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一线护士心理危机三级干预体系的构建
2020-06-11李霞雷艳胡德英邓先锋
李霞 雷艳 胡德英 邓先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肿瘤中心;2.急诊科,湖北 武汉 430022)
在突发的急性传染病面前,人们由于初期对疾病的发病过程不清楚、传播途径不明了,而护理人员又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往往会产生负性情绪。研究[1-2]表明,重大应激事件后有30%的医护人员会出现一系列心理、生理症状,主要为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倾向,极大地影响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因此,构建良好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有效缓解定点医院一线护士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处置能力。2020年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3],要求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鉴此,我们根据国家、省市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心理危机三级干预方案,并在护理人员中开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院第1批支援肿瘤中心定点医院隔离病房的护理人员121名,分别来自肿瘤中心、感染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ICU、手术室、急诊科等多个学科。其中男13名,女108名;年龄23~43岁,平均(30.32±5.39)岁;主管护师27名,护师58名,护士36名;硕士2名,本科73名,专科46名。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1.2.1.1构建专家团队-护理部-护士长组成的心理危机三级干预体系 领导小组由医务处、护理部负责组建,组长为主管定点医院的副院长,副组长为护理部主任、医务科科长、援鄂医疗队队长。专家团队为广东省援鄂心理医疗队队员和本院高级心理咨询师,由精神科医生和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组成,负责制定干预方案、心理危机干预课程等。护理部主要负责调查护理人员心理应激现状、心理危机干预需求、干预方式等,制定并颁布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性文件。护士长和心理疏导护士密切关注医务人员心理、情绪应激反应,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及时报告。
1.2.1.2一级心理危机干预 护士长作为一级干预主要责任人和实施人,对排班进行合理调整,实施每周“上4休3”的举措,每班4~6 h,连续工作3周后撤回休整2周,保证充足休息,缓解一线护理人员工作压力,避免疲劳作战、连续作战带来的身心影响;每天给护士打电话进行问候,了解其心理动态及生活、住宿、交通困难,还需要提供哪些心理和物质上的帮助等,并及时给予满足;关注护士的微信朋友圈、QQ、微博等,发现负性情绪积极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发现有问题的护士及时上报护理部。每个科室设置1~2名心理疏导护士,除了完成患者的心理评估和心理疏导外,还负责所在病区护士日常言行的观察、心理评估、对护士进行心理防护知识的培训、心理危机日常干预和紧急干预、每日向护理部报告护士心理问题、心理护理质控等。
1.2.1.3二级心理危机干预 护理部负责心理危机二级干预的落实,在护理层面成立院心理干预小组,由持证的心理咨询师组成,每天安排人员值班,负责一线护士24 h紧急心理援助热线电话的接听、隔离病房的会诊,对心理出现问题的护士给予一对一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给隔离病房护士提供心理防护手册。向隔离病房全体医护人员公布各个途径的24 h心理咨询热线,如各援鄂医疗队心理咨询热线、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医护人员心理专线、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心理学系24 h免费心理援助热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医护人员心理支持专线等。鼓励医护人员在感到困惑时尝试寻找解决途径,经常与家人、朋友、同事电话或视频沟通。护理部负责所有支援护士进入隔离病房的轮转安排,及时协调心理和身体有问题的护士结束一线工作,给予足够的休息;为一线医护人员争取额外抗疫补贴、生活物资保障、药品及防护物资保障、住宿保障等维持其心理健康状态;在心理咨询门诊设置的院区内,公布工作时间及专家排班,方便医护人员就医。
1.2.1.4三级心理危机干预 主要由专家团队负责完成,负责心理咨询门诊的坐诊、隔离病房的会诊及医护人员现场紧急心理援助等,负责制定并实施适用于医护人员的心理减压课程。培训内容包括情绪与压力管理、焦虑的心理调适、失眠的介绍与治疗及失眠的心理与行为干预、非暴力沟通技巧、正常与异常心理状态的界定及常见精神症状识别、疫情下抑郁障碍的表现与治疗、疫情下强迫障碍的发生发展与治疗等理论知识,以及正念心理减压技术、促进睡眠方法、功能锻炼等实操内容。理论培训由专家团队采用线上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每天20∶00正式开始,时长40 min,直播APP还可以在线提问、互动、答疑。实操内容包括自我放松练习、躯体感受放松练习、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正念呼吸自我练习、正念情绪自我练习、正念人际沟通练习等正念减压与躯体放松技术,通过微信平台向护士推送实操练习视频,包含该技术实操要点、分步练习及自我练习方法,护士可随时打开手机跟随视频练习,睡觉前也可听听视频里舒缓的音乐以促进睡眠。
1.2.1.5心理护理质控 护理部成立质控小组,由护理部主任任组长,病区护士长和心理咨询师任组员,每天对心理护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质控,分析各科室上报的存在心理问题的护士信息,及时安排心理咨询师进行干预。现场查看心理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询问护士长和当班护士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困难给予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需上报医院,将共性问题及解决措施及时在护理微信工作群内反馈。
1.2.2评价工具 (1)广泛性焦虑量表(7-tei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 :GAD-7是一种简明、有效的焦虑自评工具,由7个条目组成,用以了解患者在过去2周受到包括“难以放松”“对各种各样问题担忧过多”等7个问题的困扰频次。每个条目0~3分,总分0~21分。0分:完全不会; 3分: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或出现。分值越高,焦虑状态越明显。轻度焦虑: 6~9 分; 中度焦虑: 10~14 分; 重度焦虑: 15~21 分。该量表经过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Cronbach′s α系数为0.93[4]。(2)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由9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 0~3 分,总分0~27分。用以了解在过去2周内受到包括兴趣缺乏、心情低落等9个问题所困扰的频次。回答“完全不会”“几日”“一半以上的日子”“几乎每日”,分别对应 0、1、2、3分,分值越高,抑郁状态越明显。轻度抑郁6~9 分; 中度抑郁10~14分;重度抑郁15~21分;极重度抑郁22~27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57,灵敏度为 91%,特异度为 97%[5]。(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针对被测试者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参与计分的18个自评条目组合成7个成份,分别是: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 PSQI 总分,总分范围为0~21 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0~5分为睡眠质量很好;6~10分为睡眠质量还行;11~15分为睡眠质量一般;16~21分为睡眠质量很差,总分>7分表明存在睡眠障碍。该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PSQI 7个成份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2[6]。
