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保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06-11邱旭
邱旭
摘 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中,我国公立医院的医保管理人员应更新工作理念,有效利用现代新信息技术,对参保患者的所有信息数据、诊疗资料以及医保基金使用情况等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提升医保数据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以便更好地为参保患者提升医疗保健服务,加速我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 医保管理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2(b)-0167-02
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跟医疗卫生保健相关的各项政策、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不断得以完善,各项工作都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程序来开展,同时积极有效利用现代新信息技术,提升各项工作的实施效率。医保管理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医保工作涉及到参保患者的所有信息数据与诊疗资料,同时也是明确医保基金使用情况的原始凭证,这种工作的有效开展更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使用。故此,互联网时代背景中,我国公立医院的医保管理人员就应更新工作理念,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医保数据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以便更好地为参保患者提升医疗保健服务。
1 公立医院医保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1.1 有助于提升医保数据管理的规范程度
医保数据管理是公立医院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传统的管理方式,主要依靠工作人员利用手工作业的途径,对各种数据资料进行统一的收集、标码、归档与保管工作,由于每年度参保人员数量较大,这种工作的任务量过于庞大,一线工作人员苦不堪言,而且纸质材料不宜存放,查阅起来也不太方便。信息化时代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就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把参保患者的各项信息输入到电脑终端中,然后进行网络化数据管理。这些信息数据就可以实现自由分享与及时传输,减少了纸质存储空间,降低了一线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患者、家属以及主治医师也可以随时查阅医保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也便于检索、查找与对比,提升诊治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2 有助于医保资料数据的实时共享
长久以来,患者对医疗服务工作诟病最大的环节就是在一家医院的检查数据与检查结果,另一家医院却不承认,只能再检查一次,这就出现了重复检查的情况;同时,户籍制度取消后人口流动的加速,由于户籍迁移、升学、工作调动等原因,参保患者在异地就医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便利的异地结算支付的渴求与日俱增。公立医院医保管理进入全面信息化阶段后,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工作人员把医保患者的各项信息数据、诊断结果、检查数据等内容输入到数据库后,无论他再次走进哪家医院,只要出示有效证件,这家医院就可以实时查询到他的各种信息,避免了重复检查的麻烦,也节省了看病等待时间;同时,异地结算支付工作也处于持续完善的阶段,只要各种信息能实现完全共享、及时传输,异地结算方式就可以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公立医院,便于患者就诊,也便于公立医院更好地为医保患者服务。
1.3 有助于更好地为人社局、社会保障机构服务
相对于其他社会机构,我国公立医院需要承担更多的公益属性,是社会保障系统中的组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机构必须对公立医院的医保信息数据进行统筹管理,这就需要各家医院必须按照统一的格式来提交本医院的医保数据资料。公立医院医保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就可以把本医院的医保信息数据分门别类的上传到人社局的数据中,充分实现数据共享,便于政府机关以及领导人员及时查阅各种信息数据,从而制定出科学化医疗决策,更好地为全市医保参保患者服务,为医疗保障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基础性数据。
2 我国公立医院医保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2.1 相关负责人对医保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由于医保工作的特殊属性,医保管理工作虽然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力度不够,通常都认为信息化就是购置几台电脑、往电脑里输入数据就行,加之一些长期进行纸质数据整理的工作人员的电脑操作能力并不太强,也影响了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进程。针对这种客观现状,我国公立医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一概而论,应加强教育与引导,让工作人员意識到医保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员工为本,加强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电脑操作能力与信息技术处理能力,逐步全面推进这项工作。
2.2 医保数据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标准建设稍显滞后
我国公立医院档案数据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统一规范,加强规范标准建设,各个医院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进行医保信息资料数据库建设,确保跟医保相关的各项材料、信息数据能在各家医院之间自由流通、统一共享、自由查阅与互相利用。由于各家医院都存在相应的专业特色,这种统一规范标准的建设尚需时日,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注意,纸质医保数据在转换成电子文档时,也应注意统一的格式与规范要求,存放在规定的路径中,便于查阅与随时利用。
2.3 医保管理信息化蕴含着一定风险
我国公立医院医保数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基于互联网空间来实施的,互联网空间中暗含的各种风险也会传递到医保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之中,故此,医保数据信息化管理并不是万无一失的,这种崭新的工作模式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这些风险就为医保数据信息化管理的正常使用带来一定威胁,增加了系统数据的不安全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医保数据与投保患者个人信息的泄露,稍微严重一些,就会造成社会公众对医保管理工作产生质疑与增加不信任感,这就会影响医保系统的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3 我国公立医院医保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建议
3.1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与信息知识培训
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不仅要确保信息化科学技术和网络电子设备的完善,还要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职业素养。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认识,自主学习管理工作中会应用到的先进科学技术,进而提高自身的业务处理能力,各级医院还可以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提升管理工作队伍的信息化认识,推动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3.2 加强医保数据信息化管理的规范标准建设
在进行医疗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时,务必要根据规范标准制度开展。在完善的规范标准制度的指导下,率先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库,保证医疗保险档案材料和信息资源之间相互包含,进而实现医疗保险档案资源共用,推进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稳步提升。
3.3 提升信息数据的安全防护意识
为确保各级医院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能够安全有效地落实,就务必要及时控制院方网络访问权限,进而确保网络的安全性。网络访问控制以及网络权限控制是两种最为常见的控制手段,网络访问控制,通过在院方内网和互联网之间构建安全网关,就可以实现对院方网络安全的有效维护。
4 结语
我国各级公立医院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构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保证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也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加速我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庆涛.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深化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5):4-6.
[2] 方晓梅.厦门全流程智慧医保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路径[J].中国医疗保险,2015(3):33-35.
[3] 张习艺.信息技术在中医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保险,201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