情报服务体系得以完善。

2 精准扶贫视域下图书馆情报服务保障机制的创新构建

2.1 创新服务理念

许多贫困地区由于交通闭塞,导致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当地民众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当代先进信息技术的了解较少,甚至有些人对新事物存有很大抵触心理,不愿意学习和接触,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与进步。为了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工作人员要帮助贫困地区民众彻底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引导其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思维方式,提高其对扶贫工作的配合度。图书馆作为公共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机构,在信息精准扶贫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使命,因此,其应积极参与贫困地区民众的思想动员工作,加大情报服务的宣传力度,如组织专题讲座及在活动现场设置LED电子屏、网络新闻可视终端机和展板等,让群众深刻体会到国家对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能够为他们带来的好处。此外,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本着真正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的服务态度,立足民众的需求实际,采取符合当地特征的情报服务措施。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应做到长期坚持、不懈努力,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完善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杜绝返贫现象的出现,促进贫困地区的长效健康发展。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图书馆本质上是一个为群众提供基本情报信息服务的场所,因此其应构建情报服务保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网络信息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时代,我国要想提高贫困地区与外界的衔接能力,就必须推行网络发展模式。对于图书馆来说,建立网络情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数字化图书馆能有效引导贫困地区民众使用和了解网络设施,但要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积极作用,其还应做好以下三点工作:一是要加快纸质文献向数字化信息的转型发展速度,确保重要的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中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二是要提高信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将情报服务与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三是要加强与其他单位的合作,如其他类型的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实现信息精准扶贫的协同发展,有针对性地构建数据资源库,提高情报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3 促进技术创新

互联网时代,贫困地区民众使用手机、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多,甚至一部分贫困地区民众学会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获取情报信息,为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数字网络为情报信息的传递共享构建了一个科学规范的服务平台。基于上述情况,图书馆应强化数字化建设,构建以图书馆主页、移动图书馆、微博、微信等为主要载体的服务平台,针对信息精准扶贫的内容建设科技种田、科技养殖、科技栽培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扶贫专题数据库,针对部分贫困地区民众提供“一对一”的情报服务。图书馆还可采取网络培训、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扶贫骨干,让他们先“脱贫”,再带动更多的人实现“脱贫”。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图书馆可与相关部门或单位合作,针对网络尚未全面覆盖的贫困地区,实施“网络进村入户”工程;针对三网融合的贫困地区,深入推广移动网络服务,构建图书馆APP、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等多元化的情报服务平台,为贫困地区民众提供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情报信息,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脱貧”。

3 结语

目前,我国针对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信息精准扶贫工作,我国不仅要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还要转变贫困地区民众的思想意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信息单位都应积极参与信息精准扶贫工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有效的情报服务。图书馆作为公共信息管理机构,应起到带头作用,拓展信息服务的维度,为促进信息贫困地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隋冬.信息精准扶贫视域下图书馆情报服务保障机制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3):80-83.

[2] 姚敏.精准扶贫视角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6):185-188.

[3] 邓勇攀.精准扶贫视域下图书馆信息文化扶贫政策与路径选择[J].图书馆学刊,2018(1):29-32.

[4] 龙景霞.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创新机制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10):31-33.

[5] 高峰.精准扶贫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弱势群体的路径[J].甘肃科技,2018(2):65-66.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精准扶贫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图书馆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