1.2.3调查方法 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在121名护理人员进入隔离病房3 d(干预前)和10 d(干预后)的心理危机干预结束后,以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4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干预前后一线护士GAD-7、PHQ-9和PSQI得分比较 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一线护士GAD-7、PHQ-9和PSQI得分比较 分
3 讨论
3.1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存在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负性情绪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们第一心理反应是恐惧、焦虑和紧张,这是正常应激状态。适度的压力对人体有好处,患者的处境会激发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但如果过度焦虑,而精神状态得不到及时调节和平衡,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即心理应激障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突然,定点医院隔离病房开科后短时间内集聚大量患者,且以危重患者为主。人们对传染病与生俱来的恐惧,加上多层口罩和防护衣的严格隔离,造成医护人员工作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且长时间不能与家人和外界接触,上班时护理任务重,下班后回到隔离区独住,不能回家尽责任。在此非工作常态下,护理人员会有如下心理反应:左右为难,既害怕家人为自己担心,总想打电话,又怕家人出现感染而无法照顾;疲惫无力,害怕被感染的焦虑;患者病情危重无法救治的心理挫败感等。长时间的心理、生理压力使护士处于身心疲乏状态,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隔离病房一线护理人员GAD-7和PHQ-9得分均处于中度焦虑和抑郁的水平,急需心理危机干预。
3.2三级心理危机干预可以降低一线护士焦虑、抑郁水平 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研究始于1988年云南省澜沧地震,发展于2003年SARS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因死伤者众多,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心理危机干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干预方式有个体干预和群体干预,也有应激团体晤谈等[7]。此次疫情爆发后,国家卫健委颁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3],将疫情影响人群分为四级,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划分为第一级人群,是重点干预对象。我们构建的专家团队-护理部-护士长组成的三级心理危机干预反馈体系,主要采取群体干预为主,个体干预为辅的方式进行。专家团队为隔离病房一线人员量身定制了培训课程,主要讲解情绪与压力的管理、焦虑的心理调适、失眠的心理及行为干预等,通过了解相关的心理防护知识,提高心理知识的认知水平,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自我心理疏导。以正念减压技术和渐进式肌肉放松为主的实操视频,教授实用的减压技术,让一线护理人员有效排解心中苦闷,进行合理心理减压。因正念减压疗法强调对当下现存的心理和外部的刺激进行持续的、非评判性的关注,有助于一线护理人员增强自身体验,避免陷入消极情绪或被压力引起的思想所困扰[8]。因此正念减压法可以帮助一线护理人员以更健康的方式应对压力,正面面对现实,提高心理适应性,激发其使命感和职业态度,使其能在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下完成高强度的护理工作[9]。国外一项研究[10]表明,在应对SARS流行期间的隔离病房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危机时,通过心理辅导,并加强对应激敏感性和对突发事件敏感性的有效干预,取得不错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隔离病房一线护理人员的GAD-7和PHQ-9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3三级心理危机干预可以提高一线护士睡眠质量 睡眠有助于对脑内代谢废物的清除[11],是健康的重要保障。研究[2]表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会导致睡眠障碍,这些负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患者入睡困难、夜间易醒、多梦等情况,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结构紊乱等睡眠障碍,甚至发生日间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日常医疗护理行为,急需干预。我们通过专业心理防护知识的理论培训及心理减压技术的操作视频学习,让护理人员学会基本的心理减压技术,积极应用于自身,通过舒缓的视频、音频促进睡眠。同时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寻求社会帮助[12],定期与家人、朋友、同事打电话、视频聊天等,讲解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及心理困扰,如果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可拨打24 h心理咨询热线或到医院看心理咨询门诊。护士长每天会主动给自己病房每名支援护士打电话,了解其工作困难和心理状态,发现心理问题及早干预。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基本的生理需要。合理休息不仅是对日间医务正常活动的保证,也是调整医务人员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隔离病房一线护理人员PSQI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综上所述,定点医院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而引发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又会导致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日常医疗护理工作。三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采用教授心理防护知识、传授心理减压技术、合理排班轮休及社会支持等心理危机的干预举措,可有效减轻一线护士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