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单元法的T梁横隔板布置形式分析研究
2020-06-11邢婷婷
邢婷婷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中,横隔板在加强桥梁的横向联系、保证桥梁的整体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适宜的横隔板布置,不但可以提高桥梁结构的横向刚度,使桥梁结构的荷载横向分布趋于合理,还可有效地防止桥梁由于薄弱的横向联系而引起的一些病害。
横隔板在装配式T形梁桥中起着保证各根主梁相互连接成整体的作用,它的刚度愈大,桥梁的整体性愈好,在荷载作用下各主梁就能更好地共同工作。对于斜交T梁桥,端横隔板一般平行于梁端布置,中横隔板的布置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横隔板垂直于主梁方向布置(简称正交布置),一种是横隔板平行于梁端布置(简称斜交布置)。国内外多位研究人员以30 m跨(三道跨中横隔板)的简支T梁为例,对这两种布置方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跨内横隔板合理布置形式及跨中横隔板的影响,但对40 m跨(五道跨中横隔板)的连续T梁研究较少,本文即针对此类T梁桥梁的横隔板布置形式进行研究,进一步丰富横隔板布置形式的相关理论研究,为桥梁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工程背景
本文以某斜交连续T梁桥为研究对象,桥梁上部结构形式为3×40 m,右前角60°,桥宽12 m,施工图纸采用部颁通用图,其中主梁采用五片T梁,每跨共布置七道横隔板,其中五道中横隔板,两道端横隔板。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基础为桩基础。主梁采用C50混凝土,主墩墩身采用C35混凝土,主墩桩基采用C30混凝土。
2 有限元模型
本文计算采用MIDAS/Civil 2019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跨中横隔板正交和斜交的梁格有限元模型。主梁与墩柱的模拟均采用梁单元,横隔板与主梁正交模型(以下简称正交模型)节点共计1 178个,单元1 835个,计算模型如下图1所示;横隔板与主梁斜交模型(以下简称斜交模型)节点共计1 355个,单元2 180个,计算模型如下图2所示。
图1 正交布置计算模型
图2 斜交布置计算模型
计算模型计算参数取值如下:
(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车道荷载均布荷载标准值为10.5 KN/m,集中荷载标准值为340 KN(以规范表4.3.1-2中取值,剪力效应计算在此基础上乘以系数1.2);
(2)梯度温度: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的规定取值,即从梁顶面取14°,距顶面10 cm取5.5°,距顶面40 cm取0°,负温差按-0.5正温差取值;
(3)体系温度:整体升温25°,整体降温25°;
(4)不均匀沉降:支座沉降10 mm。
此外,为明确清晰的表述各个计算点位置,下图作出了主梁(以第一跨为例,其余各跨编号规则相同)与横隔板编号,横隔板正交与斜交模型编号分别如图3、图4所示。
图3 横隔板正交布置主梁编号
图4 横隔板斜交布置主梁编号
3 计算结果与分析
针对上述正交模型与斜交模型,分别计算其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边跨与中跨每片主梁的应力值与位移值,计算结果如下。
3.1 应力分析
本文研究对象为3×40 m的预应力混凝土斜T梁桥,由5片梁组成,车道荷载取最不利的偏载来加载,建模计算得出是数值结果较多,根据结构对称性及相似性,本文分别选取对边跨边梁,边跨中梁,中跨边梁,中跨中梁来对主梁的应力值进行比较,边梁选择主梁1,中梁选择主梁3。计算结果见表1~表4所示。
由表看出,对横隔板正交与横隔板斜交布置,主梁跨中应力的差异较大,对边跨而言,横隔板正交布置的主梁跨中最大应力比横隔板斜交布置时小11.82%,而对中跨,横隔板正交布置的主梁跨中最大应力比横隔板斜交布置小14.60%。
表1 横隔板正交布置时
表2 横隔板斜交布置时
表3 边跨各主梁跨中的最大应力值(MPa)
表4 中跨各主梁跨中的最大应力值(MPa)
取不同跨相同横桥向位置的单片梁内力计算结果,见图5。可以看出,横隔板正交布置时全桥应力均小于斜交布置时,全桥受力性能更优。
图5 三跨单片梁计算内力对比图(内力单位: KN*m)
3.2 位移分析
对于斜交连续T梁桥来说,跨中横隔板正交布置与斜交布置对结构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主梁的位移计算结果见表5~表6。
表5 边跨各主梁跨中的最大位移值
表6 中跨各主梁跨中的最大位移值
由图表看出,对横隔板正交与横隔板斜交布置,主梁位移值的变化规律与内力值相似,对边跨而言,横隔板正交布置的主梁跨中最大位移值比横隔板斜交布置小5.38%,而对中跨,横隔板正交布置的主梁跨中最大位移值比横隔板斜交布置小5.56%。
取不同跨相同横桥向位置的单片梁位移计算结果,见图6。可以看出,横隔板正交布置时全桥位移均小于斜交布置时,全桥性能更优。
4 结 论
本文通过某斜交连续T梁桥为研究对象,对横隔板正交布置与斜交布置进行受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恒载和汽车荷载作用下,跨中横隔板正交布置较斜交刚度大,主梁受力性能更好。本文计算结果和文献1~2计算结果略有不同,因此确定横隔板的布置形式时,应综合考虑T梁跨径、横隔板个数、间距和连续梁与简支梁等因素,下阶段可开展大量模型缩尺实验,验证有限元计算的正确性,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方便设计人员使用。
图6 三跨单片梁计算位移对比图(位移单位: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